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白刃战开始了……

注意,白刃战开始了……
2024年06月13日 22:30 杨国英V

文/杨国英

对大盘的预期走势,我比较笃定,今天就不再细说了。

今天,我想结合最近两周的调研,做一点实战逻辑的分享。

最近两周,针对大消费领域(调味品、白酒、保健食品、中成药等),我们密集走访了线下商业场景(商超、中药店),并与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和销售人员进行了深度交流,得出的感受比较酸楚——都在往死里卷,同行之间进入刺刀见红的白刃战

在线下渠道拓展上,现在的大消费,均在以极其优厚的条件抢夺优质经销商,特别是调味品和保健食品,部分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已经超过35%,这在过去绝对是极其罕见的。

在线上渠道渗透上,现在的大消费,不仅均在大幅扩大线上营销团队,而且对个别部网红的带货,动辄可以给出上百万的坑位费。

在全品类扩张上,以调味品为例,原来只做酱油和醋的,现在开始做蚝油和调味料了,甚至原来做味精和食用油的,现在居然也开始切入到酱油、醋和料酒了。

在价格定位上,现在则是疯狂讨好消费者,普遍都在走优质中价、中质低价、中低质更低价的路线。

…… ……

这种往死里卷的节奏,当然是消费者的福音。

但是,之于行业整体而言,我有一个预判,这种同行之间刺刀见红的白刃战,这种同行之间的超级内卷,最近必将导致无数大消费企业的批量淘汰。

比如,现在的调味品领域,包括酱油、醋、蚝油、料酒、调味料等,全国性的品牌+众多地方性的品牌,规模以上的企业至少还有三五百家,但是,在当下往死里卷的时代开启之后,很可能不需要5年,全国范围的调味品规模企业仅剩下十家左右。

还有,现在的白酒领域,上市公司仅有20家左右,但如果算上各个省份的非上市规模白酒企业,全国至少要有五六百家之多,但是,同样,在当下往死里卷的时代开启之后,很可能不需要5年,全国范围的白酒规模企业,很可能仅剩下三五十家(白酒行业的高频消费和市场规模超大的特征,最终会容许比调味品领域更多的规模企业存在)。

其实,今天中国经济的极限内卷,显著呈现的又何止是上述大消费领域,而是覆盖至少95%以上的行业。

比如,新能源汽车,今年5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亚迪一家就销售了30多万辆,这个数量比第二名至第十名销量总和还要高出50%,照这个节奏下去,很可能不需要5年,现在国内的两三十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最终能够存活下去的很可能只剩下五六家。

而这种往死里卷的节奏,最终也必将对股市产生派生效应,这是我们今天研究资本市场特别需要关注的。

之于当下资产市场的绝大多数行业,在全球超级动荡之下,未来三五年,其预期市场总需求是不会也是不可能上升的。

而在预期市场总需求不会上升且大概率还会递减之下,之于绝大多数行业,能够成为市场前三名的卷王,很有可能会占据市场总需求的一半、甚至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这样的,调味品行业是这样的,光伏行业是这样的,AI及其各大细分领域是这样的,半导体及其各大细分领域是这样的,保健品行业也是这样的,白酒行业也将大概如此……

这就带来关于股市研判的两个实战逻辑:

一是必须深度挖掘各行各业的潜在卷王。

对已经成为卷王的,应该高看一眼,但这还不是关键,毕竟已经成为卷王的,市场对其股价已经兑现了或至少已经兑现了绝大部分。

对有卷王潜力但当下还不是卷王的,事实才是深度研究和深度挖掘的重点所在,当然,这个需要动态跟踪研究,需要搜集多个信息源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之于其产品线、销售渠道、研发和运营,系统梳理其内在的逻辑、并及时跟踪其内在逻辑有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这当然是不容易的,但也正因为不容易,真正研究挖掘到位也有可能收获超预期的回报率。

深度挖掘并动态跟踪预期卷王,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关键之关键。

二是大盘走势之于市场中位数的失真。

在各行各业普遍进入超级内卷、且绝大多数预期行业三家头部将占据市场总需求超过一半之下,对于资本市场,最终必将会导致少数头部公司推高大盘指数,但同时多数上市公司市值却缩水的景象——过去若干年的美股,其实就是这样。

举例说明,某一行业一共30家上市公司,但是,5年后诞生的三个卷王,平均市值从300亿拉升到1000亿,但是,其他27家同行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却从150亿缩水到100亿(当然,与此同时,还有数百家非上市同行破产了),也就是说,5年时间,这个行业的行业指数还是有一定涨幅的,但是这个行业上市公司的中位数还是下跌的。

再扩大到整个股市,这一现象未来也将是趋势所在。

这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之于中期,当下大盘指数预期下探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除非发生与我们直接相关的重磅地缘摩擦),但是多数上市公司的预期走势却仍将是震荡向下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