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数据红利 助力乡村振兴

释放数据红利 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11月14日 16:55 贵阳晚报官方微博

  水之源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介绍智慧渔业管理系统相关功能

  猕猴桃智能分选项目实现数据化智能分拣,促进1万亩猕猴桃产业标准化生产;农村产权交易系统实现线上采集、交易、签约、鉴证等链条式服务,促进农村“四块地”盘活利用;研发息烽县畜牧业大数据云平台(防控管家),实现动物防疫数字化管理,服务省内外近110万农户……

  2020年10月,息烽县成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四年多来,息烽县加快布局大数据、5G、物联网等设施,“点面结合”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建设,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基础,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近日,记者走进息烽县,看到越来越多数字化应用场景正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这场“数字改革”也为群众带来切切实实的便利和实惠。

  汇聚数据 夯实底座

  10月10日下午,石硐镇石硐村防疫员袁帮喜将最后一户村民的牲畜疫苗注射数据上传到“防控管家”后,长舒了一口气:“我负责34个村民组的牲畜、家禽疫苗注射,总体数量达到5976只(头),还好现在有了这套系统,只花了10天时间就完成了。”

  袁帮喜所说的系统是息烽县以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为契机,持续推动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而搭建的息烽县畜牧业大数据云平台(防控管家),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准确采集分析辖区内饲养的畜禽品种、状态、存出栏时间等数据,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袁帮喜在手机上点开“防控管家”页面,上面有我的物资、我的农户、我的审批等主要数据。袁帮喜从事动物防疫工作已有8个年头,对数字化带来的便捷感慨颇深。“以前是用纸质表格登记,遇到下雨天很容易打湿破损,导致要重新核对填写,特别是最后汇总,一大摞单子稍不留神就会弄错。”袁帮喜说,现在在手机上操作,一户人家不到一分钟就能填报完,数据在后台自动汇总,整个流程压缩了一半时间。

  如今,“防控管家”不仅在息烽县动物防疫工作中普及,还被应用到省内外35个县,服务近110万农户。据了解,仅今年上半年,平台收集到的数据就达4052万条。

  在另一边的西山镇小堡村水之源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池内,一条条活跃的鲟鱼、虹鳟等也变成一个个数据呈现在智慧渔业管理系统的大屏上。“这套系统能通过大量的探头实时采集鱼塘内的水温、溶氧、饵料等数据,为精准投喂提供数据支撑。”公司技术负责人翟兵介绍,在安装系统以前,渔场要通过人工早、中、晚现场测量收集数据,不仅人力成本高还容易产生误差。现在只需要点开手机,就能全天候精准掌握数据。

  要让数据“跑”得快,首先要建好“高速路”。近年来,息烽县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新建及改造通信基站超过1400座,实现全县行政村4G网络、数据宽带、广播电视网络100%全覆盖。通过智能化应用场景,息烽县将各类零散的数据汇聚到“云端”,也为下一步数据的连通、应用夯实了“底座”。

  连通要素 共享资源

  “全县所有的存栏牲畜与疫苗接种情况都在平台上呈现。”息烽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防控管家”,可以轻松完成异构数据采集、分散数据整合,实现内部分散数据和外部数据的有机融合,达到数据共享、过程跟踪、智能分析、平台调度、预警预报和无纸化办公等目的,可供各级监管部门、防疫人员、养殖场(户)等不同对象使用。

  记者在“防控管家”管理后台看到,系统还整合了物资需求、投保申请、兽医出诊、工作轨迹、防疫统计等功能。袁帮喜说:“如果农户需要售卖牲畜,我们在手机上就能及时查询到牲畜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防控管家”让陆地上饲养的动物都有了“身份证”,智慧渔业管理系统则让水里的“产品”有了更优的生长环境。

  放养、投喂、巡塘、饵料……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智慧渔业管理系统就能自动测算出每个环节的操作流程,让养殖环境实现“最优选”。

  鱼类、牲畜、家禽这些“流动资产”变成数据在“云端”体现的同时,耕地、林地、宅基地等“固定资产”也通过数据的形式变得“活跃”起来。

  在息烽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记者在农村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产权交易页面看到,目前正在挂牌交易的有697宗,随手点开一宗就能清楚地了解到交易项目的具体位置、实地图片、面积用途、产权类型、报价意向、报名时间、竞价时间等详细信息。

  息烽利民农村产权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万红介绍,息烽县借助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契机,把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作为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抓手,成立息烽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集成政策宣传、交易咨询、资产评估、融资咨询、纠纷调解仲裁、财务集中管理和核算等功能,提供产权流转全流程服务。

  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息烽县建成县域大数据创新应用展示中心,并整合各类平台,汇聚县域数据,形成“上面千条线、对下一张网”格局,实现数据集中展示运用。息烽县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各个平台收集、反馈、分析的数据,为各行各业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赋能应用 高效发展

  在息烽县农村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上,最近的一次交易是小寨坝镇小寨坝村耐头山组一栋480平方米闲置农房以每年12900元的租金出租。记者现场连线房屋业主聂明仲,他告诉记者:“通过村里面的宣传,我将闲置的房屋信息放在交易中心,通过网上报名报价,最后比我预想的租金还高了100元。从挂上网到签合同只用了6天时间,还不用到处去找租户,而且是政府的平台,够安全。”

  记者在息烽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显示大屏上看到,截至10月15日,该平台的交易总数已达1649宗。

  息烽县的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还远不止于此——

  推进“数字化+党建”,依托“筑红云”平台,实现全县基层党员、党务信息化管理。

  推动“数字化+政务”,实现全县38个行政审批部门及公共服务企业、11个乡(镇、街道)、179个村(居)集中进驻贵州政务服务网,相关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

  推进“数字化+应急管理”,打造县域地质灾害隐患线上监测体系,实现地质灾害快速响应,并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

  推进“数字化+垃圾治理”,建成农村垃圾收运线上监测体系,安装数据采集装置,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进行全过程监管。

  推进“互联网+教育”,建成5G教育大数据一体化服务平台,开发同步互动课堂、教育督导、互动录播、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功能,推进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均衡共享。

  推进“互联网+医疗”,统一建设乡镇卫生专网,乡镇卫生院均有远程会诊室,并配置数字化医疗设备,年均远程诊断数达9477人次。

  ……

  大数据的“触角”已延伸到息烽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2023年1月,息烽县通过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验收,并取得全国排名17位、贵州省排名第1位的好成绩,但这场“数字变革”并没有停下脚步。息烽县网信办负责人介绍,为巩固提升试点成果,息烽县启动数字乡村建设提升行动,积极抢抓县城运中心建设机遇,将数字乡村作为城运中心平台的“特色延伸拓展板块”,实现“一网总览”,并积极开发各种数字场景运用,让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文/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耿敬涛 周小游 李佳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