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国英
继9.24一10.8之后,又一个躺赚区间结束,正迎来比拼内力的时候。
本周,我逢高减持了一些港股通标的,这是我历来的观念,短期涨幅太过陡峭该止盈止盈,即便我认为2025全年是十年难得一遇的牛市,但是,短短一个多月,特别是港股整体涨了这么多,该落袋为安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春节前我的股市配置(A股和港股)占比全域资产配置比例,创下了过去三四年的最高值,现在高位止盈,中幅减一减也是很有必要的。
同样,即便我认为2025全年机器人、AI+和创新医疗等将领跑中国股市,但是,1.13至今仅仅一个多月,这些板块整体涨幅差不多50%(其中约1/5涨幅超过了一倍),这个时候,我选择的也还是该落袋为安。
而如果1.13至今的走势(重点是港股),不那么陡峭,不是用一个多月实现的,而是用三个月左右实现的,走势相对平滑一些,我会安心得多,对于特别看好的标的,我会选择持有不动。
但是,面对短时间如此陡峭向上的走势,我的选择和建议是该止盈止盈,让自己冷静下来,去研究现在还比较冷门的细分领域,热点短期涨太多了总是会回调的,即便现在不回调,再涨一涨也总是要回调的,这时候从短期涨太多的热点撤离,先行研究一下现在还有点冷门的细分领域。
对于投资,我历来有四个体会:
一是买在无人问津时,卖在鼎沸处。
二是每一次买入都有预设时长的止盈点,比如对机器人、AI+过去三五个月我们屡次强调的一级赛道,即便是预期一年能够涨三倍的赛道,但是,如果一个月涨幅超过了60%必须止盈等回落,而如果是两三月时间涨了60%以上,那么就持有再等待。
当然每一次买入,也要做好止损的信号设定,预期什么样的行业信号或什么样的公司信号,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止损,而不必在乎其后的短期股价走势,毕竟短期股价走势存在复杂的市场情绪。
三是适度的分散,牛市的尺度可以大一些,单一标的占比不超过30%,进攻性加总占比最高可以达到60%。
四是左侧交易为主,对于较为确认的一级或二级优质标的,可以追高,但设定条件一般是三个月内涨幅不超过50%,资本市场的机会每天都有,可以错过,但不能发生重大失误、继而导致本金发生重大损失。
回到主题,讲一讲今天的市场。
今天的市场,明显是内资在带节奏,过去两天的美股金龙指数和龙头阿里巴巴的加总跌幅近4%和超6%,但是同期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和龙头阿里巴巴的加总却上涨了、分别上涨近3%和超1%——这说明现在内资在带节奏,现在的阿里巴巴,今天盘后我测算了一下,港股市值已经超过其美股市值6%。
同时,从今天盘面看,恒生科指带动A股科创板,A股科创板稳住A股其他指数的迹象较为明显,A股下午2点半原本有砸盘的迹象,但关键时刻中金和银河传出券商重组,直接带动约4万亿券商股中位数涨了近4%,继而带动整个大盘全线企稳且继续上扬。
总之,现在的大盘,内资势能超级猛,短期即便存在回调的可能性,但是整体回调尺度也不会特别大,当然局部涨幅过大的热点板块除外。
所以,明后两天有点意思,一是今晚美股中概股指数和龙头阿里巴巴是否能被这两天的港股强劲带动起来,如果带动不了,明后两天有砸盘的可能性,二是提前布局相对偏冷门的板块,这样有两个好处,如果接下来大盘回调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浮亏,但如果接下来大盘继续向上拉升相关板块总是会轮动的。
当然,提前布局相对冷门的板块,核心之核心是对具体标的的研究深度,这是偷不了懒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