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200亿欧元投资电池,车企自建电池厂风起,电池焦虑何时解?

大众汽车200亿欧元投资电池,车企自建电池厂风起,电池焦虑何时解?
2022年07月10日 06:26 Wind万得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加快,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超预期。因此,为了稳定供应链,车企们选择与各大电池制造商们捆绑合作。面对不稳定的电池供应,涉足电池领域并争取主动权似乎成为部分车企未来的发展重点。

//  大众200亿欧元投资电池业务  //

当地时间7月7日,大众汽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在2030年前向电池业务投资超过200亿欧元(约合204亿美元),预计每年将创造超过200亿欧元的销售额。

大众汽车此前便曾多次表示,能否生产足够的动力电池,是向电动汽车行业转型的最大挑战。从这家汽车巨头如今的种种行动来看,其的确已将电池作为“头等大事”之一。

大众集团位于德国萨尔茨基特(Salzgitter)的新电池厂于7月7日破土动工。据了解,萨尔茨基特工厂是大众计划与合作伙伴在欧洲建立的六家电池厂之一,也是大众首座欧洲电池工厂。按计划,到2023年,上述六家电池工厂总产能将达到240GWh,可将电池成本降低约50%。

大众规划,对于萨尔茨基特工厂,到2026年将投资约20亿欧元,并计划于2025年投产。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该工厂每年将生产40GWh动力电池,满足大约50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需求。

大众集团表示,萨尔茨基特工厂将成为整个欧洲电池工厂的蓝图,并将在可持续性和创新方面设立新的标准。标准化将不仅包括设备、建筑和基础设施,还包括产品、流程和IT。每个工厂都将100%依靠再生能源发电,并将为未来的闭环回收做准备。

另据大众集团透露,将由新成立公司PowerCo负责大众全球动力电池业务。除电池生产外,PowerCo还将负责整个动力电池价值链的活动。到2030年,PowerCo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投资逾200亿欧元(约合204亿美元)发展动力电池业务领域,年销售额将超过200亿欧元,并在欧洲雇用20000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集团在不久前在电池原材料端也做了布局。3月21日,大众集团宣布与华友钴业和青山集团在印尼成立上游合资公司,共同投入到电池原材料的生产。预计在满产后,该合资公司的原材料总产能可以满足160GWh电池所需的镍、钴原材料供应。同时,大众集团还计划与华友钴业建立合资公司,专门从事镍、钴硫酸盐的精炼、前驱体加工和正极材料生产。

大众集团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实现大众集团电池成本降低30%-50%的长期目标,同时通过技术协同不断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关键性能。

6月8日,大众透露,公司正积极寻求在美国建立组装/电池厂,并将在今年内作出具体决定;6月5日,大众宣布将投资100亿欧元(约合106亿美元)在西班牙生产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投资金额较此前计划高出约30亿欧元。

随着电池产业逐渐向纵深发展,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研发已不再单纯是一个零部件开发问题,更是整车开发的一大核心任务。

放眼整个行业,并不只有大众一家车企因担忧动力电池供应,进而向上游延伸自产电池。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高速发展,车企对于动力电池需求与日俱增,甚至已成为了制约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电池供应,不少车企更是亲自下场造电池。

//  国产奔驰电池在北京工厂下线  //

5月23日,从官方获悉,国产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电池在北京奔驰电池工厂正式下线。新一代电池将搭载在即将投产的国产全新EQE上,此举将为梅赛德斯-EQ国产纯电车型的量产奠定基础,并进一步驱动北京奔驰实现“全面电动”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基于量身定制的北京奔驰电池生产线,新一代高性能电池具备出色的性能、效率和充电容量。该电池在安全性、耐用性及续航性能方面均符合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统一标准,并将被集成到全新EQE智能热管理系统中。

作为新一代电池的诞生地,北京奔驰电池工厂建于2019年,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电池生产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梅赛德斯-奔驰在全球共有七个电池工厂,并分布于三大洲,分别位于中国、美国、泰国、波兰和德国),也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原名戴姆勒)全球首个海外电池工厂。

北京奔驰电池产品的不断丰富,得益于北汽集团与梅赛德斯-奔驰股东双方前瞻性战略规划。早在2017年,中德股东双方便签署了框架协议。同年,北京奔驰电池工厂正式奠基;2019年,北京奔驰迎来首款国产纯电豪华车——EQC纯电SUV与首款电池产品双双下线;2021年,EQB纯电SUV和EQA纯电SUV相继投产;国产全新EQE也将于近期下线。

//  蔚来砸2亿自研电池  //

5月25日,上海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发布了蔚来汽车新建研发项目的公示。蔚来汽车提交的环评报告显示,蔚来计划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新建锂离子电芯、电池包研发和试制项目,拟建设31个研发实验室、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

其中,31个研发实验室从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测试、温度测试、封口测试、密封性测试、安全性能测试、耐压测试等测试。而关于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电池包pack线,场地安排和产品试制规模等信息暂未披露。但蔚来方面表示,预计本项目试制线的建设拟为后续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规模化生产做好前期探索,试制样品用于后续深度开发。这些信息的出现,意味着蔚来正在寻求自己掌握电池供应。

目前蔚来汽车共拥有宁德时代和卫蓝新能源两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其中卫蓝新能源主打半固态及固态电池,尚未进入量产阶段。因此,目前蔚来所有在售产品上使用的动力电池电芯均由宁德时代提供。这意味着,蔚来的去宁化又向前走了一步。实际上,不仅仅是蔚来,在新势力中,蔚小理和零跑都在悄然地“去宁化”。

作为标志性事件的是今年2月,蔚小理三家联手,同时投资了电池企业欣旺达。理想、蔚来分别持有欣旺达电池3.21%和2.01%股权,而小鹏汽车则通过Sky Top LLC间接出资也持有3.21%股份。事实上,小鹏汽车在这次入股之前,就已经传出其所推出的旗舰SUV车型G9的某个版本将会把欣旺达电池纳入A级供应商当中,甚至超过50%的供货量。

在2021年,蔚来正处于销量上升阶段的时候,电池供应成为难题,在当时一场采访中,蔚来创始人李斌直言,“芯片已经不是难题,反倒是电池成为最大瓶颈。” 

//  广汽埃安自研电池试制线正式开建  //

3月10日,据广汽埃安官微消息,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打桩开建,标志着去年10月广汽集团(601238)审议通过的《关于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的议案》正式落地。

自研电池试制线项目整体占地面积约10500平方米,包含了从浆料制备到电池Pack完整的电池全流程生产工序以及材料研发、理化测试、电性能等实验室。

自研电池试制线预计2022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包括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在内的广汽埃安自研电池将在此条试制线实现自主生产,为用户带来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

广汽集团在2021年10月发布公告称,审议通过了《关于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方案的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3.36亿元。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2)论坛期间透露,埃安电池试制线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目标实现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并仍将与上游锂电公司保持合作。

//  哪吒汽车公布自研“天工电池”细节  //

5月27日,哪吒汽车公布了自研“天工电池”的部分技术细节。哪吒汽车表示,“天工电池”重点对于电池结构安全、热管理系统、智能云端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

在电池结构安全方面,“天工电池”通过电芯、模组、整包三级防护,可实现电芯间1000℃隔热、模组800V电气绝缘、IP68级别整包防水等安全功能,有效控制热扩散、绝缘损坏等安全问题,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达185Wh/kg。

公开数据显示,比亚迪汉EV搭载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能量密度为140KW/kg,可见哪吒汽车自研的“天工电池”的能量密度指标,已经步入行业领先水平。

热管理系统方面,“天工电池”应用哪吒自研的HOZONEPT4.0恒温热管理系统。

哪吒汽车表示,凭借前馈控制、行车加热等功能,可增加20%的冬季续航、减少2%的充电能耗、提升20%的低温充电效率。

此外,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导航设置推测后续的行驶工况,提前预估电池的冷却或加热需求,提高电池温控系统运行效率,单次充电可节约2%的能耗。

据哪吒汽车透露,“天工电池”现已完成测试工作,将率先搭载在B级轿车哪吒S上。

其中搭载该电池的哪吒S纯电版车型,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715km,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85Wh/kg;哪吒S增程版NEDC工况下纯电续航接近300km。

//  吉利加码投资电池  //

5月7日,吉利科技集团与桐庐县签署动力电池投资合作协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450亩,建设年产能12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计划打造以动力电池产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18年,吉利便与宁德时代合作合资成立了时代吉利,年产12GWh动力电池宜宾项目已经开工,总投资为80亿元,计划2022年投产,产品将主要配套吉利、领克等品牌旗下新能源车型。

2019年,吉利汽车与LG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除了与电池厂商合作之外,吉利还通过旗下公司将触角延伸至储能电池。

2020年12月,吉利科技集团与孚能科技拟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预计合资公司产能达到 120GWh,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不少于 20GWh。

2021年5月,双方确立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为锂离子电池及模块系统、电池模块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等。

2021年3月,吉利科技集团再次宣布将在赣州经开区投资300亿元,分期建设42GWh动力电池项目。其中一期12GWh项目投资8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用地500亩, 一期建设年产能12GWh;后续30GWh项目投资21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用地1000亩。

2021年7月,吉利集团便与欣旺达集团和浙江吉润共同投资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能30GWh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1年12月,吉利科技集团分别与重庆两江新区、涪陵区签署合作协议,吉利科技集团将在重庆设立西部总公司以及创新研究院,吉利同时计划在涪陵区投建 12GWh动力电池项目。

2022年4月,吉利商用车集团与合肥国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肥国轩将在2022年至2024年为吉利商用车供应动力电池产品,预估总量为12.6万套,包含微面、轻卡、增程三大品类。

目前,吉利构建起了多元化的供应体系,包括入股动力电池企业、新增电池供应商、自产电池和多路线产品并行等。同时,吉利的动力电池布局已覆盖原材料、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

//  蜂巢能源700亿投资电池  //

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于2018年脱离长城汽车,开始独立运营。

蜂巢能源已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200亿元。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今年1月17日,海亮股份联合九智资本设立的基金斥3.22亿元投资蜂巢能源,投后估值约460亿元。

2021年10月,蜂巢能源第一代L600短刀片磷酸铁锂电芯量产下线,并在11月表示第二代产品已完成开发,预计将在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2021年12月,蜂巢能源宣布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同时在产品方面推出系列短刀电池新品类,未来将推行电动全域短刀化。

2021年,蜂巢能源共发布七次扩产消息,总投资额高达776亿元。目前蜂巢能源国内外的电池生产基地共有九座。据电池中国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签约、在建(含已有扩建)产能已达到295GWh。蜂巢能源透露,目前公司已收到的2025年乘用车订单已将近400GWh。

//  “电池荒”与供应链安全  //

碳减排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加快,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超预期。

7月9日消息,乘联会2022年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7.1万辆,同比增长141.4%,环比增长35.3%;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3.2万辆,同比增长130.8%,环比增长47.6%。

此外,1-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224.8万辆,同比增长122.5%。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7.4%,较2021年6月14.6%的渗透率提升12.8个百分点。

同时,动力电池市场潜力巨大。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全球评级最新预计,到2025年,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轻型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有望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长8倍。

然而,需求的井喷也给供给端带来了巨大压力。天风证券此前的研报显示,动力电池缺口较大,全球电动汽车或长期面临“电池荒”。

因此,为了稳定供应链,车企们选择与各大电池制造商们捆绑合作。除了基本的电池采购,它们也根据不同的研发设计需求、产能需求选择入股电池企业,或与供应商合资建厂、联合研发生产电池。面对不稳定的电池供应,涉足电池领域并争取主动权似乎成为部分车企未来的发展重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