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红脸”和“白脸”的人,哪个才是真正的“酒神圣体”?

酒后“红脸”和“白脸”的人,哪个才是真正的“酒神圣体”?
2024年06月13日 16:35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白脸更胜一筹?

当然不是!

坐上酒桌的每一个人

都希望自己是“千杯不醉”的圣体

但现实却是喝出了一片

红、黑、白、绿的多彩脸色

为啥会喝成黑脸和绿脸

毕竟酒场如战场

有人被捏了短,于是脸黑了

有人被吐了槽,于是脸绿了

但要数酒桌上最显眼的那个

还得是一喝酒就脸红的人

没喝几口,脸就通红了

甚至红色逐渐蔓延至全身

看上去像极了一道逃跑的菜

——煮熟的虾子

劝酒的看到了

会笑着说:脸红是能喝的表现

挡酒的看到了

会急着说:脸红是身体不耐受的表现

还有人说,就是喝的少了,多练练就好了

但现实果真如此吗?

喝酒越喝脸越红的人

喝酒越喝脸越白的人

究竟哪种人更能喝?

这一切都要从酒精的代谢说起

所谓的“千杯不醉”就是

代谢功能强、排毒功能强的人

一杯酒下肚,除了少量(2%-10%)

会通过尿液、汗水、皮肤排出去

大部分都会进入肝脏里代谢

进入肝脏的酒精

会被代谢成乙醛

而这第一步需要用到一种酶

乙醇脱氢酶(ADH)

第二步

乙醛会被代谢成乙酸

需要用到的酶为

乙醛脱氢酶(ALDH)

第三步

乙酸会被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被排泄出身体

而刚刚提到的喝酒脸红的人

其实就是代谢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要么就是第一步出现了问题

产生了过多的乙醛

要么就是第二步分解乙醛的酶不行

造成大量乙醛未能被彻底分解

乙醛被堆积在体内

就会直接刺激人的循环系统

扩张血管、导致脸色通红

还有一些人更加明显会浑身通红

另一方面

乙醛还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

让人心跳加快

而乙醛是如假包换的致癌物

因此大量乙醛堆积在肝脏

会显著增加患上肝癌的几率

也就是说

喝酒脸红其实是乙醛中毒的症状

这种人往往酒量非常“弱鸡”

当然不是

喝酒脸白的人更加悲剧

这种人不但第二步分解乙醛的酶很菜

就连第一步分解酒精的酶也很菜

因为缺乏两种代谢的酶

身体无奈之下

只能启动另外一条解毒途径

细胞色素P-450(CYP)2E1

也就是肝药酶

通过这种酶来代谢乙醇

但是这种酶的分解能力有限

导致大部分酒精还没被分解

就直接进入了血液循环

造成身体的外周毛细血管收缩

血液大量向身体内部核心区域集中

于是皮肤就会显得苍白

而且越喝脸越白

再加上肝药酶和它的代谢产物的增加

还会给肝脏造成严重损伤

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标

就会直接抑制神经系统

从而让人陷入“突然不行”的昏迷状态

这种人不仅也要承受酒精带来的肝癌风险

还会在血液中测出酒精含量高

需要更长的时间醒酒后才能开车、工作等

那到底有没有千杯不醉的人呢?

确实有!

有些人身体中的代谢酶很强

在酒桌上就从来没有醉过

堪称人中酒仙,酒鬼中的战斗机

他们身体里的酒精代谢链路非常畅通

基本可以做到酒精喝进去

二氧化碳和水跑出来

这种人有什么特征呢?

那就是脸不红也不白

既不难受也不会high过头

可谓是天选之人

那这种能力是练出来的吗?

对不起,这是基因决定的

普通人靠多喝来练是练不出来的

如果你在酒桌上看到一种人

一喝酒就开始满头大汗

或者一两杯就开始跑厕所“走肾”

那就千万躲着点

他们就是可以迅速

把酒精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

随着出汗和排尿排出体外的

“天选之人”

但不管是不是“酒神之子”

都应当少喝酒或尽量不喝酒

因为根据权威医学期刊

《柳叶刀》的研究表明:

喝酒没有安全剂量

哪怕只是喝一滴酒

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

认为“女性酒量更大”的观点

也是错误的

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

ADH一般较少

所以酗酒对女性的伤害会只会更大

至于说女人喝红酒养颜

也不过是商家偷换概念的

虚假宣传罢了

下次再遇到劝酒的人

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朋友做得久,就得少喝酒

劝酒是投毒,对酒精说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