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兜售焦虑的胖子,能上科创兜售什么?

那个兜售焦虑的胖子,能上科创兜售什么?
2019年10月17日 21:55 平点金基平姐姐

大概是在三年多前,有两位朋友不约而同地向我推荐过罗振宇的跨年演讲,这个名为“时间的朋友”的热门,曾让他们感受到未来将来的振奋。

那时,创新还是一个能起兴奋剂效用的词,资本的膨胀至少在一级市场还能娓娓道来地讲着各种新常态的故事,创业板的外延式扩张也余温尚存,新三板的雨后春笋还没有僵硬。

到了去年末罗辑思维的跨年演讲,一位朋友发微信过来吐槽说罗胖子一年不如一年、越发失望,另一位则已很久没跟我研讨过罗振宇的金句或课程了。

这两位朋友都是从事金融行业(一个公募、一个股权私募),对经济时局有本能的敏感,在这几年的各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至了中年。他们最怕的不是职业技能还有哪些缺憾,而是怕自己不够“深刻”,以至踩错时代的节奏。

一度,罗振宇帮我们这群人说清楚了这种感受,这个词就是“焦虑”。罗振宇说:“你刚开始看不见,看见了看不懂,看懂了来不及”。没错,就是怕这个“来不及”,所以我们才愿意掏点钱、挤点时间(即所谓的“碎片化学习”)来罗辑思维上求得如何“赶得上”的答案。

但几年下来,罗振宇依然在宣读我们这些人“来不及”,而他的大趋势、小趋势,都不是如何“赶得上”的答案。当年被他点名为新物种的乐视、暴风、锤子(罗永浩)甚至OFO,我们还来不及学会接受它的存在,他们就已经玩到了没朋友的地步。换一个搞公司研究、经济预判的研究员连续踩这么多雷,很难想象还能继续在分析岗上待着。

有人说跟着他做啥错啥,罗辑思维是在征中年人的智商税。

我不同意,这话太伤人了。

我宁愿认为罗胖子只是想做好一个知识贩子,就像农夫山泉的广告语那样,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把他当成一个成功的商人,也许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知识的安慰剂会卖得这么好、但他们不管疗效。

可是,当昨天听说罗辑思维(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想挂科创板了的时候,我认为这是在征资本市场的智商税。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某个小券商为完成任务走投无路、无中生有的炒作,直到看到辅导券商是科创板第一大保荐券商的中金公司时,才感到了事情的严肃性。

一个兜售焦虑的知识贩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符合科创板的定位吧。

当初不是说好了吗?“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六大行业,前期必须严格对应才能上科创(在这里就不吐槽各地摸底排查时划出的如研发费用占比、技术人员比重、发明专利数量等等条件了),这么快科创板就不要前期了吗,诺大的中金公司在偌大的工业企业名录里,已找不到属于上述六大行业的靠谱企业了吗?

退一步,就按申万宏源的桂浩明等资深人士们所说,软科学也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技术,知识付费也属科创。那也得告诉我们罗振宇核心竞争力是啥吧、行业壁垒有多深吧?科技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打破个人的统御,让所有事物可复制、可递延。而罗辑思维,恰恰又是严重依赖罗振宇这个大IP,科创板再怎么创新,也得考虑上市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吧?

再退一步,为什么知识付费就算创新的商业模式呢?这标准就太不严谨了,我们买本书,算不算为知识付费?倘若如此,为何不将主板的出版传媒股转至科创板?我们看篇文章打个赏,算不算知识付费?倘若此例一开,岂不是以后一堆鸡汤大V都能来科创板分一杯羹?

不得不提一下吴晓波的巴九灵借壳全通教育失败,股价近期暴跌不是我想说的。有一点应更值得我们思考,既然,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如此赚钱(巴九灵2018年净利润7537万元、罗辑思维2017一季度净利润3805万元),前景又如此光明,按理他们直接在创业板甚至主板上市是没什么问题的,无非排排队而已。为什么非要在此时甘愿顶着天下共指之的争议去借壳、注册挂科创?

别忘了,罗胖子们,只是商人。在当前科技强国的关键之时,多点硬核科技,少点商人心机,才是新设科创板的意义吧。倘若罗辑思维真成功挂上了科创,即便市场还是目前的“逢新必打、中新必赚”情况,这种“伪科创”至少个人是不屑于参与其打新及后市的,你们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