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莽细数智慧银行发展启示,交通银行创新智慧服务模式 | 愉见财经

郭莽细数智慧银行发展启示,交通银行创新智慧服务模式 | 愉见财经
2019年09月18日 22:11 愉见财经

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见财经

从银行卡、ATM机,到打开PC机操作起来尚不够便捷的网上银行,再到今天人人都用得熟稔的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无人网点、纯线上银行……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在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的盘点中,国内智慧银行的发展走过了三个阶段。

更值得注意的时间节点强关联是,中国在1987年正式进入了1G时代,而国内第一台ATM机正式运营则紧随其后——此后,2G、3G落地,以及在2013年4G正式进入商用,可以明显地看到,2014年开始,移动端的智慧金融进入了飞速发展。

“智慧银行几次大的升级,都出现在重大网络技术更迭之后。很显然,智慧银行的每一次升级,背后都有着极为强大的技术推手。”郭莽如是总结。

在技术与数字化革命时代的汩汩洪流前,郭莽副行长的视角让行业发展的脉络变得清晰,也会让人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智慧金融更加期待。那银行业这一次做好准备了吗?

郭莽副行长做主题演讲

全行业来看,全国在用银行卡已经超过76亿张,相当于人均持卡量5张;ATM机的数量超过了6100万台;2018年国内银行离柜交易额增长至1936.52万亿,离柜率接近90%。

以交通银行为例,线上+线下的“双线协同”战略快速推进。一方面是,“线上为主,移动优先”已显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手机银行月活跃客户达到1822.54万户,同比增长31.93%;“买单吧”APP活跃用户数2449万户;另一方面是,“线下”现有网点进行“综合化、智能化、机动化”转型,以“厅堂为主、高柜为辅”的服务模式试点已覆盖1400多个网点,支持主要金融业务的自助机具“智易通”实现全网覆盖,利用手持设备,60%的网点已经实现常态化机动外拓服务。

郭莽是在新浪财经举办的“2019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并就交行智慧金融发展情况与业界进行了交流探讨。在本届峰会中,交通银行荣获“金融扶贫最佳创新奖”和“最佳信用卡创新奖”。

交通银行荣获“金融扶贫最佳创新奖”

和“最佳信用卡创新奖”

回望来时路

行业四十年走过三阶段

Y

郭莽副行长将过去四十年国内智慧银行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

1.0阶段,是“萌芽期”,大致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6年,智慧银行最原始的呈现形式是银行卡和ATM机。不过那一阶段的智慧银行主要实现的是存、转、汇等简单操作的自助化,创新模式相对单一。

郭莽回顾道:1979年,国内银行开始代理境外信用卡业务;1985年,国内出现了第一张信用卡;1987年,国内的第一台ATM机投入运营;在此之后,银行卡几乎人手一张,ATM机也遍布大街小巷。银行卡的信息存储技术和ATM机的数据传输技术,使得国内银行迈出了智慧化探索的第一步,为之后更深层次的智慧发展奠定了基础。

2.0阶段,是“成长期”,大致从1997年到2008年,期间“网上银行”逐步兴起,成为了智慧银行新的代名词。只不过比起现在的智慧金融,那个阶段的体验度还不够好。

当时,招商银行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随后又推出“一网通”服务;1999年以后,国有银行接连推出了各自的网上银行产品、建立了银行客户服务中心;2002年起,外资银行也开始在国内推广网银服务。相比于ATM机,网上银行更好地实现了业务线上化,而且覆盖了个人、企业等各类主体,智慧化程度更高、服务面更广。

3.0阶段,是“成熟期”,也就是过去的十年间。我们都能感受到银行业经历了深层次的转型,我们已经熟稔地、甚至无感地使用着手机上的几个APP,就已经把银行业务都给办了。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无人网点、纯线上银行等等,已经深入百姓生活。

有一组很能说明问题的数据:

- 2012年,我国银行业的离柜交易额为923.71万亿元,平均业务离柜率不足55%;

- 2018年,我国银行业的离柜交易额为1936.52万亿元,离柜率上升到88.67%。

总结启示录

技术创新推动智慧银行升级

Y

在这漫漫40年的发展之中,如果要说启示,郭莽副行长提及了三点:

- 技术创新,是推动智慧银行升级的关键变量;

- 扩大开放,是助力智慧银行建设的重要力量;

- 民众需求,是激发智慧银行创新的核心动力。

其中最值得我们来多说几句的,或许是技术创新这一点。因为如郭莽所言,“智慧银行几次大的升级,都出现在重大网络技术更迭之后。”

- 1987年,中国正式进入了1G时代,紧随其后,国内第一台ATM机正式运营;

- 1994年,2G在中国落地,基于短信传输的指令确认技术,为网上银行的业务办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 2009年,中国进入了3G时代,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PC互联网的重要补充,并由此推动了手机银行的迅猛发展;

- 2013年,4G进入商用阶段,进一步加速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银行模式创新。

既然如此,放眼现在到未来,在“技术创新”的维度,5G正引领着新一轮技术创新、孕育着物联网时代;在“扩大开放”的维度,新一轮开放正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着金融业加速全球化;在“民众需求”的维度,区域协同化、一体化发展战略,激发着新的需求升级,促进着金融加速多样化。

郭莽副行长提及的三大因素都“到齐”,他用了“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眼下全行业面临的智慧银行新的发展机遇期。

探路新征程

交行的智慧理念与模式创新

Y

东风已吹。然而对于机构而言,智慧银行是理念、技术、机制与模式创新的综合体,因此新时期打造智慧银行并非易事,那需要具备更前沿的理念、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机制、以及更有效的模式。

在业内,交行是打造智慧银行的佼佼者了。在论坛上,就有同业提到,交行早在2010年就部署了大数据发展战略,启动全集团境内外一体化系统重构,因此也是在国内较早完成数据统一标准与境内外跨系统数据整合的银行,实现了包括用户、客户、额度、权限、渠道、报表、界面、任务中心在内的“八大统一”管理。

去年下半年,交行正式启动了新一代集团信息系统智慧化转型工程(行内也管这个叫“新531工程”),亦即围绕“5”大应用领域(跨境跨业一体化运营、智慧化服务、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金融+场景”应用服务、智慧风控),通过打造数字化、智慧型银行,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在“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方面,交行围绕用户体验,优化手机银行和买单吧APP功能,其中手机银行推出ETC申请、收支账本、还他行信用卡、统一缴费、定投PLUS、攒钱计划2.0等新功能;交行也在推动手机银行APP和“买单吧”APP有机融合,通过用户认证体系打通、场景互通,实现流量整合,客户无感“串门”。

“愉见财经”还听说,交行正在开发新版手机银行App,未来将以全新方式提供600余项金融和生活服务。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交行手机银行月活跃客户达到历史峰值1822.54万户,同比增长31.93%;买单吧APP活跃用户数达到2449万户。

未来我们感知到的交行可能会是智能而丰富的。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交行的客户经理可以通过三大平台(手机、手持设备和客户经理工作平台)、九大渠道(人工外呼、厅堂面访、外拓面访、直播、一对一视频、即时聊天等六大人工渠道,以及短信、消息盒子、智能外呼等三大智能渠道)联系和服务我们。他们还首创了“我的管家”在线服务新模式、首创自营直播平台“交银直播”,在线向我们提供投资、理财等内容。

说回到郭莽副行长所言的“智慧银行是理念、技术、机制与模式创新的综合体”,其中率一切之先的是“理念”。

郭莽在论坛上提出,新时期智慧银行要树立四种理念:

- 首先是客户中心理念,从“二八定律”到“全量客户”。智慧银行不仅要为高端客户服务,更要为长尾和小微客户服务,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体验。

- 第二是服务下沉理念,从“请进来”到“走出去”。智慧银行需打破传统的“等客来”思想,运用科技手段主动跨前一步,打通银行服务与客户需求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 第三是数据共享理念,从“数据割裂”到“数据开放”。智慧银行的运营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决策之上。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将成为智慧银行赖以生存并蓬勃发展的土壤。

- 第四是科技前台理念,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智慧银行将改变科技部门长期作为成本中心的角色,真正实现“科技创造价值”的目标。

此外在技术创新的探索方面,郭莽表示,智慧银行要从技术应用的“排头兵”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也要从技术与业务“松耦合”到技术与业务“紧耦合”,以及是从单点技术突破到技术系统集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技术集成,才能促进技术红利集中释放。

最后,在机制创新层面,交行的经验是在考核与培养机制上,从重考核到重激励、从吸纳专业细分人才到培养复合跨界人才;在运营机制上,从复杂到简约、从单人作战到人机协同;在组织文化上,从不容失败到允许失败、从按部就班到敢于创新。

据了解,2018年交行科技投入超过40亿元,且在今年他们的投入力度还在加大。今年初,交行启动了“金融科技万人计划”工程,招录1200多人,并进行了首期FINTECH管培生招聘,充实集团金融科技力量。未来,交行计划用5至8年时间,实现金融科技人才的“万人目标”。

创新智慧银行服务模式,也是交通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的一个侧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