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诞生隐形巨头,击败4500亿跨国大鳄,抢下全球30%的产能

山东诞生隐形巨头,击败4500亿跨国大鳄,抢下全球30%的产能
2021年08月02日 18:18 海西商界官微

高分子材料聚氨酯被业界成为“第五大塑料”,是目前国内消费规模最大的高分子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轻工业、化工、电子,甚至是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

高分子材料被垄断

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对聚氨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有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聚氨酯市场年消费规模接近1200万吨。

但在聚氨酯产业链中,聚氨酯并非最顶端,这类高分子材料的上游是一类名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MDI的原材料。

笔者了解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具备了生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能力,但产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低于1%。

同时,巴斯夫、陶氏化学、亨斯曼等欧美国家的巨头对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了技术创新,并借助技术优势垄断了全球90%的市场。

在国内需求巨大的情况下,我国只能花高价从海外进口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但如今,国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在全球市场中的产能占比已经增长至30%。

要知道,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化学工艺要求极高,对制作设备的精密性也有十分严苛的要求。那么,中国是如何在海外高度垄断的情况下,冲破技术封锁,令全球产量从1%涨到30%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诞生于山东省的一家隐形巨头——万华化学。

中国巨头突出重围

据公开资料显示,万华化学的前身是烟台合成革总厂,起初只是生产皮鞋原料。在国家改制的号召下,烟台合成革总厂成为国有独资企业,并于当年设立MDI分厂,开始研究这类上游原材料的制作。

在MDI分厂起步的同时,该公司也成为国内首个聚氨酯工业基地。

但受起步晚、海外壁垒牢固等因素的影响,万华化学在研发初期高度依赖从日本进口的化工设备,在MDI技术上也迟迟没能避开国际大厂的专利。

而之所以万华化学能够在缺乏技术、经验和市场的情况下,能够一步步打破海外垄断,甚至击败4500亿跨国巨鳄成为行业龙头之一,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万华化学的自我革新。

笔者了解到,当年海外对国内实施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该公司MDI业务的总工程师丁建生曾表示:学不到外国技术就自研MDI技术。

因此,万华化学开始从企业人员管理模式、业务结构以及发展战略等角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例如在企业人员管理方面,万华化学高层多次召开会议后决定,员工年龄超过55岁就办理退休,给新员工和年轻人更大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制定了员工亲属完全回避制度,避免了公司成为“家族企业”,也让更多的人才能够顺利进入公司就职。

在发展战略上,万华化学不再局限于中国市场,而是着眼全球,将业务铺设到北美、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从2008年起便走上了国际化发展道路。

至于另一方面,当属万华化学对研发和人才的重视。

数据显示,在2020年万华化学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到20.4亿元,约占该年度100.41亿元净利润的20%。这个数值几乎相当于国际大厂巴斯夫年度研发资金的两倍左右。

目前,万华化学内部的科研人员总数已经超过2700人。值得一提的是,当初为了邀请到华卫琦博士,该公司不仅三顾茅庐,而且还为华卫琦博士找到了另一半。

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内容显示,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净利润约为135亿元,超过了2020年全年净利润。

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万华化学将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