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关注 //
1、商务部回应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华为昇腾芯片
2、最高法、证监会:对于“小作文”损害他人权益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商务部:长和集团出售港口交易各方不得规避审查
4、部分银行收紧风控,4月来零售贷款已趋于谨慎
5、证监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坚持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务,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 宏观预警 //
1、商务部: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关于美方针对进口汽车、钢铝232关税和美方对进口药品发起232调查,中方认为,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不仅损害他国权益、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也无益于本国产业发展。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施,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各方关切。
2、商务部回应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华为昇腾芯片: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企正当权益
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安全局近期公告显示,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对此回应表示,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芯片产品以莫须有罪名加严限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严重威胁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美方此举不利于双方企业长期互利、可持续的合作和发展。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并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3、商务部回应稀土出口管制问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中方取消或者暂停对稀土实施的出口管制方面的问题指出,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如有进一步消息我们会及时发布。鉴于美方根据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共识,撤销暂停或调整有关对华加征关税,中方相应调整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对美反制措施。
// 中国债券预警 //
1、17中融新大MTN001等3只债券违约进展: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
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此前因未按期偿付“17中融新大MTN001”、“18中融新大MTN001”及“18中融新大MTN002”的本息,构成违约事件。2025年4月23日,淄博中院裁定批准中融新大的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标志着通过市场化、法制化解决债务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
2、苏州高新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苏州高新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度发现下属子公司苏州科技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已对2022年度、202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了追溯调整。
3、华能集团:取消发行“25华能集SCP003”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原定于2025年5月15日发行20亿元规模、85日期限的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5华能集SCP003”,因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及综合考虑市场利率状况等因素而取消。公司表示将择时重新发行,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后续发行、兑付及信息披露工作。
4、国元证券:“19柯桥01”2025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未有效召开
国元证券公告称,“19柯桥01”2025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于2025年5月9日召开,因出席债券持有人代表的有效表决权未达到会议规则规定的比例要求,会议未能有效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调整“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条款和调整债券持有人会议形式及表决形式的议案,均未通过。
// 中国股票预警 //
1、最高法、证监会:对于“小作文”损害他人权益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依法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干扰市场正常运行、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市场生态。对于通过编传“小作文”等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最高法、证监会: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聚焦投资者保护,站稳人民立场。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司法规则,支持行业自律组织依法履职,保障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净化资本市场生态,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
3、最高法、证监会: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4、最高法、证监会:严格规范证券执行工作,避免绕道减持、违规减持
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严格规范证券执行工作,避免绕道减持、违规减持。对于采取司法扣划、划转等非交易过户方式强制执行处于限售期或不得减持的股票,以及当事人已作出限售减持承诺的股票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司法拍卖公告中提示受让方遵守证券监管规则关于股票转让的规定;强制执行相关股票后,受让方应继续遵守限售或减持规定。
5、商务部:长和集团出售港口交易各方不得规避审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3月以来,有关部门已经多次发表声明强调,对长和集团出售港口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希望有关企业对此保持清醒认识,审慎行事。
6、证监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坚持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务,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监管规则》强调募集资金使用应专款专用,专注主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一,对募集资金使用提出总体要求,强调应坚持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务。第二,明确超募资金最终用途应为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回购注销,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7、证监会:从严监管募集资金用途改变和使用进度缓慢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从严监管募集资金用途改变和使用进度缓慢。第一,明确募集资金用途改变的情形,包括取消或者终止原募投项目而实施新项目或者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或实施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强调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适用的罚则。第二,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人不得占用募集资金,上市公司发现相关情形时应主动进行信息披露,防止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第三,对于募投项目需要延期实施的,要严格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
8、中国化学:孙公司赛鼎宁波涉及康得新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
中国化学公告,下属孙公司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收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涉及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起诉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原告中泰创赢请求判令康得新支付投资差额损失51.47亿元及相应佣金和印花税。赛鼎宁波为第七被告,被告二至被告十一对被告一在本案中对原告应承担的给付义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目前诉讼尚未开庭。
9、大叶股份:截至目前墨西哥生产基地尚在试运行阶段
大叶股份公告称,公司提请投资者特别关注受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客户需求的影响,2025年度公司经营业绩存在波动的风险;截至目前,墨西哥生产基地尚在试运行阶段,2025年一季度尚未实现产品销售收入。截至2025年5月15日,公司滚动市盈率为61.38倍,静态市盈率为627.85倍,市净率为7.23倍。公司当前滚动市盈率、静态市盈率、市净率严重偏离同行业上市公司合理估值,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10、2连板新华锦:公司、公司关联方可能存在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被证券交易所实施纪律处分的风险
新华锦发布异动公告,经自查,公司目前一切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内部生产经营秩序良好,日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及不确定性,将对公司的发制品、纺织服装出口业务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并评估关税事项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具体影响。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关于新华锦2024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说明》披露的相关事项,公司、公司关联方可能存在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被证券交易所实施纪律处分的风险。
11、中国中冶:1月-4月新签合同额3084亿元,同比降低24.9%
中国中冶公告称,2025年1-4月新签合同额为3084.0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4.9%,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为192.9亿元,同比降低7.7%。4月份,公司部分新签单笔合同额在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程承包合同包括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翠湖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渭城区碱滩新村棚户区改造项目等。
// 海外预警 //
1、美国4月PPI同比增长2.4%,低于预期
美国4月PPI同比增长2.4%(增速低于预期值2.5%和前值2.7%),增速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且创去年9月以来新低。 美国4月核心PPI同比增长3.1%,符合预期,前值为3.3%。美国4月PPI环比下降0.5%,预期值为0.2%,前值为-0.4%。数据显示,美国4月PPI增速在下降,这主要反映出利润率下滑,表明企业正在吸收部分来自关税上调的冲击,而不是将其转嫁给已经对经济感到不安的消费者。
2、IEA: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预计将大幅超过需求增长
IEA月报显示,2025年全球供应预计将大幅超过需求增长,油库存将增加约72万桶/日。将2025年全球供应增长预期上调至160万桶/日,比上月报告的预期增加了38万桶/日,原因是沙特产量前景更为乐观。
3、索尼集团预计2025财年纯利润大幅下滑
索尼集团披露,公司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实现纯利润1.14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46日元),比上一财年增长17.6%。但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2025财年纯利润预计比2024财年减少约13%。
// 金融同业预警 //
1、最高法、证监会:涉及复杂金融产品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努力做到“看得清、判得准”
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对多层嵌套、交易链条长、参与主体多的基金、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复杂金融产品,要在查明资金流向、合同安排、底层资产等案件事实基础上,准确认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及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根据行为性质和监管强度,依法认定规避监管、输送利益、私募类产品公募化等违规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努力做到“看得清、判得准”。
2、部分银行收紧风控,4月来零售贷款已趋于谨慎
据财联社,中国4月金融数据显示,虽然4月为信贷传统淡季,但新增贷款为仍2006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其中个人贷款同比少增5200亿,高于对公贷款少增2500亿,成为主要拖累因素。5月15日,两位银行业务人士表示,受到去年零售资产质量压力的影响,一季度零售贷款主要是按揭贷款增长。另外,4月以来零售审批投放其实已经开始谨慎,消费贷和经营贷的额度和通过率有所降低。
3、深圳启动私募行业合规建设年专项工作
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举办专项工作启动仪式,宣告深圳私募行业合规建设年专项工作正式启动。根据证监会的统一工作部署,结合深圳辖区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特点,此次“筑牢合规防线,护航私募发展”合规建设年专项工作将在持续严厉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前提下,重点关注私募机构及从业人员合规教育引导,“惩防并举”,强化辖区私募基金行业合规文化培育,提升合规内控水平,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4、募集即巅峰,19只FOF密集清盘预警
据财联社,从清盘预警、清盘结果来看,FOF依旧难以突破规模瓶颈、存续周期也渐在缩短,“重首发、轻持营”也在逐步暴露。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19只FOF发布清盘预警公告,其中发起式产品5只,均成立于2022年。这些触发清盘预警的FOF产品,“募集即巅峰”现象普遍,有FOF成立不久便出现规模断崖式缩水。以今年一季度末规模而言,多只产品规模较成立初期缩水八九成。
// 行业预警 //
1、娃哈哈回应“工厂停产”:需调整产销布局结构,已依法开展清算流程
有报道称娃哈哈陕西公司多位一线职工反映,他们所在的乳品车间于2025年2月停产,车间50余名一线员工被迫停工,而公司未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娃哈哈方面对相关情况做出说明称,去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对应调整,导致公司出现产能紧张,迅速启动了应对措施,委托代工厂生产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与投资新建工厂。 为增强终端市场的响应能力,需要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对于停工停产的公司,已按相关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
2、硅业分会:终端需求偏弱,单晶硅片价格继续下滑
硅业分会发文称,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下行的原因仍然是终端需求疲软,叠加供应宽松,库存偏大,市场看跌后市。虽然目前头部企业挺价出货,但是部分二三线企业受现金流需要以及其产品质量影响,低价出货,下游市场在低价货源以及终端需求不振情况下,对高价硅片抵制心态浓厚,市场博弈下,硅片价格延续跌势。另外,由于P 型硅片属于定制产品,本周暂无大规模成交。
3、房企营收TOP30分化加剧:11家增长,万科缩水26%仍居首
据新京报,202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仍处于调整期,房企整体营收情况呈现出收缩趋势,主要是因为结转面积下降、房价下行、毛利率降低以及存货计提减值增加等因素导致整体营收下降。TOP30房企在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32228.04亿元,均值为1074.26亿元,同比下降0.083%。在30家房企中,仅有11家房企营收实现增长。万科以3432亿元稳居营收榜第一,但同比下降了26.32%。
4、业绩承压倒逼光伏企业“穷则思变”
据中国经济时报,近日,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披露,光伏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到呈现。在一片惨淡的经营业绩之下,光伏企业千方百计谋求“寒冬”里的突围之道,光伏市场加速“洗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