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时代大浪面前,都是极渺小的,谁也别说谁有多牛。《走向共和》里李鸿章和恭亲王的那几句对话很是经典,虽是串烧却令人常回味:“世情已逐浮云散,到头难与运相争……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一些大的萧条面前,个人、企业乃至政府,能做的都并不多。要度过去,真的是需要一份敢于认输、看淡外物的心力。
今天中金公司员工出现了一起悲剧事件,其间媒体披露出的逝者房贷压力令人难过。大势之下,每个家庭都难与相争,各种辛酸恐怕都难于外人道。历史上每一次萧条,都会有许多这样的悲剧,面对它需要强大的内心,我们要给一些共鸣。希望人们都能打起精神,抱团取暖。
有鉴于此,我个人的行动逻辑是避免它,永远要思考避免让自己和自己的小家庭陷入这样的泥淖之中。我在写万科穿越周期时说,我不想明知道前面有个坑我还要趟过去再爬上来,我会绕着走,多走几步路无所谓。
是以,如果后台的你,当下也有很大的房贷压力,那么,我的主张:想尽一切办法去减轻它,让自己的小家庭拥有更强劲的资产负债表。这样的经济困境会持续多久,会有多困难,那不是你考虑的事,还是那句话,你可以这样考虑:如果它持续很久,我将如何度过?
就从这件事情,我们来讲负债。让我从一本书讲起,辜朝明的《大S退》。我在很多场合推荐过这本书,当然如果你能结合着野口悠纪雄的《战后日本经济史》阅读,更好,一定能有非常深刻的收获。两本书都没在手边,就靠印象来给大家理一下。
张五常讲,经济学是解释世事的学问,如果你的理论解释不了世事,那么你就要去重新完善你的理论框架。我们眼下的问题正在此,许多学者翻来覆去的写些“御用”文字来阴阳辜朝明,但我认为,辜朝明的书对今天的经济有很强的解释力——尽管它的药方我并不认同,你越是攻击他,却越是证明他正确。
《大S退》的精髓是在传统经济学个体行为逻辑“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负债最小化”——他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教科书教我们的一直是,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基础是“利润最大化”,就是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尤其是借钱生钱),但在大S退周期——注意,不是一般的S退,是大萧条、日本泡沫、香港崩P那种S退,他们的行为逻辑转了,转为“负债最小化”,就是怎么才能压缩最多开支(尤其是不借钱)。
这样的时代一般不来,几十年可能来那么一回,但是,一旦它来了,你会看到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市场上没有人借钱,个人不借钱,企业也不借钱,大家都在忙着降债务,不管你用什么招,就是没人借钱。辜氏将这个现象命名为“资产负债表S退”,就是三大部门里的两大部门都在忙着清理资产负债表。
没人借钱最直接的表征是什么呢?货币政策失效,日本利率降到负值都没毛用,就是明证。这一点对我们的价值在哪呢?就是(假如我们也是),那么人们心心念念的“货币大放水——来一场大通胀——涨价去库存”这样的经验逻辑会失败。不然,你就要解释为什么日本不管用。当然,国家说了,我!们!肯!定!不!是!
没人借钱,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居民两大部门都陷入了负债表S退,简单说就是以往借的钱太多了,现在要还债,没能力再借钱了。二是,(那总是还有一些企业、居民有能力借钱呀为什么也不借,因为)市场缺乏可信的投资机会,你拿着银行的钱到市场上手搭凉棚一看,找不到能赚钱的项目,买房?炒股?开工厂?……最后只能去买特别国债躺那儿。
嗯,这样的对日本当年的描述,放到2022年以来的我们的市场里,你们觉得,解释力怎么样?
我是真切希望辜朝明是错的,而且错得离谱。但如果你认为他是错的,你不要去提前还贷,你去银行多贷点款出来去炒股。这是表里如一。
坦率说,在我不小的阅读量里,就是当年对老美大萧条的解读名著里(比如罗斯巴德),我都几乎看不到能有辜氏的解读这么简洁明了的——公式非常简单,对事实的描述、对现象的解释,令人认同。
要说他有没有问题,我认为也有,而且不小。或者说,《大S退》这本书诊断病症是一流的,但是开的药方不行,不如野口。辜氏的药方明显是凯恩斯主义,短期思路,就是政府扮演最后一个借款人。这个短期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没办法一直用。相反,野口在“体制改革”开药方这方面的阐述就显得说服力更为强大——有时候切中肯綮只要寥寥数语,根本不需建模。此其一,其二,我自己觉得,辜氏关于“市场没有可信的投资机会”假设了一个“资本管制”的语境。很简单,像我直播里说的“举目世界天地宽”,这里没投资机会,不代表别处没有。假设资本能自由流动,企业依然大有可为——比如,最极端一个例子,日元低息,很多企业会借入日元买别的资产做套利,照样躺赚,但如果你不给自由流动,这事儿应该就干不了。但这个,就不作为一个讨论选项。
回到我们的当下,你问我,中国会不会走人家的路?公开说,肯定不会!但是讲实话,我不知道,我丝毫不具备预测这种顶级宏观问题的能力,我的着眼点全都是基于微观的。在微观方面,我的逻辑是这样的:1)个人的责任是照顾好他的家庭,这是第一位的事。2)家庭的行为一定要建立在很保守很保守的基础上,因为如开头所言,时代的大浪来了,一粒灰到你头上就真是一座山,这玩意儿赌不起。3)已知未来靠预测都不靠谱,那么当下就是出发的根据。既然人们都在担忧,那么把家庭风险降下来,显然是必须要做的行动。等待政策那个救世主来搭救你,太不切实际了,相等政策搭救人太多太多了,不一定落你头上。
所以,在房地产领域,个人的行动逻辑,也是同样,“负债最小化”同样是指引总纲,就是你一切的行动都要去降负债。这是第一步,其它都是靠后的事儿。在降负债完成之前,其它任何事情都不要展开。降负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房贷/资产,需要降到2-3成。另一个部分是房供/收入,需要降到2-3成。越低越好,清偿最美。
巴菲特说,你要确保你站在球场中央,有的是击球的机会。那么,低债/无债一身轻,就相当于你站在球场中央。
无论你卖还是买,这都是指引。卖房子前次说过了,该卖的时候只能卖,割肉也要卖,该认输就认输,及时纠错降低沉没成本,输了再来过,没什么大不了。而如果你要买房子,该买的时候也要买,重点也是要保持低债务,什么首付20%不要信那一套,能给80%首付就不要给20%,当个买车一样买房子。不要再听之前那些嗷嗷叫鼓动你去上杠杆的观点,也不要再听现在那些嗷嗷叫告诉你市场即将反转抄底来临的观点。冬天一定会过去,春天也一定会来,但你该关心的是,在春天来临之前,你(和你的家庭)有没有一个好状态?
市场是市场,你是你。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