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投资骗局为何有人信?817案骗了7亿,八旬老人投资110万

影视投资骗局为何有人信?817案骗了7亿,八旬老人投资110万
2024年01月28日 19:47 美人丰盛娱评人

2000多名被骗者,涉案金额超7亿,一位“富婆”被骗198万、85岁老人被骗110万……为何投资电影会被骗?这些受骗之人又是何种心理,为什么会选择相信诈骗者?

1月24日,一起“征集817影视投资诈骗案件线索”的通告被发出(由兰州检察机关和公安部门联合发布),让网友三观毁掉、影视圈地震。

通告称,共有4家公司、12部电影涉案,诈骗方是个团伙,声称自己是电影的联合出品人,手中有“电影收益份额”,只要投资者购买一些份额,等电影热卖后,即可获得高额回报。#多位明星参演的电影涉影视投资诈骗案#

根据警方公示,目前已找到受害投资者2100人,但还有很多人没有报案。

据网络资料,“影视投资诈骗案”早在2019年就初露端倪,817案也只是冰山一角,817案之前还有516案,除了兰州,还有海南,还有没有公开的城市。

这些涉案人员都是怎么骗的,影视投资诈骗案为什么有人信?你收到过这样的“诈骗邀请”吗?

进化版:找富婆,通过谈恋爱骗,无法立案

早在兰州警方发通告前,海口市公安机关2023年就被澎湃新闻采访过类似案件:一位姓邱的男子专找富婆加微信,打造高富帅人设,和富婆确立恋爱关系后,声称自己有影视公司的关系或带着女方去考察电影项目,让女方投资。

王女士两个月投了两部电影,共198万。

另一位女士则是在网上发布租房信息后,被邱某盯上的。

有意思的是,这位邱某骗不同的人,从不换身份,也不换说词,口径一致:都是“落难创业者”(聊斋志异里落难书生的“替身文学”),住别墅、开豪车的高富帅,在做红酒生意。

通过这种方式,邱某某骗了10人,总金额超700万元。

后来,这10名女子不知道如何互相联系上,建立了维权群,并一起找到了甲方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卢先生。

记者和卢先生一聊才知道,原来影视公司倒也是真实存在的,电影也是存在的,也都有备案,投资协议是真的。这10位女子的钱确实打到了剧组,但是剧组和影视公司(制片方)不是一波人,推广方和影视公司又不是一波人。

这位卢先生说自己不认识什么邱先生,说他大概是推广公司那边的人,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别人谈恋爱把这钱拿来的,并说这都是个人行为跟公司没什么关系。

卢先生还强调一点,投资协议都是属实的,10个女士确实在做电影投资,现在没有拿到收益,只是因为投资任何项目都会有风险。好一个冠冕堂皇!

大概因为10位女士将这件事曝光了,电影公司把钱退回了一部分——那位投资的198万的女士,已经获得了50万退款。那个投资35万元的小姨退了7万,至于剩下的能不能退出来,只有天知道了。

即使全退款,也要收20%的违约金,也就是说投资198万的女士有近40万的资金是一定打了水漂的,而且是被合法化的打了水漂。

最凄惨的还是这件事不能立案,10位女士想以涉嫌合同诈骗案控告该影视公司追回投资款,但正像那位卢经理说的,没有证据能证明他们公司存在诈骗的犯罪事实,而且发生纠纷后,人家是有退款行为,所以也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此没法立案。

问题来了:那位邱先生真的是推广公司的人吗?是蓄谋已久还是被拍以“骗恋爱”的手段来骗投资?剧组知道吗?还是说,剧组、影视公司、推广公司的邱先生压根都是一伙的?真是难以分辨!

原始版: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份额骗

兰州警方通告发在海口警方之后,但案中违法行为发生得更早,也就是2021年(526案)和2022年(817案)。

这个时戎,涉案人员的手段,跟“找富婆”相比,明显还有些原始和粗糙。

526案时,涉案人员只是说自己能拍电影。到了817案,则涉案人员则真是从电影公司里买一部分“份额”,比如说,10%的份额,注水转手,或者转成多手来卖,别说是电影不一定赚钱,即使赚了钱,投资人投入的费用早也远高出了成本。

这种案子的难点就在于很难立案。涉案公司把隐蔽性做得很好,因为他们确实从制作方那交钱,“买”到电影的一部分份额的,跟制作方有合同,而涉案公司卖给个人后,也有协议,协议不违法,完全可以制造出“票房赔本而无法给投资人分红的假象。

比如乔某(据说已经85岁)为八毫米文化传媒的电影《麦路人》投资110万元时,就是这种情况,已经到了法院的环节,但因无法构成欺诈,法院最后驳回起诉了。

还有吴女士跟八毫米签定投资协议——她以55万元投资受让了《麦路人》0.25的投资财产份额的投资收益权,如果盈利即可享受投资收益,不果不盈利将全额退回,并以年化8%的利息支付给投资人。

吴女士也没有证据证明八毫米公司欺诈,所以法院也驳回了上诉。

只是,这次兰州警方没有轻言放弃,经过两年摸索,他们抓住了涉案分子的一条“狐狸尾巴”,那就是“涉案公司拿的份额很少,但他们夸大份额出售了”,警方认为,如果收集足够多的案例,就可以把诈骗手法和套路理顺,这也是警方为何发通告的原因。警方好样的!

影视圈地震:老百姓为何成韭菜,只因电影被包装成了金融产品

兰州警方公布12部电影的名称后,影视圈地震了:由贾玲导演的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发声明说,该公司未授权任何个人、公司、机构对外开展投融资合作。此前,电影《孙悟空之噬天魔猴》也发表声明,防止网友恶意分析、不实言论。

可是专业网友表示,这些电影制作方并不一定真的无辜,因为游戏规则都是他们制定的。

要不是他们把电影打包成金融产品,老百姓怎么可能有机会成为韭菜?

这位专业网友还举例说明这个逻辑——

A是攒电影的人,手里有一块钱,找了几个明星加入,就把电影以2块卖给了B。B又加了几个明星,变成了4块。最后票房卖了5块,但可以用来分账的只有2块钱。

如果把这位专业网友的故事再讲下去,那就是——

C说自己能做推广,B拿出来1块卖给了C,C把1块分成100份,卖给老百姓,每份价格1块。

最后电影卖了5块,但老百姓投的是100块,你说,赚钱的是谁?

C给了B分红,B再给A分红,也是有可能的吧!

网友犀利评论:

“我国的影视作品,除了洗钱没有别的作用了”

“一般电影很多都是洗钱”

“动不动几十亿的电影以前可没有啊”。

细思极恐啊!

为何有人会受骗?害怕穷、担心被时代淘汰,宣传无节制

根据目前公开资料,目前投资的人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富婆,第二是老人。公安机关也提醒,这种项目面向老年人和特定群体吸引投资,需要警惕。这些人为什么会相信这种连股权协议都没有的收益权份额协议?

第一,害怕穷。

《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不敢接受新事物的人,不敢尝试新事物的人,自然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越想发财的人越会陷入这个骗局,哪怕是那位中了恋爱圈套投了198万的王女士,怕也是想要“财色双收”。在这个房价下跌、股市陷入迷局、银行利息极低、创业艰难、投资产品匮乏的阶段,有点小财富的人很担心自己返贫,所以选择了铤而走险。

第二,担心被时代淘汰,侥幸心理。

投资110万的85岁老人乔某为何要投这个产品?应该是看中了影视投资这个“时尚娱乐产业”的光环。近几年影视行业不管实际上怎么亏,但总是有水军在鼓吹行业多么风生水起。

“影视产业将迎来黄金5年、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电影市场、未来5年有8倍增长空间”“一个明星一天就挣208万,何况一个行业”,这种言论越多,就会让一些不明就里的人觉得,眼下的影视行业就跟九几年的股市似的,只要有机会进,就稳赚不赔。

第三,虚假宣传无节制、市场监管不到位。

估计很多人也收到过“电影投资”的电话、邮件,笔者也接到过。

但是,笔者知道这个行业其实赔得要死,表面繁荣罢了,内里全是泡沫,且从业人员浮躁,正是因为浮躁和缺钱,所以才会用这种方式融资,所以下一步就不用去考察了。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些真实现状,随便打开一个官方的影视媒体号,都是无节制的宣传,比如义乌影视文化协会的号,是这样宣传影视投资的——

“在繁荣市场的推动下,很多资本流入,2018年电影投资已经成为一种热潮,2019年不再是全民观影,而是全民投资影视的时代!中国电影市场变成了全世界的淘金地,以及资本市场上绝对的宠儿。电影投资就目前情况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人投资优先选择之一。”下方还跟着马云的照片和二维码。

连官方都这样不负责任的宣传,何况那些涉案人员?

唉,正像网友说的:“动不动几十亿的电影以前可没有啊”。

如果电影都成了金融产品,老百姓的文化菜篮子里装着“冒充金条的铁条”,一恍神咬一口,是不是牙都得崩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