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大健康“同门兄弟”要合并:海尔生物“吞并”上海莱士

海尔大健康“同门兄弟”要合并:海尔生物“吞并”上海莱士
2024年12月26日 10:39 薛玉敏-JADE

海尔生物欲“蛇吞象”吸入“血王”。

文/每日财报 南黎

12月22日,海尔生物发布公告称,为打造一流的综合性生物科技龙头、完善血液生态产业链布局并发挥协同价值、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及上海莱士正在筹划由海尔生物通过向上海莱士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海尔生物表示,因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证券拟于2024年12月23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无论是从业绩还是市值层面,海尔生物对上海莱士的合并都是典型的“小鱼吃大鱼”,能否顺利完成吸收合并备受两家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关注。

海尔生物积极“拓浆”

本次,海尔生物的并购行为事实上也并不令人意外。

上市5年来,海尔生物一直围绕着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并购,快速成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的“链主型”企业。

外延发展一直是海尔生物重要的发展战略,其曾在2017年通过并购进而拓展液氮业务,2020通过并购获得血浆采集方案业务。

此后,海尔生物并购整合持续加速。2022年下半年,公司相继收购免疫规划信息化行业龙头深圳市金卫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国产耗材新秀苏州康盛生物有限公司。

2023年4月6日,公司又宣布收购了苏州市厚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加速布局智慧药房赛道。

同年6月,公司又以自有资金对参股公司上海超立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增资,持股比例由15%提升至54.31%,加快斯特林制冷技术产业化进程。

通过外延并购方式,海尔生物快速落地新领域的产业布局,基于个性化场景向综合解决方案升级,不断拓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

据悉,对于血液制品行业,国家自2001年5月起不再批准新的生产企业,对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目前国内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足30家,且少数企业拥有多张生产牌照,行业的壁垒较高,生产企业牌照资源非常稀缺。

因为牌照稀缺,血液制品行业的整合开始加速,包括派林生物、卫光生物、广西冠峰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实控人先后发生变更,更有企业豪掷逾百亿元入局。

值得一说的是,对于血液制品企业来说,有着“得浆站者得天下”的说法,上海莱士现有浆站44家,2024年并未新浆站获批。

海尔生物将上海莱士纳入旗下,那么海尔生物就是行业内浆站规模第二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加强产业链优势,未尝不是一条加固行业龙头地位的快速通道。

“蛇吞象”吸并上海莱士

据悉,上海莱士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被外界称为“血王”。

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行业的细分行业,主要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在医疗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业绩方面,上海莱士披露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14亿元,同比增长6.39%;归母净利润为18.38亿元,同比增长2.81%。

与海尔生物相比,上海莱士的业绩表现出色的多。截至停牌前,海尔生物的总市值为111.9亿元,而上海莱士总市值为479.3亿元,二者在总市值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此次交易被称为是 “蛇吞象”式并购。

而海尔生物则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化场景方案服务商,面向医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生命科学用户和医院、疾控、血站、基层公卫等医疗卫生用户,提供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为代表的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三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海尔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7.82亿元,同比下降2.43%;归母净利润为3.09亿元,同比下降13.4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76亿元,同比下降5.85%。

业务层面,海尔生物所处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又可以分为血液储存、疫苗储存、生物样本库等细分领域。据此来看,随着对从事血液制品业务的上海莱士吸收合并完成,海尔生物确实拥有的了一条完整并牢固的“血液制品产业链”。

整合背后的大健康谋局

追溯海尔生物与上海莱士之间的渊源,去年12月底,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海尔集团拟协议收购基立福持有的公司13.2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转让价款125亿元;加之基立福委托的表决权,海尔集团合计控制上海莱士26.58%。海尔集团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也就是说,海尔生物和上海莱士是同门兄弟,有共同的实控人海尔集团公司,同属于海尔大健康产业“盈康一生”。

近年来,海尔集团一直围绕着大健康产业链进行“延链、强链、补链”,资本运作脉络清晰可见。

再到此次推动海尔生物与上海莱士整合,将有助于双方整合血液制品上游和中游资源,完善血液生态产业链布局,降低成本,提升双方在血液制品行业中的竞争力。

日前,“海尔系”海尔生物、盈康生命和上海莱士3家A股公司的三季报业绩已悉数出炉,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受到行业低迷的影响,海尔的大健康领域未能像海尔智家一样乐观,整体业绩同比下滑明显。

盈康生命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11.26%;归母净利润8254.47万元,同比下降12.24%;扣非净利润7591.77万元,同比下降16.42%。

大健康领域的技术门槛极高,考验着海尔管理层的商业智慧。为了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海尔必须具备更加深厚的商业远见,以及整体性强、层次分明的战略规划。否则,仅仅是将一个个孤立的“小健康”企业拼凑在一起,可能无法协同工作,形成真正的“大健康”体系,反而可能产生“1+1不等于2”,甚至小2的效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