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服务打造毕业生与企业双赢平台,杨浦成立区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

链式服务打造毕业生与企业双赢平台,杨浦成立区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
2024年06月28日 21:55 文汇报

今天上午,“人民城市·乐业上海”上海市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在上海财经大学创业中心报告厅拉开序幕,将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提质升级助力毕业生们乘风起航。杨浦区“区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同步成立。

区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将由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携手区内高校、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街道、科技园区以及人力资源机构共同成立,将为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青年提供集约多元化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推行“实训—实习—见习—就业”链式服务,从引导观念到创造机遇,再到精准匹配供需,将公共就业服务渗透到大学生就业各环节,增强就业预备阶段学生与企业的粘合度,搭建毕业生与企业双赢平台,因地制宜引入优质行业、产业资源等,助力大学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为了让就业服务更贴近百姓,杨浦打造推出“小杨”就业服务品牌,邀请复旦学子出任大学生就业形象大使,呼吁当代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未来,“小杨”品牌将聚焦就业群体需求,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依托“15分钟社区就业服务站”和高校“乐业空间”,在社区、校区和园区全方位搭建沟通互动平台,提供咨询答疑、直播互动、课题讲授、直面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公共就业服务,构建覆盖全面、贯穿全域、辐射全程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为了帮助求职者提升就业能力,今年以来,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向组织求职能力实训营,匹配文旅、电商等热门行业企业开展岗位实操,6个实训营参训学员达128人,超过半数踏上实习或就业岗位,实现“求职实训+技能提升+实习就业”一营贯通、全链服务。有半年处于工作“空窗期”的程同学经过实训营的培训,不仅明确了之后的职业方向,在求职心态上也更加主动积极。“实训营会鼓励我们自我探索,还会传授简历制作、面试等技巧经验,在职场事物处理上也会给出一些建议。通过几天的培训,我有一种‘再出发’的感觉。”他表示。

切实帮助毕业生“好就业”和“就好业”,围绕这一目标,杨浦正持续扩容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目前共有就业见习单位96家,大学生实习基地61家,吸纳从新生到大四、研二等各年级学生近8000人,覆盖规模较以往大幅增长。而在岗位招聘上,杨浦今年以来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3场,1500余家企业招聘4万人,5000余人达成意向录用。同时,杨浦全力帮助企业稳岗拓岗,用好用足本市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与区级政策集成发力。2022年以来,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近3.6亿元,惠及企业9000余家次。

职业指导是公共就业服务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在上海举办的首个求职能力实训师资班和4期“马兰花计划”讲师培训中,杨浦共有5人获得求职能力实训师资、14人成为“持证”创业培训讲师。经过激烈角逐,另有2名杨浦基层工作人员在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业务竞赛(上海地区)选评活动中获奖。张庭赫是“马兰花计划”讲师培训的受益者。他表示,参加此次培训前,为年轻人做创业指导更多是从实战、管理、行业的层面分享经验,而经过此次的系统培训,他的创业指导方向有了改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以后将更多引导青年创业者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通过更强的互动形式发掘他们的特长。作为青年创业者,张庭赫创立的上海胧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于校园服务。在他看来,现在的年轻创业者在创业时更为理性,思维也更加活跃,“网感”也更强,与他人打交道会有明确的自我认知与定位。“创业对于他们来说,不单单是实现就业的渠道,更是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张庭赫表示。

活动上,8家企业入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市级选拔的企业代表现场收获了“菁翼服务卡”大礼包。“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是由国家人社部发起,以鼓励自主创新、培育创业典型、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为宗旨的全国性创业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六届。“中国创翼”杨浦区赛,从168家参赛企业中共评选出18家获奖企业,最终8家企业将代表杨浦参加市级选拔。“菁翼服务卡”便是由杨浦赛事主办方提供,其中包括赛事管家、资源对接、贷款融资等跟踪服务。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财经大学指导,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并得到杨浦区域内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8所高校的全力支持。

  作者:刘力源

文:刘力源图:受访者提供编辑:周辰责任编辑:苏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