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改建成又一座方舱医院,建成后有望提供4万张床位,将成为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请看新华社记者在施工现场带来的报道。(来源:新华社 记者:潘旭 狄春 丁汀)
上证导读
一辆电瓶车,往返55公里,花费7小时,只为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吃上家的味道。今天,上海一名骑手跨区为听障老人送饭的故事感动了许多网友。
不留姓名,不计回报,没有聚光灯,时刻在奉献。连日来,上海涌现出无数平凡的守“沪”者。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有的是星夜兼程,逆行驰援上海的医务工作者;有的是穿梭在街头巷尾,保障居民“菜篮子”的骑手小哥;有的是以车为家,守卫着安全运输的“铁路人”,有的是使命必达的央企人。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谢谢你们,平凡英雄!
往返55km为听障老人送菜的“叮咚小哥”
4月3日深夜11点,在上海市青浦区一个小区的门口,身穿绿色制服的叮咚买菜配送小哥余中将手中的一袋饭菜交给了匆匆赶来的志愿者,启程赶回他在虹口居住的酒店。
自2020年从老家安徽来上海做骑手以来,这是余中送过的最远一单,从上海虹口区到青浦区,单程27.5km,全程花了他7个多小时,等他回到虹口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
这一单是余中自己接下来的。在4月3日下午6点左右,还在送菜路上的他接到了一位叮咚用户的电话,电话里一位女士的声音显得非常焦急。
原来,这位女士的父亲年事已高,手脚不便无法做饭,同时还是听障人士,平时都是该女士烧好饭送到父亲家中,但近期由于浦西封控,她和家人已经无法出小区为父亲送饭。而老人小区附近的各类线上生鲜和外卖平台都暂停服务,老人又无法自己烧饭,近日都靠着白米饭度日。
当天,这位用户已经给父亲做好了饭菜,想通过闪送平台送到父亲家,但等了很久,感谢费加到100元也一直无人接单。实在没有办法的她,想到了前一天给她送菜的叮咚买菜小哥,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这位小哥,也就是余中的电话。
然而令心怀忐忑的她没想到的是,余中听后,一口就答应了她的请求,表示结束完今天的送单,立即去她的小区取菜。
19点15分,余中从用户所在的虹口一小区拿到饭菜,骑着电瓶车就出发了,从虹口到青浦,余中的这一单行程穿越了上海的好几个行政区,几乎在浦西划了一个对角线,由于路程太长,他骑到大半路程的时候电瓶车电量告急,他又找了好几个街区才找到一家电瓶车换电站。
而在几乎就要到用户父亲小区的时候,他发现小区附近2公里外,大路已经被封,他只能步行走到小区。这段路,他走了近半个小时。等到达小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因为老人接听电话不便,联系了半个多小时,他才成功将饭菜亲手交到了小区的志愿者手中。
事后,余中婉言拒绝了用户提出的报酬。第二天早上6点多,余中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在送单途中,又有一位老人用户请他给另一个小区的亲人送了一份饭菜,他再次爽快地答应了。
疫情期间,叮咚买菜各站点的订单量激增,所有小哥都是满负荷运转,余中马不停蹄的一天下来,一共送了187单。等他接到站长刘旭给他的电话,他才知道,昨天晚上那位用户把他送菜的事情发在了朋友圈,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转发和点赞,他已经是“感动全城”的英雄小哥了。
4月5日早上,在余中到站上班的第一时间,他收到了站长代表叮咚买菜向他颁发的平民英雄奖和2000元奖金。
对于为什么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这个事情,余中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真的觉得这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都是一家人 ,能帮一定要帮。”
连续14天不下车的“铁路人”
特殊时期,为了守护铁道线上的安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工电检测所的姚振坤在轨道检查车上住了14天。
姚振坤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工电检测所的员工。疫情期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系统的8000余名职工自觉接受闭环管理,为铁路机车高效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作为铁道线的检测部门,工务部工电检测所八人成团,坚守岗位和抗疫一线,每天奔波在京沪、宁启、宣杭、沪昆、衢宁等线路上,通过对检测数据、图像分析,及时发现设备问题,确保设备和作业安全。
2020年疫情时,姚振坤已创下了23天不下车的轨道检查车外出最高纪录,这次疫情他再次选择“以车为家”,已经连续14天没有下车。姚振坤表示,车上检测人员较少,检测期间要时刻关注图形和数据,检测完一段又要快速地出分析报告,间歇时间还要巡视机组运行情况,停车挂车时配合车辆人员做好确认,一人分饰多角的情况也经常出现,这让检测人员不下车成了一种常态。
除了不能下车,疫情也造成了工作量的提升。“往常没有疫情的时候,一般都是要下车住宿,受疫情影响,检测车完成检测任务后就要短时间内马上挂车离开,导致了休息时间大量减少,需要我们自己做好调整,劳逸结合,工作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电检测所高级工程师颜亮亮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我们工作属性就是这样,而且现在又要配合地方防疫要求,在车上留守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他工区同事们的负责。特殊时期,我们吃这点苦不算什么。”姚振坤说。
活跃在战疫一线的央企员工
在抗疫保供的主战场上,还活跃着央企员工们的身影。援驰隔离点建设、支援采样工作、保障粮食水源能源等民生物资供应稳定,央企员工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驰援建设,有央企人的身影。
4月4日全面建成的上海临港洋山保税区集中收治点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紧急驰援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设隔离13956张床位,搭设了近1000个集装箱作为办公区和宿舍,其中的600个集装箱可满足1680名护理后勤人员住宿。
4月3日正式移交的上海市崇明复兴馆集中收治点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三局承建,目前首批隔离人员已入住。据悉,该收治点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总床位数2752个。
中生捷诺移动检测所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建设,已于3月28日建成并启用,最大日检测量可达5万人份。同时,国药集团已快速调派医疗队进驻隔离收治病医院配套移动检测所,与医务人员一起开展工作。
松江区1号抗疫用房由中国中铁旗下中铁二局负责援建。4月3日下午6时援建任务全部完成,目前松江区2号抗疫用房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据了解,拟建松江抗疫用房由老旧厂房改造扩建形成,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1300余张床位。
保供物资,有央企人的身影。
4月2日晚10点,国药集团20余辆药品配送车载满首批共计2万件,800万盒连花清瘟胶囊抵达位于上海康宁路的国药物流仓储库区。4月3日凌晨,这批连花清瘟药品已陆续送往浦东、杨浦等区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国电气装备统筹所属中国西电集团等单位已累计筹措近6.5万套隔离服、8万套防护服、20万只口罩;通用技术集团从湖北、江西各地紧急调配防疫物资,4月3日下午已将全部医疗物资运送上驰援上海的专列。
医药物资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撑。3月18日,中国船舶紧急调动了51台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并迅速组织专车运送至上海市。
大丰海丰农场供应着上海这座超大城市12%的大米。受公路运输受阻影响,中远海运集运积极协调航运资源采取“公改水”模式保证苏北大米送抵上海港。同时,所属公司承运的东北大米、安徽大米、湖北蔬菜也正在通过水路持续抵达上海。
能源保障方面,中国石化驻沪企业确保生产平稳、供应稳定。目前,封控区域内200余座加油站正常营业;3月14日起,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100余座加油站平稳运营。同时成立了31支党团员突击队下沉一线帮扶,为防疫保障车辆开通绿色通道。
志愿服务,也有央企人的身影。
中国商飞200多名党员青年成立了防疫突击队。截至3月31日,累计完成1.7万余包蔬菜、7860箱肉类、13车1.9万包挂面装卸车;中核集团中国核建紧急抽调2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突击队,到闵行区进行物资搬运工作,合力搬运各种物资近15吨;中国宝武集团党委建立抗疫党员志愿者突击队,700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抗疫工作,先后5批次1156名党员志愿者支援社区战疫。
此外,还有大量来自央企旗下医院的医疗队员投入到上海战疫一线,开展救治和核酸检测工作。4月3日清晨6时,由中国船舶七院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12名队员组成的援沪医疗队紧急集结,作为武汉市援沪医疗队第一梯队成员,赴上海开展方舱医疗救治工作。
4月1日6时,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上海电力医院的15名优秀护理人员共同组成“上海电力医院核酸采样突击队”,支援长宁区封控区域核酸采样工作。
策划:刘冬赋、张伟弟、闵卫国
统筹:王晓峰、林艳兴 记者:宋薇萍、严曦梦、王子霖 责编:张晓光、郭晨希 校对:孙洁华 制作:张巘 图编:赵雁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