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执行,活查封让“废铁”变成“发动机”

善意执行,活查封让“废铁”变成“发动机”
2024年06月23日 09:58 长沙晚报

稿源:掌上长沙

2024-06-23 09:58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邹晴 胡逸勋)巧用“活封”解“死扣”,在依法保障保全申请人权益的同时,又确保被执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近日,宁乡市法院双凫铺法庭妥善完成一起企业生产设备“活查封”的诉讼保全案件,在保全中秉承善意执行理念,坚持能动司法,用实际行动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这个厂子欠了我300多万元,现在负责人找不到了,听说机器设备也被装了运走,只怕再晚就都要被卖掉了。”5月17日,在双凫铺法庭立案窗口,张某的焦急情绪溢于言表,他反复强调被告欠款公司已经停止生产,生产设备装车准备转移,其中有两车已经运至长沙经开区。为防止被告公司财产流失,张某这才紧急来到双凫铺法庭,向法庭提出了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对生产设备进行查封、冻结、扣押。

  时间紧迫,双凫铺法庭的执行干警们立即行动起来。5月20日下午,在长沙经开区,执行干警迅速找到了存放设备的厂房,一边联系厂房法人代表,一边对机器设备张贴封条并登记查封清单。

  “这里只是大概一半的设备,还有一半在煤炭坝镇没运过来,目前没办法组装生产线,所以只能堆放在厂房二楼。”在与厂房老板的沟通中,执行干警王朝乾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这些设备若能重新组装生产线,将产生可观的利润,有助于被告公司偿还债务。

  “如果简单一封了之,机器长期不启动极易生锈,造成损坏。”经过深思熟虑,王朝乾提出了“活查封”的策略,即在保证设备不被转移的前提下,允许被告公司在正常生产范围内使用这些设备,但不得做出处分行为,后续如案件进入诉讼阶段,再由法院确定被告公司的债务数额。这一提议得到了申请人张某、被告公司、厂房老板三方当事人的一致同意。

  次日,双凫铺法庭执行团队再次出击,前往煤炭坝镇查封剩余的两车生产设备,并监督其运往长沙经开区重新组装生产线。在执行法官的组织下,三方也对生产利润分成自行进行了协商确定。

  宁乡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活查封”不仅有效防止了被告公司财产的流失,同时可以使被告公司能够通过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偿还部分债务,让机器设备不再是等待法院做出生效判决的“废铁”,而是可以充分运转推动企业正常运营的“发动机”,推动了矛盾纠纷从“末端执”向“源头治”的转变,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