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农业让农户“种无忧售不愁”

定制农业让农户“种无忧售不愁”
2024年05月15日 10:02 大庆晚报

早在4月中旬,我市一些旱田就开始播种,5月中旬多地旱田已播种完毕。可5月14日,黑龙江泽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来的旱田中,黏玉米却刚刚开始播种。之所以如此“不慌不忙”,是因为这片土地的黏玉米早已被“定制”出去了。所有耕作程序需要完全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啥时种何时收,都有严格的标准。该公司今年计划种植5000亩黏玉米,还未播种就已被客户“认领定制”,成了“铁杆庄稼”。

这只是我市大力发展定制农业的一个缩影。

大同区于天利果蔬交易市场定制农业冷棚

近年来,农业发展新业态不断呈现,定制农业逐渐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也提出:“大力发展定制农业,制定定制农业发展规划,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今年4月下旬,我市出台《2024年大庆市定制农业实施方案》,并成立定制农业工作专班,大力发展定制农业。

“我们公司是发展定制农业的‘先行者’,此前就曾尝试为全国各地合作商进行‘定制’生产。”泽及农业总经理助理牟兴双说,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出台后,公司发展定制农业的信心更足了。“我们公司的土地,大都是从农民手中流转而来,公司还将农民聘为员工,这样农民就有了‘双份’收入。发展定制农业后,农民的收益将更高。”

肇源县洪益昌米业有限公司同样进入定制农业领域。他们与外地公司合作,水稻还未插秧,大米就已被预先定制,秋收后客户直接收走,送上加工生产线,做成米粉等产品,整个定制过程无缝衔接。“定制农业服务于高端客户,对土地有一定要求,一旦成为定制农业农田,将给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肇源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负责人何宏宇说。

“泽及农业和洪益昌米业的定制农业发展模式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面对的客户均为公司等‘大客户’,对农产品质量有较高要求,同时也会带来高收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定制农业主要以高端消费群体为核心,以绿色、有机和优质农产品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以销定产和农场直供,实现农产品定制化生产、个性化销售、精细化服务。

5月13日,在大同区于天利果蔬交易市场旁边的冷棚中,瓜秧绿油油一片,拨开绿叶,一垄台的香瓜即将成熟。这里的香瓜远近闻名,果蔬也深受消费者喜爱。前不久,进入定制农业领域后,订单量又有所增加。“我们一共有290栋冷棚,900多亩地,全部种的香瓜,预计在5月16日左右开园,到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将蜂拥而至。”大同区于天利果蔬交易市场负责人于天利说,客商之中,有不少人采用了会员定制模式,这种模式拓宽销路不说,被“定制”的果蔬一成熟就“售空”。

定制农业能够实现“种无忧售不愁”,所以也深受农户欢迎。今年,我市将在种植业、畜禽业、水产业、果蔬业及其他产业发展定制农业,定制模式分为托管、认领、会员等5类,不断拓宽农业发展空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常去萨尔图区赛车小镇游玩的人都会发现,今年这里多出了一片“菜园子”。这片菜园可不简单,由专业技术人员全程监管,并配备有监控设备,24小时全程监控。监控菜园干啥?原来这里新推出了定制农业,模式为认领定制。就是说,“菜园子”被客户认领后,客户决定种什么,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种植,瓜果蔬菜样样皆可。且从播种到结果的全过程,客户都能从监控中一目了然,让客户了解“我菜园子里发生的一切”。

据悉,我市定制农业依托肇源大米、肇州糯玉米、林甸杂粮、大同果蔬、连环湖水产品等“大庆农品”系列区域品牌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全市定制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种植业定制规模发展到3.3万亩,畜禽养殖业定制规模发展到3万头(只),水产养殖业定制规模发展到300吨。全市定制农业试点发展到18个以上,总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将继续以“四个农业”为统领,充分挖掘农业生态资源优势,主动适应高端市场需求,定向发展高品质农产品,积极探索定制农业模式。同时,推动定制农业与文旅结合,带动乡村振兴创新市场营销渠道,延长定制农业产业链,带动更多人到农村体验、观光、消费,提高定制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韩冰

责编:贾鑫宇

审核:代宝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