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正式进入城市更新时代

房地产,正式进入城市更新时代
2024年07月08日 07:29 明源地产研究院

当前,城市更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展开。仅6月份以来,城市更新就有不少大动作。先是财政部遴选了15座城市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并给予了总体达到百亿级别的资金补助。而后又有多地纷纷将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改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这都表明,城市更新的重要性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相比过去的大拆大建,如今,面对多样化的城市面貌与需求,采取“一刀切”的更新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所有城市的个性化需求,城市更新已进入了多维更新时代,不仅仅是对老旧项目的简单修缮,而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工程。

因此,探索并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的城市更新策略,成为了当前城市更新工作的核心议题。

微更新,以最小的代价

换来最优的更新效果

最大程度保留保护既有建筑,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提倡分类审慎处置既有建筑,是当前城市更新的主流方式。

城市更新不是城市翻新。翻新是给城市换上一套新装,实质上没有大变化,而城市更新是城市的一种重构,是一种质的飞跃。

合肥市园博园项目位于合肥市原骆岗机场跑道以东,占地面积达323公顷,其地基是昔日的骆岗机场区域。

项目自2022年8月正式启动更新,特意保留了长达3公里的机场跑道作为特色元素。通过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景观地形的重新设计、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改造升级,项目将往日的航站楼转变为一个聚焦城市发展的展览馆。这样不仅保留了场地的历史记忆,还将其转变为一个强调绿色环保、鼓励公众共享的城市公园空间。

同时,合肥园博小镇的改造秉持了“以留为主,改、拆、移为辅”的策略,旨在最小化对原有环境的干预,同时最大化利用和尊重历史遗产。这一做法确保了场地的独特性和历史痕迹得以保留,使得16万平方米的老建筑群在转型过程中不失其原有的风貌和文化价值。戳我,打造数字化征拆安置

可以说,项目的更新改造,不仅仅是针对项目本身,更重要的是和城市的融合,使更新维度从项目级上升到城市级,这样一来,城市更新的价值便被放大了,也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改造后的园博小镇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功能,成为一个集美食、住宿、交通、旅游观光、购物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目的地。这里不仅举办了美食嘉年华等吸引各地游客的活动,而且在2023年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后,它还被定位为“长三角商业新地标”及“时尚潮玩打卡地”,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这说明,老旧闲置项目微更新后,无论是其本身的价值,还是城市区域的价值,都得到了放大。即使是非常具有独特性的项目,微更新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重庆市戴家巷老街区位于悬崖之上,现存建筑建于20世纪70—90年代,街巷狭窄,房屋老旧破损,安全隐患突出,可以说其地段、建筑特点都非常具有独特性。

在经过统一规划后,该项目采用了分步推进悬崖步道、老旧社区、商业空间的更新方式,带动居民自发改造房屋。

以微改造为核心,在完整保留街区风貌前提下,对存量建筑结构加固、增设电梯、景观装饰等方式微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拓宽阶梯巷道,引入新业态新功能。

住建部曾一再强调,除违法建筑和被鉴定为危房的以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原则上老城区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

戴家巷街区保留建筑面积6.24万平方米,拆除建筑仅占5.6%,远远低于住建部规定的红线标准,而且容积率由2.94降为2.82,空间环境品质全面提升。

以产业升级转型带动城市更新

让老旧基础设施实现重生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必须通过产业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许多城市中心区域或老旧工业区存在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以产业转型带动有机更新,成为近年来广受欢迎的城市更新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引导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入驻老旧工业区,实现产业迭代升级。

北京798艺术区的成功转型,就是政府与市场力量协同作用的典范,将废旧工厂转变为国际知名的艺术区,带动了周边区域的整体升值。

艺术区在产业升级中,合理规划业态布局,将核心区域用于文化艺术展示与国际交流,周边区域则开发为文创消费区,既保持了艺术区的文化底蕴,又满足了现代消费需求,实现了产业与空间的双重优化。

这也说明,产业转型需求下,有机更新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同时,更新效果同时也能进一步反哺产业发展。

通过有机更新,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土地和建筑物被重新激活,转变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功能区,提高了土地和空间资源的使用效率。戳这里,助力盘清国有资产

江西省南昌市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项目,就是如此。该项目原为江西昌九至昌樟高速公路服务区,2007年所在高速段被调整为城市快速路,服务区功能丧失,原设施和用地闲置。

面对此状况,项目采取了创新的转型策略,没有简单废弃或维持现状,而是结合文化与体育两大领域,打造了一个新型的服务综合体,成功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这种将文化元素融入体育设施和活动跨领域的融合,是现代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趋势。

该项目2019年通过分期分区集中连片改造利用,2021年10月全面投入运营,2022年园区营业收入近10亿元,年接待近100万人次,年税收5千万元,带动就业近2千人,目前该地块及房屋估值近15亿元。

这也是产业转型带动有机更新理念的生动实践,不仅为老旧基础设施的重生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提供了有力例证。

社区居民参与更新

共谋共建,共享成果

除了前面提到的微更新、有机更新,如今,社区参与式更新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更新方式在欧美已十分常见,它要求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城市更新的决策中来,与政府、开发商等外来参与者通过平等协商合作来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

其实,现在很多城市更新的项目,在项目初期就设立居民咨询委员会,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和需求,确保更新计划能够反映社区的实际需要。

在广州,就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广州的恩宁路微改造项目,通过多次居民会议和问卷调查,确保改造方案得到广泛认可,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作为广州市首个城市更新微改造项目,创新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更新模式,率先成立由居民、专家、媒体、运营方、政府等组建的共同缔造委员会,为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路径......

在上海,上钢新村街道深入实施《上海城市更新条例》,在济阳片区(济中村、济阳二村、济阳三村等3个居民区)更新过程中,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社区更新始末,因地制宜探索“参与式”规划机制,找准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

通过深入走访、社区云居社互动、家门口民情接待等,收集居民关于房屋整新、空间规划、景观升级等需求200余条,按照“安全”“急需”“期盼”等三个维度,对需求进行分析排序,遴选出最急、最想、最盼的需求16条,自下而上形成“动议”议题。

社区参与城市更新是一个涉及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地方社区的成员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和再生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实施和监督中。

这个过程强调居民的主动参与和他们对本地区域的需求和愿望的表达,确保城市更新项目既反映了当地社区的特色,也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

有的老旧项目,在面临拆除危机之时,当地社区、热心民众、非营利组织和私人赞助者的携手努力,上演了一场拯救行动,成功地将城市中的遗忘之地转变为倍受瞩目的公共空间,纽约高线公园就是如此。

居民参与社区改造的整个过程,就是居民共创共享参与社区事务的缩影,社区参与式更新,尺度微、投入微、见效快,也让整个更新过程“更有温度”,是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参与式不仅是更新过程地参与,更强调活动空间的常利用,只有居民能常使用的活动空间更新才是成功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