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修行之路--《叔本华与梵·高 箴言与绘画》书评

通往幸福的修行之路--《叔本华与梵·高 箴言与绘画》书评
2018年10月26日 10:31 菁致

文|菁致

看着女儿在医院里安睡,点滴从输液管中慢慢流入,想着这些天逐渐好转的女儿又将会活泼调皮起来,心里也多了些平静而安稳,这应该也是一种幸福感吧。 一直惦记着《叔本华与梵·高 箴言与绘画 》这本书,用叔本华十几万字的《人生的智慧》书中摘录出的人生哲理,再搭配梵·高的绘画,用抽象与表象相互印证。这样的做法让叔本华的人生哲理有了画面感,而同样让后印象派的梵·高之画有了最权威而通俗的诠释。最神奇之处在于,全书在箴言与绘画的对话中,使读者以放松的心态,感受一个悲观主义者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并提出一种避开苦难的心灵引导,同时,在梵·高的画作中,感受后印象派大师在经历苦难之后对生命与生存的理解。随着章节的推进,逐渐给读者勾勒出一条通往幸福的修行之路。

如同别人所说,这本书被凝练成"人生的向日葵",将人生的智慧与梵·高画作向日葵合并,指向如阳光般的幸福。《叔本华与梵·高 箴言与绘画 》从一开始,就以“幸福与健康”为主题,讲述如何拨开烦恼的阻挡,获得适度的幸福与健康的生活,同时配合梵·高那些充满思想的画作,使得生活的希望在书本中延伸,充满力量;第二章以“闲暇”为主题,在花园里散步的成双入对的人中,体会“闲暇是人生的精华”,一份忙碌后的充实感悠然而生。而四周空荡荡的空间又带给我们的孤独。将闲暇时的欢愉与空间感带来的不安融合一体,这又是一种简单而矛盾的人生体验;第三章以财产为主题,财富积累越多,如同饮用海水般越来越口渴,更如同站在圣玛丽海边,看风浪中行驶的渔船,捕捞的收益伴随着被淹没的危险。所以,在生活的不易中学会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财富的追求中找到安全平衡的切入点,人生才可稳健地发展。

第四章告诉人的外在表现,不应该被别人的意志而左右,更不能为获取别人的尊重而拼命追逐名利。站在镜子前,为自己画一幅脱离印象派表现技法的自画像,在弱化细节之后,依然可以从目光中感受那份独特的精神世界,如同《菜根谭》中体现的人生境界,从繁华看入自己的内心,外在已无相。在第五章人生建言中,告诉我们在人群中融入且不失自我的属性,成为在繁花茂盛的花瓶中一枝独秀的百日草,在共同的生态下活地别具一格,相互映衬和温暖着余生的幸福。通过第六章的阅读,体会从童年的一无所知,到老年时可以坐在宽大的椅子上,所搭配的衣服足以使自己被画成衣着彩色绚丽的自画像,如唐吉老爹般神态自若。就算是化为一具骷髅,何尝不是一种走完一生的幸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又有什么关系。

自己呆坐图书馆时,顺着哲学的历史逐步走来,始终无法绕过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叔本华,这一德国哲学体系中无法越过的存在。

在叔本华出生于格但斯克,其母亲醉心于交际而将他抛给一个保姆。在缺少关爱中长大而又具有家族忧郁的气质。在其17岁时,继承了跳河自杀的父亲的遗产而实现财务自由。所以,他从不因生活而与他人发生任何联系,更无须忍受他人的缺点而改变自己的看法。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作为基础,他更专注于自身的哲学的思考。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事情去充实着自己的哲学体系,以他独特的认知去定义出一个荒诞而烦恼的世界。他是现代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所构建的人生哲学体系,或许也是他对自我性格缺陷的救赎。

他继承了康德的理论,继续探讨着感官意识与个人悟性之间的关系,用意识来阐述世界的本质。人生活动将受意识的支配,并刻画悲观的人生经验,以及提出如何去摆脱痛苦。也许,这种脱离了晦涩难懂的哲学表述方式,用一种接近凡人生活体验的方式论述其观点,给人亲近和浅显易懂的感觉。他所表达的悲苦人生并非来自于饥寒冷暖,而来自于生存意志的虚无和盲目。

所读叔本华,更不应该使自己变得颓废和消沉。他绝非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过着孤独的生活但内心绝非寂寞。他过着比同时代的人更加富足的生活,富足使他永远保持着高贵。他只是将生命预设成悲观和颓废的状态,以此来降低对生活的期待。因此,遇到的不幸和挫折就成了生活的常态,所以也不会有悲伤和忧虑。当希望实现或者挫折消失,都可以让人们有意外的收货。

1860年9月21日,当叔本华用完一顿丰盛的早餐后,平静如入睡般离开了人世。这年,文森特·梵·高刚刚7岁。在他写给提奥的书信集《亲爱的提奥》中得知,这位名叫提奥·梵高的弟弟是他一生唯一的朋友。虽然出生在牧师家庭,但是坎坷的求学环境和孤傲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得这个红发少年遭受到太多的折磨与嘲弄。从一个自闭的宅男开始,被逼迫着走上了经商之路,在此期间已开始接触印象派以及画家莫待等人。之后遇到宗教转而开始了短暂的教职和传教生涯。之后,他成了住在旷工家里受弟弟资助的采矿工人,并开始自己的创作。

贫穷凄苦的生活和糟糕的身体状况给带给他的经历,使得他认识的画笔灰暗沉重,那些早期的作品便是对如自己般底层劳动者的,艰辛生活的艺术表达。随着法国当代艺术运动的推进,以及与塞尚、高更等人的交往,其绘画用色逐渐鲜艳明朗,开始表达对悲苦命运的抗争,对光明和幸福的追去与向往。他不愿成为弟弟的负担而离开巴黎,前往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在精神的挣扎和崩溃间去寻找希望,在执着与勤奋中尝试着突破传统的艺术追求。他有精神疾病但却能从日常事物中提炼出独特的美。在他那些画作中,去掉细致刻画的手法,将自己特有的意识用最纯粹的方式表达出他对大自然超凡的爱。

在我们所定义的情感世界中,对情感的共鸣因各异的人生经历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在同一副绘画面前,有人感受到喜欢或厌恶,安详或焦躁,有人因画作的色彩搭配而有所顿悟,也有人从构图与表现手法中回忆起往事。画作,并不能像语言那样告诉你所要表达的内容,那是需要观看者用自己人生经验,知识水平与心灵智慧去领悟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然而,并非越多的经验与知识就能够感受更多,这取决于观看者的人生经历与画作着的经历是否匹配。匹配的越多,才能真正走入画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创作的用意以及享受那份人与作品共鸣来带的融入感。

叔本华与梵·高从来没有过任何的交集,在各自的年代中却有着相似的不幸,富裕与贫穷,最终塑造了两人孤独且相似的灵魂,以及对幸福的相同理解。叔本华不完整的生活与梵高不幸的一生不同,但是他们皆因找到为之奋斗的事业,更因全身心与灵魂投入其中而深感幸福。在各自创作的路上,用一生的时间,在孤独和被怀疑中持续创作,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精神生活。

所以,当梵·高绘画的欣赏需要太多经验时,用叔本华的人生箴言去说明。当叔本华所表达的哲学思想需要具体的形象时,用梵·高的画作去艺术呈现。在理解大师们的创作内心之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哲学与绘画的思维转换空间,更好地体会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当女儿开始好转,那些发生在日夜里所有不安与焦躁,疲惫与困顿,都在她开始调皮的那一刻,被涤荡的一干二净。人生总在不同状态下产生新的感悟,就像你无论何时去读这本书,都会激发你对当下生活的重视和思考,这更是一本修行的秘籍,带你去发现从未有过的幸福。

]article_adlist-->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