在全球电影业艰难复苏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依然为观众奉献了一批有时代气息、现实质感的优秀影片。2024年,《志愿军:存亡之战》《第二十条》《热辣滚烫》《抓娃娃》《解密》《里斯本丸沉没》《周处除三害》等影片,在寻求叙事方式突破的同时,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风格,实现与社会话题、公众情绪的共情共鸣,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无论从社会关注度、公众话题度,还是时代鲜活性来看,2024年中国电影依然是最活跃的文化场域之一。
全年50多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近60部国产电影票房超过5000万,完成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年票房过亿国产电影50部的预定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电影整体质量的提高,无论是大制作电影还是中小成本电影,无论是类型片还是文艺片,无论是成熟的电影导演还是崭露头角的电影新力量,都体现了对现代电影技术、现代电影语言、现代电影美学更加熟练的掌握和更加自如的运用。
与此同时,受短视频及微短剧等替代性媒介产品繁荣、消费者生活方式改变等的影响,相比于2019年和2023年,2024年支撑市场大盘的高票房电影以及赢得观众口碑的中小成本影片有所减少。观众对高品质影片的需求与优质作品供给不足的落差,依然是中国电影发展最紧迫的矛盾。要在市场上止跌回升、在创作上再攀高峰,必须正视挑战,强化与观众、与市场的情感联系。
首先,电影创作要突破藩篱、敢于创新。在媒介内容增量供给的当下,重复、模仿、雷同的创作,即便是过去成功的类型,也很难满足观众不断更新的需要。这些年真正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电影,很少是按照原有模式创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长安三万里》以及2024年的《热辣滚烫》《抓娃娃》等,在题材、主题、叙事、形态、人物、视听风格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在信息过剩的大环境下,“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唯有创新才能带来关注、市场和“破圈效应”。
其次,电影创作要更加自觉地追求不可替代的“影院性”。好电影不仅需要“可看性”,更需要“必看性”。影片如果达不到影院必需的高度,甚至还去模仿碎片化的短视频形式,或者简单追求所谓社会话题,忽略电影美学本身的强度和完整性,观众就会失去进影院的意愿。电影创作要更加强化题材的新鲜度、主题与观众的契合度、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塑造力、信息的密集度、情感的沉浸性、细节的充实度、视听的表现力,让观众愿意克服时间成本、购票成本、交通成本走进电影院,去感受长短视频、家庭影像、手机影像难以替代的魅力。
第三,电影行业要拥抱观众、细分市场。市场需要大众化、全面向的“头部”电影,也需要分众化、面向多样需求的细分产品。电影行业亟待加强产品和市场“谋划”,创作上要合理布局,精细规划不同体量、不同受众、不同档期、不同形态、不同体验的差异性影片。在发行上,则要量体裁衣、按需供给,分线发行、分区发行、分时发行,让观众需求的满足和影片效益的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化。
产业化改革所积累的市场基础、工业基础、美学基础,为中国电影迎接挑战、重装出发提供可能。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中国电影要有信心、有定力,以人民为中心,营造更加开放、更具建设性、更加鼓励创新的文化生态,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和产业规律,在主题、题材、类型、形态、风格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要强化电影本体特性,用更有共鸣的故事、更有沉浸感的视听表达、更有效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为观众带来精神愉悦、文化快感、情感连接,以市场之繁荣促进创作发展,以高原之坚实托举艺术高峰。
(作者: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尹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