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报告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报告发布
2024年05月21日 17:03 用户1928058312

中房网讯近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信用建设办公室指导,中房网信用房地产研究团队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报告》。

房企不良信用信息数量同比增加,环比有所下降

报告显示,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以下简称“房地产信用平台”)收录统计,第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各类不良信用信息共计78403条,同比增加59.63%,环比2023年四季度减少6.10%。从开发企业产生的不良信用信息类型来看,主要为欠税信息,占比约为88.58%,其次为失信被执行人和行政处罚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欠税信息的上升,与相关部门的披露时间、查处及追溯力度有一定关系。

具体来看,在行政处罚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被行政处罚的开发企业共有1633家,同比减少5.72%,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减少21.03%,共1869条案例。其中,山东、广东和浙江被行政处罚的开发企业数量最多。从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来看,城管、市场监督和税务部门是主要的处罚机关。

从失信被执行情况来看,第一季度全国共计3118家开发企业出现失信被执行人情况,共发生6668条失信被执行案例。失信被执行企业数量同比减少1.27%,环比2023年四季度减少38.23%。其中,河南、广东和贵州失信被执行人情况的开发企业数量居前。在失信被执行的原因中,“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占比最多,约为59.46%。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失信被执行案例主要来自商品房销售交易领域的合同纠纷。

经营异常方面,第一季度全国发生经营异常行为的开发企业有322家,共327条案例,相关企业数量同比减少7.89%,环比2023年四季度减少69.09%。其中,江苏、广东和河南经营异常的开发企业最多。从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的原因来看,主要是“通过登记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企业数量占比约84.78%,共273家。

欠税方面,第一季度全国发生欠税行为的开发企业共计9940家,约占全部开发企业的7.27%。发生欠税行为的开发企业数量同比增加50.65%,环比2023年四季度增加3.58%。其中,河南、广东和湖北被公布欠税开发企业数量最多。从具体欠税的类型来看,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是主要的欠税类型。

从严重违法失信方面来看,第一季度发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开发企业有33家,共86条案例。相关企业数量同比减少64.13%,环比2023年四季度减少65.98%。其中,陕西发生严重违法失信的开发企业数量居前,有30家。从严重违法失信的原因来看,“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是主要原因,占比约为55.81%。

此外,第一季度有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被公布存在重大税收违法行为,原因均为逃避缴纳税款。

境外债务违约情况有所好转

根据房地产信用平台的统计,第一季度全国有7家房地产债券发行人确认境内信用债券实质违约或触发交叉条款,涉及债券10只,同比2023年第一季度的11只减少9.09%,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的1只增加900%;违约涉及债券余额128.42亿元,同比2023年第一季度增加3.02%,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增加1500%。

其中,一季度境内信用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最大的是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共计1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为24.18亿元;其次是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计1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21.50亿元。此外,上海宝龙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均有债券违约。

境外债方面,一季度有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境外债实质性违约(不包括展期情形),涉及债券7只,同比减少46.15%,环比减少50%;涉及违约金额共计0.77亿美元,同比减少91.68%,环比减少91.47%;涉及债务余额共计23.42亿美元,同比减少54.32%,环比减少63.11%。其中,境外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最大的是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其有3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13.52亿美元;其次是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的1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约4.98亿美元。

整体信用情况好于上一季度

总体来看,根据房地产信用平台统计,2024年一季度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计13840家,同比增加26.50%,环比2023年四季度减少12.92%。

从注册时间、注册资本等要素来看,第一季度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企业,主要集中在2006年-2020年间注册的时间段内,占比接近8成;从注册资本看,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5000万元(不含)之间的开发企业占比最高,达到46.87%;同时,在行政处罚、失信被执行人和欠税不良信用行为里,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5000万元(不含)之间的开发企业都明显高于其他注册资本水平的企业。而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南、广东和江苏涉及到不良信用信息的开发企业较多。

整体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略好于上个季度,但同比方面信用状况仍待改善。政策方面,一季度中央和地方继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持续部署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通知,推进修复数据共享、修复结果互认相关工作。地方层面,北京发布了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办法(试行),上海发布了2024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广东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