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变成私募了?

公募基金变成私募了?
2025年03月12日 22:50 平点金基平姐姐
                                        乍暖还寒的日子  平姐姐摄

今日几大指数均表现为高开低走,然后盘中虽然有冲高的表现,最终还是以阴线报收,显示了市场多头信心不足的现状。尤其是香港市场,更是令人疑虑:南向资金在10日以天量296亿元资金大幅净买入后,11日出现净卖出40.4亿元,但是今日则继续以历史第三高的262亿元的净买入量令人侧目。引人沉思的是,这样大的净买入量,居然未能托举指数向上运行,两个巨量买入日换来的反而是指数的中阴线,而净卖出的日子,则换来了一根小阳线。

如此诡异的行情,说明恒生指数在高位之际,确实有大量的抛盘想要兑现收益。而我们的南下资金,这回有点后知后觉的感觉,正在高位充当接盘侠的角色,难道是意图再来一波大的?

另一个让人感觉到非常刻意的事情是,今日官媒相当少见地发布港交所的外资交易信息,比如称瑞银将中国平安的持股从9.79%升至10.03%,贝莱德将中国石油的持股比例从6.99%升到7.7%,将比亚迪的持股比例从6.93%升到7.9%,美国资本则将携程的持股比例从8.9%升到了9.14%。其实这些比例增加的都不多,达不到A股持股5%以上的股东,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需要公告的水平,除了要鼓舞一下投资者,告诉大家外资都在买,所以你也不必急着跑之外,实在想不出它公布这些数据的原因是什么?

今日基金行业的一个消息令人感受到了公募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2家小型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发起式基金,居然都只募集到1000多万元,其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基金公司的高管买入的,令公募基金实质上变成了私募基金。

据媒体报道,凯石元鑫混合型发起式基金3月6日成立,总募集规模仅为1061.4万元,总认购户数只有4户!其中基金经理等人认购的金额就高达1049.9万元,另外高管认购金额11万元,实在惨不忍睹。

此外还有金元顺安的发起式混合型基金,也是总规模仅为1102.9万元,认购户数为9户,内部人士认购的金额占比高达92%!

不过,考虑到这些公司本身的规模比较小,名气也不大,因此,就此得出场外可入市资金不多的结论也是有失偏颇的。毕竟基金行业赢家通吃的情况也是比较严重的,为了鼓励小基金公司的发展,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相对较低,只要1000万元就可以成立,不然的话,发行规模要超过2个亿才有可能成立。同时银行这些代销渠道出于对自己客户的保护,对小基金公司的产品也不推荐,甚至根本不参与代销,令这些小基金公司只能靠高管们自己的资金先干起来。但如果三年后规模还是起不来,那就还是要清盘的。

今日我最为关注的消息还是关于脑机接口的,中午与证券行业的人士吃饭,有朋友介绍说,深圳一家脑机接口的公司,产品已经进入医院的临床了,可以控制癫痫病的发作,目前正在探索控制帕金森病与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听了介绍以后还半信半疑,主要是感觉中国企业太神奇了,比如人家美国搞新能源车,然后突然之间我们就冒出一大堆这样的公司,然后干得还比人家好,美国搞人工智能,我们也是如此,当然DeepSeek确实是很不错,但如果所有的领域,我们都能有一批企业干得比美国最早介入这个领域的公司都要强,这个成功率是不是也太高了?

结果下午就看到新闻,我们的卫生部门,国家医保局宣布了《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在这个文件里,有3项是脑机接口新技术的单独立项,在各地对接并落实指南后,脑机接口医疗收费将有规可依!天啊,居然连脑机接口的收费标准都弄出来了,这难道不是说明确实有病人需要甚至是采用了这样的治疗技术了吗?

更开心的是,浙江省还再次走在了全国的前面,2023年浙江医保局便组织专家对开心果脑机接口治疗孤独症的服务价格进行了论证,结论是专家们一致认定“可通过现行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收费”。此举被认为是脑机接口首次获得了医保的认同。

原来以为极其遥远的技术,突然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这个世界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一起吃饭的一位医生朋友说,过了80岁的人,有一半人会得老年痴呆症,真希望这样的技术能够飞快进步,并能够成功进入医保。在我等进入80岁的时候,能够用上这样的技术,就不用担心拖累子女了。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