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3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京召开

读书 | 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3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4年12月03日 16:20 文汇报

“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

活动现场

2024年12月1日下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三联书店韬奋图书馆召开。来自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专家,及相关参与者、合作者,尤其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作者们,如陈来、邓小南、荣新江、赵汀阳、李开元、王铭铭等,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纪念丛书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当代学术的贡献。自1994年创始至今,这套致力于中青年学者专著出版的丛书已经走过30个年头,推出了近120种优秀作品,生生不息,持续为中国学术界注入新鲜血液。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缘起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学术思想的大转型之际。1992年,通过在哈佛大学访学的朱虹先生的协助与联络,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董秀玉女士与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达成共识,计划双方一起合作推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在“出书难”的时代助力青年学者出版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作品”。

董秀玉曾在丛书二十周年纪念会上回顾这段历史:

“跟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很偶然,有很多人的帮助和推动。当时韩南博士有这样的心愿:帮助中国的年轻学者,推动他们的学术进步。八〇年代思想激荡,我们潮水一样地引进了西方很多思想著作,三联图书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翻译著作。九〇年代大家希望在原创著作方面有一个进步。时代的需求和我们的愿望正好碰撞在一起,一拍即合。”

丛书在国内首创了独立、公正的学术评审和遴选制度,从创立伊始就专注于追踪和记录当代中国的知识发展和思想推进。自1994年2月推出首部作品《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著)以来,共出版从40后到90后120位作者的优秀成果,很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代表作,如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赵汀阳《论可能生活》、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邓小南《祖宗之法》等作品,已成为当代学术的典范之作。

三十年来,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开放和自由的全球化时代,也经历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冲击与挑战,然而一代代学人直面时代,始终怀抱智识的热忱和理智的清明,推动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性和学术主体性的现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这套丛书见证了这一代代学人探索。不仅如此,“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还是目前国内唯一坚持长期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学术丛书,亦是中国出版界与外方合作的成功探索,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和关心学术的大众读者中得到肯定,也曾两次得到哈佛大学的嘉奖。

对于很多年轻的学者来说,学术成果能跻身“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一种肯定,近乎某种荣誉。也因此,曾在这套丛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者往往和三联书店有着超越一般情形的“情感关联”。

本次纪念会议的开幕,由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冯金红主持,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黄志坚、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罗柏松、丛书学术委员会成员邓小南和陈来分别致辞。三联书店的相关代表表示,对哈佛-燕京学社的精诚合作,对学者专家在丛书规划、选稿和评审中给予的支持,对所有作者和广大读者的信任、鼓励和批评,由衷地致谢。丛书接下来将展望未来,稳健地推出新著,推举新锐学人,推进更具根本性的研究课题,以更深层地应和中华文明复兴的时代诉求。

随后展开的研讨环节,围绕“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理路、贡献与问题”这一重大议题,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主持,按哲学社会科学、文史学科而分上下半场,探讨多个与当代学术发展和生长密切相关的学术议题,如研究范式的变迁、各自领域思考前沿方向、专业化及其超越、重建知识共同体、学术出版的意义和功能,等等。研讨会上,丛书的作者们不仅一起探讨了丛书与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的相伴共生,还纷纷谈及他们与这套书的缘分、自己作品出版时的趣事。大家都认为,三十岁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不仅是三联学术出版的缩影,也是几代中国学人思想求索的路标;作为中国人文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丛书代表了当代中国学术的成就与水准。

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三联前辈董秀玉和哈佛燕京学社前社长韩南,1992年,在那个著书难、学术出版更难的时代,他们在哈佛校园花了20分钟,就谈定了这个在当时绝对是开先例的国际文化合作,创立这套丛书,推动本土原创学术出版,尤其是支持青年学者出版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作品。这种做事的热情、决心和效率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丛书坚持30年,到现在出版20辑收录近120部优秀的学术著作,它的作者从40后到90后,从中能看到当代中国的知识发展,思想推进和代际传承。

中国出版集团的董事长、党组书记黄志坚在发言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需要有深度的知识和有温度的文化,需要厚重而有灵性的出版物,需要如三联哈佛燕京丛书这样的原创精品。面对知识过载、信息泡沫、视觉刺激,必须有一大批有深度、有温度的精神文化产品对冲和平衡。出版社的责任和价值就是从海量信息中找出那些明珠。这种出版专业能力就集中体现在三联这样的出版机构上。三联的出版选题一直有结构,有纵深,始终保持立定目标长期坚持的定力,与时代同频共振。这套三联哈佛燕京丛书的30年是当代中国学术30年的缩影。

今年83岁的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总编辑董秀玉在发言中回顾了30年前初创三联哈佛燕京丛书的情形。“学术出版一直是三联根本,从1986年三联书店独立运营开始,最早在光明日报登了全版的就是三联西方学术文库的整版书目,这是我们第一次跟大众见面,就是学术图书。整个20世纪80年代,三联的翻译书占到77%,引进是为了学习和借鉴。而在90年代,原创学术就成了最重要的一块。因缘际会,1994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顺利推出,这是一项国际性的出版合作,核心是要合规出版中国新旧中青年学人的优秀学术专著,要求中国设立权威的专业的学术委员会,建立学术规范,建立独立、公正的学术评审和遴选制度,出版以后还要通过哈佛学术委员会的再评估。这是全新的规范流程和组织、全新的学术评审制度建设。我们的幸运是,我们有一个高水准的,能一力担当的学术委员会。由季羡林、李慎之、刘思德、叶秀山、王猛、李学勤、厉以宁,苏国勋各位导师组成的丛书学术委员会,帮助我们建立了这套制度和规范。他们不仅仅是指导,还有一个个选题的通过,一步步稿件的审定和通过,把关极严,没有后门可走,也不讲人情面子。几代学者优秀成果30年的徐徐出版,保证了这套丛书学术品质的稳定性和先进性。这是中国学术出版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存在。”

哈佛燕京学社的现任社长哈罗柏松先生致辞表示:“在过去的 30 年里,这套丛书在推动一代学者的成长和深化中国人文科学、国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出版的几本著作由其展现了其主题的多样性,例如宫志翀的《人为天生:康有为三世说研究》、李震的《观物:邵雍哲学研究》和文凯的《通向现代财政国家的路径:英国、日本与中国》,等等,无不体现出从书的学术深度、广度与开拓性的影响。在哈佛燕京社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我们也将进入与三联的下一个合作的十年。”

嘉宾发言

陈来作为丛书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作者,在发言中回忆了1993年丛书刚成立的时候的几则故事。三联打算出他的《古代的宗教与伦理》,稿子是就近请季羡林先生审稿。季先生把关极严,但却给他的这部书稿写了极高的评语。“三联给作者签的是版税制,每年年底结算一次。当时书印了一万册,到一个半月的时候已经卖了8000册,这是三联对作者的关照。不仅如此,在老董的提名下,我也列入到这套书的学术委员。每次来开会,都是季先生跟学校要车,先接我,因为那时候我住在燕北园,季先生住朗润园,车先接我,再接季先生再进城里。回去的时候,先送季先生再送我。接送季先生,季先生一定是在门口站着,目送车走,才进单元的门。那一段时间每次跟季先生坐车进来,对学术出版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怎么掌握分寸。”陈来评价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国内唯一长期出版具有规模效应的大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丛书,在学术界已经成为代表高水准学术研究的品牌。

历史学家茅海建在三联书店出了十种著作。其中《天朝的崩溃》作为丛书的代表性作品,堪称是一部现象级著作。从1995年至今共出四版,发行54万册,平均每年两万册,持续30年,2023年发行了七八万册。茅海建在致辞中提到作为一位中国历史学者的思考。“中国最早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是徐继畬的《瀛环志略》。这本书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简明世界地理,里面写到一个很有趣的国家叫瑞士,并给了一个非常美丽的评价叫‘西土之桃花源’。在那个国家成立七百多年中,没有发生革命。那个国家里的人民都很幸福,但他们的历史学家会不会活得很无聊?我研究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国家首都三次被外国军队打穿,其中一次被占领了将近8年。这段历史的后半段40年间,发生了三次革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共产革命。中国的历史学家和瑞士的历史学家,注定命运是不一样的。”

赵汀阳、王铭铭、唐文明、荣新江、李开元、李猛、章永乐、丁耘、宫志翀、刘宁、王东杰、江湄、雷闻、林鹄、高波、袁先欣等学者也发言,回顾与该丛书的渊源,并作了学术探讨。

除了“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外,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3月1日,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二楼将举办举办“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纪念展”,独家展出丛书相关的书稿档案与作者编辑手书,以此来回顾“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嘉宾合影

  作者:

编辑:金久超责任编辑:朱自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