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两线作战,美承诺无条件军援,中方救援物资抵达加沙

以色列两线作战,美承诺无条件军援,中方救援物资抵达加沙
2023年10月18日 10:05 张殿成军情观察

日前,巴以爆发新一轮武装冲突,以色列要求加沙地带北部110万平民限期24小时南撤,这一要求直接被联合国斥责为“不可能”。不过,以色列还是在加沙北部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准备发起大规模地面行动。外界普遍担忧以军的行动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人道主义灾难,但内塔尼亚胡政府并没有罢手之意,而是誓言要将哈马斯连根拔除。

编辑

针对以军在加沙的空袭,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阿富汗塔利班,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等纷纷发出警告,如果以军继续向加沙发动进攻,他们将向以色列发起攻击。当前,以色列陷入两线作战,哈马斯已经得到了黎巴嫩真主党的策应。据《耶路撒冷邮报》消息,以色列在空袭加沙时,还出动战机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多个军事目标展开空袭。同时,以军还对临时边界黎方一侧的多个地区进行了炮击。同时,以色列国防部还宣布,他们将对居住在临时边界2公里之内的28个聚居点的以色列民众展开疏散。这意味着以色列提前清场,并准备在此展开更大规模空袭行动。

不过,就在哈马斯与以色列战斗时,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表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哈马斯的任何行动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这一表态显然是想与哈马斯撇清关系。早在2005年,阿巴斯当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之初,曾允许哈马斯公开参加新一届立法委员会选举,以寻求巴勒斯坦内部和解。2006年1月16日,在巴勒斯坦第二届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哈马斯一举多得132个席位中的74席,以压倒性优势成为执政党。2007年2月,阿巴斯所在的政党法塔赫与哈马斯围绕组建联合政府进行艰苦谈判,双方在沙特的调解下达成“麦加协议”。

编辑

尽管民族联合政府成立,但分歧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双方之间的冲突反而愈演愈烈。2007年,哈马斯以武力手段从法塔赫手中夺取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解散哈马斯领导的联合政府,同时建立新政府。哈马斯则坚称其政权的合法性,并控制了加沙地带,法塔赫则控制着约旦河西岸。而哈马斯完全接管加沙地带后,不断从该地区袭扰以色列军队,其作战样式也从最初的自杀式袭击转为如今的以火箭弹袭击为主。哈马斯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以色列袭扰,迫使内塔尼亚胡政府解除对加沙的封锁,以实现其独立建国的政治诉求。

实际上,哈马斯非常清楚,挑起冲突必然会遭到以色列的疯狂报复,也知道自己的损失将是最大的,但他们还是选择跟以色列“以命相搏”,这是因为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夙愿迟迟未能实现,再加上以色列对加沙实施长期封锁,这让巴勒斯坦人陷入到巨大的压力和屈辱的生活状态。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但是,面对巴勒斯坦人的反抗,以色列总是仰仗着美国的撑腰,不假思索地挥舞大棒,滥用武力,其不仅对加沙地带实施无差别的疯狂轰炸,甚至还使用国际禁用弹药白磷弹,这已经明显超出了自卫范围,并且只会加重巴勒斯坦人的不公和仇恨。

编辑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美国再次明确表示支持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军事行动,甚至还派出航母打击群进入东地中海,帮以色列“撑住场子”,震慑阿拉伯国家,让以色列放手空袭加沙,没有后顾之忧。本来巴勒斯坦的力量就非常弱小,再加上美国的加持,悬殊的力量对比,也使得加沙在以军的空袭中犹如人间炼狱。10月17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协调员约翰·柯比明确表示,美国将无条件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其释放出的信号就是以色列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要有后顾之忧。可以说,正是美国在巴以冲突中拉偏架,袒护以色列才加重了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公和苦难。

编辑

面对不断升级的巴以冲突,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停火止战,保护平民,防止人道主义危机加剧。同时,中国、沙特、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向深陷战乱中的巴勒斯坦人民伸出援手,中方的人道主义救援武装已经运抵加沙。抛开舆论场上各种观点,让人心痛的就是伤亡数字还在加速上升。仅10月17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一家医院的空袭,就造成了至少500人死亡。对此,埃及、伊朗、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卡塔尔等地区国家已发表声明予以强烈谴责。这也不免让人发问,这种空袭行为与屠杀还有什么区别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