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遭遇营销电话、垃圾短信骚扰怎么办? 专家为你支招

频繁遭遇营销电话、垃圾短信骚扰怎么办? 专家为你支招
2024年06月28日 16:48 四川发布

“您有最高200000元借款额可于6月28日申请,请尽快确认!”

“您手机号期满将于6月30日自动扣除2023年积累的298000分,换商品点(链接)”

“恭喜您被天降福利砸中!现在申请借款额度即可免费获得大额月付金,活动限时有效,仅限点(链接)参与。”

“提醒:您的4天免费课程已到!请24小时内点(链接)验证码!”

……

你是否经常收到

培训学校、借贷平台、装修公司等

“不请自来”的营销电话、垃圾短信?

当频繁遭遇“骚扰”电话、短信时

你是否知道应该怎么做?

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川叔知民生栏目组就此

进行了调查采访

👇

市民心声

苦于“挂不断”电话已久

“一点不夸张,每天我至少要接10多个‘骚扰电话’,最烦的就是周末大早上,想睡个懒觉,结果被电话吵醒一听又是广告。”市民焦女士告诉小布,最近半年她频繁被营销电话骚扰,由于工作需要,在周末休息日也不能使用静音模式,因此总会被一些营销电话吵醒,令她苦不堪言。

苦于“挂不断”电话已久的不只是焦女士。家住武侯区的陈先生告诉栏目组,看到标注“骚扰电话的来电他都会直接挂掉,但是依然有许多营销电话没有被标注。

有时候在工作时接到电话,担心错过重要信息,匆匆离开岗位出去接,结果接听后又是“骚扰”,让他气愤不已。他表示,平时还会接到通信运营商的营销电话和短信,投诉也没有用。“好多都是机器人电话,接起来就开始推荐他们的产品,拉黑、屏蔽、举报都没得用,他们会不断换号码打过来。”

日前,工信部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全国电信用户申诉中,涉及服务争议的申诉占比38.7%,涉及营销、收费、资费争议的申诉占比44.9%,涉及网络、安全的申诉占比16.4%。

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投诉情况盘点中显示,非应邀商业电话投诉情况方面,在所有的非应邀商业电话的拨打方式中,中国移动占比为35.8%,中国电信占比26.7%,中国联通占比24.6%,移动转售占比7.6%,中国广电占比5.3%

此外,在12321受理中心官网看到,截至6月27日15时40分,当天12321已受理12452条举报。

整治成效

免费提供“骚扰电话拒接”服务

其实,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着力整治骚扰电话扰民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

据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拦截骚扰电话540亿次,公开通报1861款违规APP。深入开展非应邀电子信息治理,处置违规短信端口号码4212个,“来电免打扰”防骚扰服务用户达到6.2亿。持续推进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拦截涉诈电话和短信近50亿次,核查处置涉诈高风险互联网账号超2亿个。

同时,为防范用户受到“不请自来”的营销电话侵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面向全国用户免费提供“骚扰电话拒接”服务。

具体如何操作?小布采访了三大运营商的工作人员。

中国移动用户:关注“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电话防护”→“骚扰拦截设置”,打开所有号段拦截开关。再返回点击“防护业务开关”,打开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开关。

中国电信用户:关注“天翼防骚扰”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来电防护”→“本机号码一键登录”→“立即开通”,再返回“来电防护”界面,添加免打扰的功能即可。

中国联通用户:打开中国联通APP,搜索栏搜索“手机助手”→绑定手机号→开通服务,再返回“手机助手”界面,勾选想要防护的选项即可。

律师建议

如遇恶意骚扰可向公安机关报警

当我们遇到骚扰短信或电话时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吗?当骚扰短信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己?带着这些问题,栏目组采访了泰和泰律所律师尹晓东。

“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电话、短信骚扰的人不在少数。”尹晓东说,目前,按照工信部介绍的渠道,如用户收到垃圾短信(或骚扰电话),可通过以下方式投诉:

  • 通过网站www.12321.cn投诉

  • 安装12321助手APP,按照提示去投诉

如果被恶意骚扰、威胁构成违法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短信骚扰可以报警。因为短信骚扰属于多次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尹晓东列举了相关法律依据,“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发送信息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当遇到骚扰短信内容已侵犯个人隐私权时,尹晓东律师给出了四大妙招。

一是要立刻收集证据。当你收到骚扰短信时,应立即截图或拍照保存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短信内容、发送者的手机号码和发送时间等。同时,保留好手机的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以备日后可能需要的调查或举证。

二是及时报警处理。如果骚扰电话和短信涉及侮辱、诽谤、恐吓等违法犯罪行为,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在报案时,提供骚扰电话或短信的内容、发送者信息以及收集的证据,警方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三是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如果骚扰短信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你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专业的律师可以帮助你评估情况,提供法律建议,并协助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四是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谨慎处理陌生人的短信和电话,及时更新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

“特别是不轻易点击陌生人推送的网址或下载安装不熟悉的APP、小程序,遇到软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时,要予以拒绝,以防范类似骚扰事件的再次发生。”尹晓东特别强调道。

总的来说,当面对短信、电话骚扰,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提高个人防范能力、运营商处理、投诉举报等多个方面入手,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短信骚扰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冷静、理智,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

记者 | 王梓菡 何洁(实习)

编辑 | 许可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