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为什么我们喝不到17度以上的葡萄酒?

奇怪,为什么我们喝不到17度以上的葡萄酒?
2017年04月19日 10:15 红酒课堂

首先得承认,这个命题并不完全正确。市面上有些葡萄酒的确超过了17度,甚至还能达到23度之高。

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这类葡萄酒并不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普通类型的葡萄酒,而属于加强型葡萄酒。

加强型葡萄酒(FortifiedWine),即在普通类型的葡萄酒中添加白兰地等高度酒,使其酒精度上升,常见的有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出产的波特酒、雪利酒、马德拉酒等。

我们是否想过这么一个问题:葡萄酒,度数低的我喝过意大利的asti葡萄酒,才6、7度,度数高点的,我喝过澳大利亚产区的,能到15、16度,可为什么在没有添加白兰地的情况下,就不能酿造超过17度的葡萄酒呢?

有人会说,不是不能吧,可能是因为17%的酒精度对消费者来说太高了,喝了容易上头。如此高度数的葡萄酒,肯定不好卖吧,所以才没有17度以上的葡萄酒出现。诚然,消费者对12-14度左右的葡萄酒,接受度更高,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也是不成立的,否则动辄40、50度的烈酒这么卖?

其实,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不止葡萄酒,任何“发酵型”的酒类,度数都较低。那么,为什么普通葡萄酒无法超过17度呢?

1. 酵母无法在高酒精度的环境下存活

葡萄酒属于发酵型酒精饮料,它不同于白兰地这种蒸馏型。发酵酒,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酵母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19世纪,化学家巴斯德通过研究发现了发酵的原理:

糖+酵母=酒精+二氧化碳+热量

这样一来,我们从公式中就可以简单的理解到,单细胞真菌,淘气的酵母宝宝在葡萄汁中快速繁殖,它们吃掉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而排出酒精、二氧化碳气体。没错,就是如此的简单,但是酵母在酒精度大约高于17度以上的环境中,不能愉快的生活下去,高酒精度会降低酵母的活性,直至死亡。换句话说,酒精度一高,酵母就挂了。酵母一挂掉,就无法再生成新的酒精。

当然,酵母的耐酒精度根据品种不同,承受的极限也不同,“酒量较差”的酵母只能“喝”到13、14度,“好酒量”的酵母最高可承受16度多的酒精,超过17度的“超级酵母”少之又少。

2. 糖度不够转化到17度以上

除了酵母工作耐酒精度的主观原因,第二点是葡萄汁中的糖度,最终决定了无法将糖转化成17%以上的酒精度。

一升的葡萄汁中如果含有20%的糖(以还原糖计),可以通过发酵产生12.2%的酒精度。用比较通俗易懂的算法,一升的葡萄汁中,大约每17克的糖,可以转换为1%的酒精。

而通常来说,酿酒葡萄含糖量大约在一升200克到250克之间,具体数值与品种、成熟度等因素有关,有一定的上下波动,但是转化而成的酒精度亦不会超过17度。即使通过风干葡萄、冰冻或者贵腐菌侵袭,水分降低糖分上升,也受限与前文提到的酵母工作环境的问题。总之,想要用自然的酿酒方式超过酒精极限,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不要认为是市场无法接受高酒精度的葡萄酒,而是发酵的特性与原料的含糖量共同决定了葡萄酒最终的度数难以逾越17度,我们也就无从喝到如此高度数的葡萄酒了。

更多葡萄酒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一堂红酒课」 新浪微博:「红酒课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