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健客递表港交所:卖药撑起七成营收,三年半亏损超5亿

方舟健客递表港交所:卖药撑起七成营收,三年半亏损超5亿
2022年11月24日 20:37 产业科技Pro

来源 | 产业科技

营收主要靠低毛利率、低价值创造的卖药支撑,方舟健客难以获得足够的造血扩张能力。

近日,方舟健客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为主体(下称方舟健客)首次递表港交所主板,花旗、瑞银集团及农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5年的方舟健客,从网上药店进化到综合医疗服务、线上零售药店服务、定制化内容及营销解决方案。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1年平均月活跃用户计,方舟健客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慢病管理平台。

另外,于2021年,按处方药商品交易总额绝对金额及占总商品交易总额的百分比两者计,方舟健客在中国互联网对消费者慢病管理平台中排名第一。

方舟健客本次IPO前,谢方敏通过FangrongManagement持股20.24%,通过控制XingyuHoldingsL.P.、FangzhanHoldingsL.P.分别持股0.43%、0.42%;周峰通过CelaenoGroupLimited、SilicaBrothersCorp.分别持股14.17%、3.86%。

Crescent Trident Singapore Pte. Ltd.持股8.80%;Asia-Pac E-Commerce Opportunities Pte. Ltd.持股4.41%;CP Pharmatech Singapore Pte. Ltd.持股9.64%;Tech-Med Investments (S) Pte. Ltd.持股10.58%;该4家公司均由Crescent Point提供咨询,合计持股33.43%。

方舟健客在招股书中表示,本次募资主要用于拓展业务;研发投入;对线上慢病管理行业价值链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潜在投资和收购或战略联盟;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跳不出卖药怪圈

C端慢病管理市场潜力巨大。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慢病管理市场整体规模已由2015年的2.43万亿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6.01万亿元。C端消费者慢病管理市场预计于2030年达到3.70万亿元,其增速将快于整体慢病管理市场。

方舟健客开展的业务专注于慢病管理,以满足慢病(如高血压、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慢病)患者未获满足的需求。其线上慢病管理平台主要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包括H2H服务,线下首诊后,患者及医生可线上复诊,医生可通过公司的H2H服务平台开具电子处方。

方舟健客同时提供线上零售药店服务,通过线上零售药店服务平台提供多种医疗保健产品,透过第三方快递公司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配送到家服务,以及对外供给定制化内容及营销解决方案。

从业绩数据来看,2019年-2022年前6月,方舟健客收入分别约为3.03亿元、11.6亿元、17.59亿元、7.6亿元、9.93亿元;毛利分别约为0.43亿元、2.1亿元、2.2亿元、0.93亿元、1.52亿元。

线上零售药店服务为方舟健客贡献主要营收。2019年-2022年前6月,线上零售药店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3.4%、74.5%、57.5%、62.8%。

深耕医药供应多年,支撑起方舟健客卖药业务。截至今年上半年,方舟健客与600多家制药公司合作,包括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制药公司,向超过1100家供应商作出采购。

当前方舟健客医药供应链可提供超过20.87万种药物SKU,61.3%为处方药,约38.7%为非处方药。报告期内处方药商品交易总额分别占其总商品交易总额的约87.3%、85.7%、88.9%和86.1%。

2019年亏损至今

集聚线下注册医生,为方舟健客拓展用户提供便利性。以方舟健客H2H服务为例,绝大部分的患者用户均于线下咨询期间由注册医生邀请至平台。医生将新患者介绍给平台,现有患者通过平台与医生建立互动,促进用户规模和用户留存率继续增长。

截至今年上半年,方舟健客H2H服务已有来自1.48万家医疗机构的超过20万名注册医生。其中,约有57.2%的注册医生来自三级医院,37.2%的注册医生已取得副主任医生或以上职称。

为更好增强医生黏性,方舟健客向注册医生支付的服务费逐年增加,2021年达0.97亿元,占销售及分销开支的31.3%。招股书显示,方舟健客将根据地区、医疗行业从业年限、职称、医院级别及平台活跃程度等,对注册医生进行划分,并通过更多针对性的运营方式提高医生活跃度。

后续咨询、复诊续方需求强烈,慢性病用户付费转化率提升。

今年上半年,方舟健客的健客平台拥有约3090万名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达860万名,付费用户数目近300万名;2019年-2022年上半年,H2H服务平台活跃用户转化至付费用户比例分别为19.8%、29.1%、32.6%、35.2%。

业绩稳步增长的方舟健客,仍陷亏损泥潭。报告期内,方舟健客净亏损1.3亿元、0.76亿元、1.96亿元、0.86亿元、1.59亿元;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9378.0万元、6137.9万元、2.07亿元和6982.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专注于慢病管理业务的智云健康(HK:09955),抢先夺得“慢病管理第一股”,依旧未能找到盈利之路。2019年-2021年分别亏损5.65亿元、28.97亿元、41.53亿元,三年亏损超76亿元。

连年巨亏盈利无望,智云健康估值受到挑战。今年7月6日登陆港交所后,智云健康上市首日跌破30.50港元/股发行价。截至11月24日,智云健康收盘价14.1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53.78%。这也为方舟健客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埋下几丝阴影。

靠卖药起家缺乏盈利想象,方舟健客向资本市场描述“医-药-险”故事支撑更高的估值。公开资料显示,去年方舟健客先后与中国人民保险、阳光保险、中华财险、紫金保险等保险公司达成合作,进一步发挥“医-药-险”的协同作用,完成线上医疗闭环。

作为最大的线上慢病管理平台,想在资本市场有斩获,方舟健客要做的正是提供更具效率和有效的盈利解决方案,在已有的优势上找具有巨大需求未被满足的出路,以技术手段提高以慢性病为代表的医疗效率,通过稳扎稳打的运营与市场拓展,讲出互联网医疗的新故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