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暴饮暴食,江门24岁胖小伙血压“爆表”!

长期暴饮暴食,江门24岁胖小伙血压“爆表”!
2024年05月17日 11:34 江门日报

24岁的小峰(化名)身高175厘米,

体重达92公斤,

BMI为30kg/㎡,

属于重度肥胖。

他站在人群里面,

看起来身材非常魁梧,大腹便便。

不久前在入职体检时,

他被发现其血压远远高出

正常标准范围

(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221/110mmHg?可是,我没有感觉到什么不舒服啊!”小峰有点纳闷。

经多方面评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心病科医生张梓洁认为小峰的高血压情况比较严重,建议住院进一步评估情况和治疗。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症发病率与日俱增,在青少年身上尤为多见。而高血压患者的大军里也出现了一支名叫“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部队,引起大家的关注。为什么肥胖易引起高血压呢?对此江门日报记者进行采访。

喜欢吃油腻食品

小伙患上高血压

小峰年纪轻轻就患上高血压,这是为什么呢?

这可以从小峰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他的饮食口味重,喜欢肥腻食品,运动少,熬夜,睡眠质量差。长期这样暴饮暴食,使得小峰日渐肥胖。

入院后进一步检查,还发现小峰的血脂高,低密度胆固醇为4.8mmol(正常范围小于等于3.37mmol),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睡觉时他有时呼吸暂停长达1分多钟。

“患者的高血压考虑是由肥胖导致的。”张梓洁表示,通过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同时强化药物治疗,结合患者舌脉特点,予中药汤剂口服,并加用压耳穴及中药足浴等中医特色治疗,小峰的血压逐渐得到控制。

出院前,张梓洁不忘多次叮嘱小峰:“你该减减肥了。出院后一定要改变生活方式,并规范服用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和高血压专科随访。”

前几周,小峰找到张梓洁复诊,此时他的血压控制尚可,收缩压在130—140mmHg之间,不过身材还没有很大变化。张梓洁又鼓励他:“减肥不容易,但为了健康,也要努力减哦!”

张梓洁告诉记者,近年来,临床上见到越来越多肥胖患者患高血压。比如,最近收治了一位50岁患者,身高172厘米,体重88公斤,血压高达240/125mmHg,还引起了心衰;还有另一位42岁的李大姐,身高159厘米,体重74公斤,BMI为29kg/㎡,属于重度肥胖,因头晕来就诊,结果发现患高血压,血压高达194/114mmHg。

张梓洁表示,据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5%,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20%—30%。与同龄人相比,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概率更大,因此肥胖体质应警惕高血压。

医生在为患者听诊。

肥胖增加高血压风险

很多人都知道,

肥胖容易引起高血压,

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肥胖引起高血压与脂肪相关。”张梓洁分析称,许多肥胖的人脂肪又厚又多,这会使得毛细血管不断扩大,体内血液循环量增多,长期在这种负荷下,血管壁压力随之上升。

肥胖诱发的高血压,还与饮食相关。大多数肥胖者喜食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炸鸡、薯条、可乐等。在吃完、喝完后,整个人精神状态更为兴奋,但随之身体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使得血压急速上升。肥胖会导致中枢性盐喜好性增加,高盐饮食进而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除了饮食外,大部分肥胖者不爱运动,也会导致脂肪的堆积。

张梓洁还提到,属于中心型肥胖的患者,脂肪常常堆积在下腹部,导致内脏脂肪增多,在体内形成堆积,使得胰岛素抵抗加重。当皮下脂肪增厚1厘米后,血管长度会随之增加5公里,同时血容量负荷随之加大。

张梓洁提醒,虽然肥胖极易引发高血压,但也有部分肥胖者的血压较为正常,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机体的代偿能力有所不同,即使体重超标也能够保持良好血压,但人体的代偿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一旦失常则会引发高血压。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在中医学中有“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多肌合”“肥人多湿痰”“脾无湿不生痰”的说法,说明了脾失健运、导致痰湿内蕴而生,是导致肥胖的核心。同时,痰湿又和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痰湿的积聚会阻碍气血的正常循环,气血就会瘀滞、运行不畅,从而增加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

肥胖高血压患者要怎么做?

了解到肥胖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后,

就来看看究竟要怎么做,

才能有效预防高血压?

“简单来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张梓洁表示,要做到低脂、低盐、低糖、多纤维饮食和多运动。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取,并减少摄取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多摄入不饱和脂肪,常吃新鲜水果、蔬菜。

限制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理想盐量不超过6克,要严格把控。减盐方法很简单,比如烹调时不加或少加,充分利用醋、辣椒等食材调剂口感,警惕食物里的“隐形盐”。

控制饮食中的糖类。过多的糖易使中性脂肪增加,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动脉硬化从而影响血压升高,因此要适当控制饮食中的糖类。

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维生素和纤维素对于帮助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改善体内脂肪的代谢,都是很有益的。它们主要存在于蔬菜和谷类中,如豆芽、芹菜、荠菜、胡萝卜等。

坚持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游泳、瑜伽和太极拳等,每天餐后坚持30分钟。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帮助患者减肥以及降血压方面,我科中医药治疗也有妙招。”张梓洁表示,在中医方面,可以采用中药、针灸、埋线、耳针、推拿、拔罐、沐足等中医药疗法。其中,埋线减重是针灸减重的升级版,也是中医减肥的方法。用医用可吸收材料代替针灸针,相当于24小时都在“穴位按摩”,只需要每周或每两周治疗一次,安全又不易反弹,省时省力。此外,心病科还采用国医大师邓铁涛的沐足方,同样对降血压有帮助。

医学指导

张梓洁: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心病科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委员。擅长中西医治疗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无声杀手”

别拖到危及生命才追悔莫及

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大家对于高血压并不陌生。很多人认为高血压就是血压升高,可能会有点头晕头痛。“事实上,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常会并发脑血管病、心脏疾病、肾病,常伴发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张梓洁说。

在心脏功能方面,长期的高血压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劳力性心绞痛、静息性心绞痛等心脏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

在神经系统方面,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血管失眠、头晕、头痛、心悸等一系列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甚至引发并发症,如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在肾脏方面,可能会导致蛋白尿、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甚至引发尿毒症。

高血压还有一个重要并发症就是眼病。高血压病人的血管弹性差,当血压过高时,容易发生血管破裂。同时,又由于高血压患者动脉变细,容易引起血栓,产生眼部血液“断供”,可能会导致眼表出血、眼底缺血和眼底出血等症状,还伴随有视力下降、头晕眼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发生血栓时还可导致突然失明。

要管好高血压,关键是要重视起来,切莫等到出了大问题才后悔莫及。张梓洁提醒,最简单的方法是体检,或家庭自备血压计定期测量。18岁以上成年人每两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35岁以上每年都要测血压,血压不稳定者,每天测量1—2次。在确定需要药物治疗之前,首先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控制体重、控制血糖、不熬夜,放缓过于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并遵照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