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小洋楼曾是保卫党中央的“红色堡垒”,寻访隐蔽战线在上海印迹

这栋小洋楼曾是保卫党中央的“红色堡垒”,寻访隐蔽战线在上海印迹
2024年11月14日 06:43 文汇报

今年4月,历经多年修缮与布展工作,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在武定路930弄14号(原修德坊6号)开馆。

梧桐掩映的静安区武定路,弄堂深处,一座建于1930年的清水红砖小洋楼,见证了隐蔽战线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97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情报保卫专门机构——中央特科在上海创立,成为保卫党中央、服务党中央的“红色堡垒”。

今年4月,历经多年修缮与布展工作,在武定路930弄14号(原修德坊6号),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同时被命名为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开馆至今,共计有19732人次前来参观。“市民走进这座红色文化的新地标,可以了解到中央特科隐秘而伟大的革命工作,学习革命先驱们对党忠诚、甘做无名英雄的精神风范。”静安区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郭晓静说。

近年来,上海充分挖掘用好党的诞生地和隐蔽战线诞生地的红色资源,全面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在中央特科成立97周年之际,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联合举办“红色堡垒——中央特科上海印记探访活动”,实地探访“上海地区党的隐蔽战线红色路线”。记者在活动现场采访获悉,近期上海将有一批隐蔽战线遗迹、遗址迎来建馆或更新,譬如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遗址陈列展将于明年1月中旬完成布展,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也将于明年实现展陈更新。

中共中央首座无线电台遗址陈列展明年1月开放

“在中央特科工作的李强同志收到研制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任务以后,土木工程专业背景的他购买无线电专业书籍自学成才,经过艰辛努力,终于在1929年10月研制出第一台收发报机。次年1月,这台功率只有50瓦的短波无线电台接收了第一封由香港发来的电报,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成功了。”

在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央特科研制出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的故事总能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聆听。郭晓静介绍,在布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研读海量党史资料,并于近期完成了展览大纲,力求呈现动人史实,并发掘出第一座无线电台遗址的位置,位于静安区延安西路396号美丽园大酒店,“在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展览基础上发起联动,开辟第一座无线电台专题展览,以中国共产党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诞生地的故事,反映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宝贵的精神品格始终熠熠生辉,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精神值得今人学习”。

明年1月,中国共产党实现远距离无线电密码通信成功9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遗址陈列展将对外开放。

此外,见证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红色摇篮”——大同幼稚园不久前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大同幼儿园教师宣讲团成员钱蕴介绍,1930年,中央特科董健吾负责创办大同幼稚园并任园长,用于安置中共领导人子女及烈士遗孤,其中包括毛泽东和杨开慧的3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彭湃的儿子彭小湃,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蔡和森的女儿蔡转,以及杨殷的儿子、王弼的女儿等。

“如今,大同幼儿园设计了‘小红驹’形象,成立‘小红驹宣讲团’,将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张大同幼稚园历史照片绘制为卡通版,以小朋友更易理解的方式介绍照片背后的意义,传承红色文化传统。”

打造国家安全教育特色阵地

“展馆将推出沉浸式观展项目,主打情景化再现、互动性体验,明年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开馆20周年之际与观众见面。”据介绍,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作为国内建成最早的一批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将于近期迎来展陈全面升级。

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对于上海的青少年来说并不陌生,它坐落于东方绿舟上海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一艘仿真航母内,总展示面积约2500平方米,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隐蔽斗争历史和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

自开馆以来,展馆累计接待访客17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群体超过150万人次,参观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已成为全市高一新生军训期间的一堂必修课。同学们在沉浸式参观学习中,感受波澜壮阔的隐蔽斗争历史,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场模拟互动,目睹触目惊心的安全警示案例,了解“神秘莫测”的国家安全工作,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场严肃而生动的国家安全教育。

近年来,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结合中国人民警察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创新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日、“青春·国安”主题嘉年华、无名英烈纪念专场、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主题情景剧排演、送展进校园等活动,不断丰富国家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持续拓展国家安全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在上海乃至全国树立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主阵地的品牌形象。

  作者:周辰

文:本报记者 周辰图:采访对象供图编辑:施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