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岭南最少年的自然记忆

书写岭南最少年的自然记忆
2024年04月27日 02:51 宝安日报

作家简介 何腾江,1981年出生于雷州半岛的灵界村。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出版儿童文学著作逾30部。作品包括《牵着蜗牛去散步》《我就想当个英雄》《三十只鸟儿正飞过》等。《自然笔记·岭南博物》(6册)入选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自然里的文学课》(3册)入选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项目。作品曾获上海好童书、广东好童书、大鹏自然童书、百佳童书等奖项,并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生“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福建省中小学生“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

◎何腾江

内容简介:“自然笔记”是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主编的,叙写大自然万物的自然美文系列丛书。该系列中的“岭南博物”套系,聚焦岭南地区的乡野风貌、乡土风情,展现兼具野趣与童趣的自然之美。作者何腾江以细腻的情感回望童年,以白描的手法记录儿时奔跑于自然天地间的所见所闻,通过花、鸟、鱼、兽、草、树六个主题,描绘动植物的形态特征,记录它们的生长状态,表达对它们的脉脉深情,勾勒出一幅幅活泼生动的田园嬉戏图,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美好。

写我最熟悉的,写我最喜欢的

我重新回到书桌旁,专心写作的时候,正好是2020年的春天。那时候,这个世界正好遇上了疫情……

此时此刻,我应该写什么?怎么写?最好还要写出新意来……显然,这些问题于小读者而言,可能就是一座又一座小山。其实,于我而言,何尝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呢?

好在我有办法——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不是吗?我的办法很简单:写我最熟悉的,写我最喜欢的。这不正是“我手写我心”么?

没错!

我熟悉大自然,我也喜欢大自然。

在自然里生活的那些灵动的动物,总有我熟悉的;在大地上生长的那些茂密的植物,总有我喜欢的。

于是,我决定书写一群又一群动物,也书写一株又一株植物。说起来很奇妙,这时候,很多动植物仿佛听见了我的呼唤,争先恐后地跑到了我的笔下:有叽叽喳喳的麻雀,有群起群落的黑领椋鸟,也有五彩斑斓的紫花地丁,还有举着小喇叭吹呀吹的牵牛花……

太多太多的素材涌现到了我的面前,这让我受宠若惊了。我以为,我早已忘记了这些动植物。然而,并没有。而且,它们也没有忘记我。这真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

在分类好这些动植物之后,我就开始拼命地写,一下子就写出了一套六册的《自然笔记·岭南博物》,而且还幸运地入选了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之所以有这么顺利的写作状态,是因为我此前已做了大量的储备工作:阅读!那些年,我有意识地阅读自然科普书籍,既有文学类的,也有科普类的,还有图鉴类的——只要是与自然相关的书籍,我都爱不释手。

广泛而有效的阅读,从来都是写作的“前期工程”。这也可以理解为“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又或者理解为“厚积薄发”。

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在注重精准阅读之后,我的脑海里就会不断呈现出一幅又一幅自然图景。

这些自然图景其实就是写作素材。

当写作素材出现了,并不等于写作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了。因为写作是需要技巧的,也是需要时间的。

我一直在酝酿着这些写作素材,也一直在为这些写作素材寻找一个合适的出口,让整个写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至此,我想告诉小读者,有一个成语,完美地解释了我的“前期工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当阅读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当素材储备到一定的阶段,写作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时候,您只需要顺着涌泉般的灵感,让最真实的故事像水一样流淌出来,便是一篇又一篇打动人心的文章。

仔细观察,发现最精彩的故事

生物的多样性,在我的少年时代已然得到了印证。因为在我的故乡灵界村,推门即有植物,抬头就有动物。任何一种动植物,很可能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我相遇过。但是,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写?

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虽然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书写,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写而写,很可能距离精彩就远了。

精彩的精髓之一,在于故事性。在动植物世界里,其实每天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观察。

说白了,书写自然,除了具备一定的科普知识外,一个重要的技巧就在于观察。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观察一只动物的习性,都是写作自然科普作品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大抵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老师就会要求孩子们写“看图说话”——看图,就是观察。孩子们要根据图里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话。

这个环节考察的,不正是一个孩子的观察力么?

同样,在书写动植物的时候,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找到图鉴类图书,对每一种动植物都进行“看图说话”。显然,这还不够,还要尽可能到大自然里去寻找它们。

一般而言,观察植物相对容易一点。我们身边的许多植物,大多数的时候,是静态的,稍微留心一点,可能就会发现了;观察动物相对困难一点。因为动物基本上是动态的,飞来飞去,跑来跑去,好不容易碰见了,它们一下子又消失了……

不管是静态的植物,还是动态的动物,当我们决定去观察它的时候,办法总是会有的。于是,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生“噢,原来这就是它呀”的感叹。这就是观察的乐趣。

启动了观察自然的行程后,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动植物与我们之间的故事已经发生了。当我们将这些故事写下来,那便是一篇不错的自然笔记了。

细心的小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我在写《自然笔记·岭南博物》的时候,就是这么观察的,也是这么书写的。是不是觉得写“自然笔记”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呢?

写作就像在沙滩上挖洞一样

我在《自然笔记·岭南博物》里,整整写了147种动植物,分为花、鸟、鱼、兽、草、树六个主题,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动植物的形态特征,记录了它们的生长状态,表达了对它们的脉脉深情,勾勒出一幅幅活泼生动的田园嬉戏图,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美好。

不时有一些小读者会问我:你为什么可以写这么多的物种?

答案是:目前写出来的“这么多的物种”其实是非常少的。因为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动植物非常多,能够被我写进书里的物种,看似多,实则少。

之所以让小读者觉得“多”,原因可能是大家平时不太留意身边的物种。无论是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是在我们的小区里,都有很多物种是值得我们书写的。

我举一个例子:木棉树。木棉树是岭南地区的常见乔木,还是广州的市树,被岭南人亲切地称为英雄树。

就一株木棉树,值得我们写的内容,其实是非常多的。我们既可以写成一篇植物观察笔记,也可以写成一篇城市精神的记叙文,还可以为木棉树编造一个美好的童话……

也就是说,一株木棉树就是一座丰富的写作素材库,需要小读者认真观察,同时也需要搜集与木棉树相关的素材,这样的话,在书写木棉树的时候,可以选择的作文主题就丰富得多了,而写作的题材也会多种多样了。

再举一个例子。

在写作普通翠鸟的时候,我先后写了三篇以普通翠鸟为主题的自然笔记。为什么同一种鸟可以写出好几篇不同主题的自然笔记呢?

原因就在于我对普通翠鸟非常熟悉。少年时,我时常站在岸边观察普通翠鸟。普通翠鸟停在对岸的芦苇秆上,与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我小时候又很调皮,总想着将普通翠鸟捕捉回来。但是,徒手捕捉一只这么远的野鸟,显然有点异想天开……

不知道小读者是否留意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题材,我将少年时的记忆与普通翠鸟结合起来,很快就写成了一篇自然笔记。

这样的自然笔记,让出版社的编辑对我的作品给予了精准的评价——作者以细腻的情感回望童年,以白描的手法记录儿时奔跑于自然天地间的所见所闻,展现兼具野趣与童趣的自然之美。

其实,写作就像在沙滩上挖洞一样,你越往深处挖,出来的水就越多,像涌泉般。这时候,你就有写不完的内容了。

写作有时候也是需要笨办法

任何一个作家的写作,都像是一场马拉松。跑马拉松的人都知道,需要慢慢跑,需要耐力,需要毅力。

写作亦然。

著名作家麦家在写作《人生海海》这本书的时候,他要求自己每天只写500字。很多小读者可能有疑问:一个专业作家可能一天写5000字都没有问题,那为什么只写500字呢?

答案是这样的:慢工出细活。麦家是在慢慢地写,慢慢地打磨自己的文字,让文字与故事能够完全结合在一起,让小说更为精彩。

其实,每天给自己定下“只写500字”的这个写作方法,还有一个著名作家,那就是钱钟书。他在写作《围城》的时候,也是只允许自己每天写500字。我在阅读《围城》的时候,这样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逐字逐句雕琢,让全书的语言美得无与伦比。

这是写作的笨办法。

我在写作《自然笔记·岭南博物》的时候,用的正是这种笨办法。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天只写一个物种,每个物种只写1000字。

这样的笨办法,既可以让我不疾不徐地在写作的道路上耐心地跑一场“马拉松”,也让我的整个写作生活有了一定的规律。坚持了一年下来,我写出来的物种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多了。这也便是我近些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自然科普类书籍出版的原因吧。

最后补充一点:在大自然的面前,我们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颗敬畏的心,善待自然万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抱着这样的写作初心,我为小读者写下的《自然笔记·岭南博物》,不仅是回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岭南村落,更是找寻充满乡野气息的童年记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