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一种勇往直前的情绪价值

遵义会议,一种勇往直前的情绪价值
2025年01月15日 10:14 北京日报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摹遵义,那只能是红色。

地处贵州省北部的遵义,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1935年1月,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一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小楼,27平方米的会议客厅。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这次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场所之一,遵义会议纪念馆自建馆伊始,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关于“遵义会议”的故事。

1月15日,是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九十周年纪念日。近日,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跟随“遵义@1935”贵州红色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遵义会议会址,见到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孔宪权的孙女,孔霞。

在这位“红三代”的讲述之中,90年来遵义会议精神历久弥新,依然振奋人心。

遵义会议会址

活着的文物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时,开会的小楼旁有一棵小槐树。朱德的夫人康克清曾提到,召开遵义会议时,她居住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每每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外面有一棵碗口粗的小槐树。

如今,这棵小槐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新发的枝桠与老枝形成一个天然的“V”字形,象征着胜利,成为见证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唯一“活着的文物”

站在老槐树的身旁,用手指比一个“V”字,与会址合影留念,已经成了不少游客“打卡”拍照的流行姿势。这棵“胜利树”,也成了这座历史红城的特殊地标。

孔霞在大槐树下接受采访。

第一次见到孔霞,是在这棵槐树下,话题也自然从孔霞的爷爷孔宪权开始。

孔宪权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是纪念馆第一个红色宣讲员,也是一位老红军。

孔霞说,爷爷孔宪权出生于1911年,1930年参加红军,1935年长征经过遵义,二渡赤水后参加娄山关战斗时负伤。

“爷爷当时胯骨中了6发子弹,12个弹孔。红军四渡赤水行军的速度越来越快,爷爷伤势严重,不得不被留在了遵义,直到1950年,才与组织恢复联系。”

1952年,孔宪权被上级任命负责遵义会议纪念馆的筹建,1955年,孔宪权带领筹建工作组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走访了贵州44个县(市)以及川南、滇东北的5个县,收集了大量珍贵文物和资料。

筹建纪念馆的过程困难重重,贵州交通不便,山高路陡,当年全靠人背马驮将收集到的文物运回来。

“有一次在云南,他们需要渡过一条宽阔的大江。那里没有桥梁,只有一条用麻绳和竹子编织而成的溜索。为了保护那些珍贵的资料,他们甚至将装资料的包袱绑在肚子上,背对着汹涌的江面,以确保资料的安全。”

经过不懈努力,孔宪权带领的筹建工作组共征集到文物一千三百余件,资料三百多万字。

1964年11月,在遵义会议会址全面维修即将完成之际,毛主席亲自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这也是解放后毛主席为革命纪念旧址的唯一题词。

1964年11月毛泽东同志遵义会议会址的题字。

如今,孔霞作为红色宣讲员,时常都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为往来的游客讲解这座纪念馆从筹建到成立的故事。

每一次,孔霞总是会从“一棵树”的故事讲起,“它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也将激励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

一张借条,一本诗集,一块木板

跟随孔霞的讲解,行走在纪念馆内,一件件无声的文物发出声声回响,90年前的峥嵘岁月逐渐浮现在每一个听众的眼前。

遵义会议纪念馆收藏了近两千件红军长征时期在贵州留下的珍贵历史文物,比如遵义会议召开时所用的桌子,见证会议召开时的那口挂钟,孔霞还介绍了几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文物。

红军在遵义为群众开具的买猪条资料图。

这张现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买猪条,是当年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遵义凉水乡时,陈树容借宿赵金和家,与赵金和协商后,写下的购猪字据。

事后红军给了赵金和苏维埃币17.5元和兑换条一张,作为买猪和带路的费用,赵金和收到钱币和兑条后一直保存完好,直到1952年,赵金和之子赵玉琳凭兑换条在遵义人民银行桃溪办事处将苏维埃币兑换为人民币。

1934年侗族青年杨和钧怀念红军的诗歌抄本。

1934年,红九军团长征行至锦屏县婆洞村,不但留下大量宣传革命、民族平等的标语,还为当地群众修复了被地主恶霸挖断的道路。

红军所做的一切,都被侗族青年杨和钧看在眼里。因同情红军,倾向革命,杨和钧在家里的账本上撰写了七首怀念红军的诗歌。

1935年5月,杨和钧下定决心,告别家乡、投身革命。他人生最后一首诗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再见吧,家乡的一切,我要往北上,寻觅那光辉绚烂的红日。”

“这本诗集,让我们看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真挚的鱼水深情,红军当年用自己的行动打动了贵州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孔霞介绍道。

“替红军,送消息”木板。

当时,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命令:“凡能写字的,用木炭、用毛笔、用大字、用小字。在屋壁上、门板上,做到每人每天至少写一条,从连队到军团的干部以身作则,自己动手写,写满整个宿营地。”

由于标语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红军的宗旨很快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共鸣。其中,有一块木板上的标语是:替红军 送消息。

遵义会议纪念馆。来源:遵义发布

一张借条背后是共产党人一心为百姓的真实写照,一本诗集背后是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刻印证,一块展板背后是历史对当代人的殷殷激励……

一件件文物蕴含着的,是“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纪念馆的历史内涵,更让遵义会议精神穿越时空,照亮人心。

孔霞说,我们讲遵义会议不仅是简单的复述一段历史,而是要讲遵义会议精神今天的时代意义,讲遵义的发展变迁,讲我们身边模范的事物和人,让听众以小见大,透过文物背后的故事,理解遵义会议精神。

“新时代的遵义会议精神对于当代人来讲就像是一种情绪价值,每个人的人生中总需要一个目标,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总需要有一个精神上的支柱,遵义会议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支撑,一种激励人前行的情绪价值。”孔霞说。

走新长征路

提起爷爷,令孔霞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的眼神。“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过几次娄山关。我永远忘不了在娄山关上爷爷的那种眼神,让人一瞬间可以感受到什么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爷爷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决然的投身到纪念馆的筹备工作,我觉得1935年长征的火种依然在他心里熊熊燃烧。他在娄山关上的眼神,有一种重走长征路的坚毅”。

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的孙女,孔霞进行红色文化、红色故事义务宣讲已经有31个年头了。对于孔霞来说,成为一名红色宣讲员,也是在走属于她的新长征路。

从义务宣讲到专业宣讲的转变,是在2013年前后。当时孔霞开始整理爷爷的故事,整理过程中,她开始系统整理和学习红军长征的故事,真正踏上了专业宣讲的道路。

孔霞给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受访者供图

“爷爷就是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红色讲解员。有一天在老城区,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对我说,他还是个小学生时听过我爷爷讲,那时爷爷讲得特别有劲儿,特别鼓舞人。”

孔霞说,红色宣讲就像是一座桥梁,跨越了时空,将爷爷与我,先烈们与我们紧紧连接在一起。

每每漫步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中,孔霞总会涌起无限的感慨:“我常常想象,爷爷他们是如何用肩膀扛起、用脊背驮起一块块砖石,一点一滴地修缮起这座历史丰碑的。是长征精神,是遵义会议精神,给予了他们无尽的力量。如今,纪念馆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这种精神依然还在传承,我想,这一定是爷爷最希望看到的。”

如今,遵义会议会址年参观游客量达400多万人次,成为全国人民进行党史学习、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

现在,遵义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比我年长的一些红色文化专家,有的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仍在不遗余力、锲而不舍地讲。还有很多我的同龄人、‘90后’‘00后’的年轻人、红花岗区小学中众多的小小红色宣讲员也在讲。这种精神是无价之宝,坚定我们每个人走新时代长征路的信心和决心。”

今天的遵义,英雄的精神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遵义人奋进前行。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把遵义会议纪念馆里所有重要文物的故事都一一讲给大家听。我想挖掘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通过这些故事去感受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孔霞说,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前来会址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人正不断增加,到了遵义会议召开100周年之际,来的人还会更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