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文首发在《WSJ》中文版)
导读
2019年9月,侯赛因·卡拉扬(Hussein Chalayan)专程来到杭州参加由阿里巴巴举办的2019“淘宝造物节”的开幕活动断桥秀。 谈到为何接受阿里巴巴的邀请,卡拉扬说自己很早就听说过阿里巴巴的名字,只是到近两三年才详细了解其业务细分。在卡拉扬看来,阿里巴巴“就像一台很神奇的机器, 它能提供很高级的服务……它(独自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这个定位于Z世代的秀,也可以为卡拉扬带来更多的年轻群体,而这也正是CHALAYAN品牌近年想要获得的客群。
卡拉扬曾两度获得英国年度“最佳设计师”(1999与2000年),并于2006年获得大英帝国成员勋章(MBE, Member of 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MBE是英国授予在艺术、科学、非盈利机构等领域有卓越贡献的社会人士的一种骑士勋章。
这位1993年毕业秀即获得买手店BROWNS青睐的设计师,从其毕业作品开始,就带着强烈的“实验性”及“人文性”。而兼具“实验性”与“人文性”,几乎也成了其设计语言的标志。在其毕业作品中,卡拉扬将衣服埋入地下,让面料与土壤发生反应后再将其取出。在物理属性上,衣服的面料肌理表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它看上去锈迹斑斑,同时带上了泥土的味道;而在人文层面,我们既可以将“埋葬”与“取出”视为衣服生命的重生,也可以视为服装与大自然融合的一种精神。
类似的兼具这两种特性的作品还包括他将木制家具转为半身裙,将座椅折叠为旅行箱,暗示了他童年时期被迫从塞浦路斯移民到欧洲时带着家具迁徙时所遭遇的漂泊感、不确定感以及迷茫感。还有其1995年为歌手比约克(Björk)设计的信封夹克及信封裙系列同样意义深远,这些衣服由一种高密度的聚乙烯合成纸做成,顾客可以在上面写信,随后可将衣服折叠进一个信封并作为真正的信件将其寄出。
真正实现上述作品的制作非常需要技术含量。这些作品涉及的技术种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其2001年所创造的可被远程遥控的连身裙,其中涉及机械工程;以及其与施华洛世奇合作的2016年春夏款——遇水便会溶解的裙子,涉及了材料工程。卡拉扬在裁剪技术上的水准也是一流。对于涉及很多复杂工艺与技术的服装,他都会亲自制作。这使得他也非常理解人体工程的意义。
因此,卡拉扬不仅仅是会创造设计概念的人,其制作衣服的水准也堪称一流。而事实上,在服装设计师里,同时能将这两项技艺运用到如此高超水准的人屈指可数。在这两个方面都能与其媲美的当代设计师里,大概也只有亚历山大·麦奎恩(Alexander McQueen)与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了。
然而,可能是因为媒体过于宣扬他的“实验性”,以至于众人忽略了卡拉扬的设计作品其实也都很有可穿性。就拿他本次为断桥秀所设计的裙子举例说明。在这幅作品中,设计师用气球操纵了裙子,并帮助裙子稳定在某一漂浮的状态。他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可以很容易就漂浮的布料来设计这款裙子。这种布料可以从黑色变成红色,或者从黑色变成绿色。其实只要拿掉气球部分,服装本身是一款日常很容易穿着的可变色连衣裙。
这种对其设计风格的误解可能是导致其在商业上一直没有很大突破的原因之一。也因此,作为业内公认的顶尖设计师,卡拉扬的到来毫无疑问为阿里巴巴的大秀增添了几分耀眼的光彩。不过,与此同时,对于已经以Z世代为中心的时尚圈而言,卡拉扬似乎又少了些当下热门的“流量”。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采访卡拉扬才变得更加有意义。一方面,他是一位圈内公认的才华横溢的设计师;而另一方面,无论在销量还是流量上,他都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功。事实上,如果不是大财团的支持,很多真正擅长创造力的设计师可能都难以存活。离开DIOR之后的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几乎未再在商业上有过更大的突破。Alexander McQueen品牌虽然日益壮大,但创始人却已离去。虽然其自杀有多重原因,但是其叫好不叫座的业绩压力亦是压倒他的一根稻草。而对于Chalayan也是如此,其每个系列都令媒体赞叹不已,但他的商业一直未成更有效的规模。
这种悖论背后的原因其实显而易见,且并不值得更多的讨论。对于任何品牌来说,若想获得商业的成功,则必须要有规模。而要有规模,就必须迎合市场的口味。而这与设计师本身追求个性与引领市场的本质有所矛盾。事实上,如果撇开那些大财团所营造的幻觉(他们并不需要依靠设计师设计的衣服来赚钱,他们只需要靠设计师的衣服来营销造势。真正赚钱的是皮具、香水、化妆品、珠宝等配饰线以及品牌授权费),能靠概念引领市场且在商业上存活的不错的设计师真是风毛菱角。
而对于真正的设计师而言,这恰恰是痛苦的源泉。一方面,你视服装为生命,在其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而另一方面,服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不过是一件装饰身体的华服,或者赚钱的工具而已。
在本次对话中,卡拉扬还谈及一个词叫“名人设计师文化现象”。 这类设计师并非科班出身,但是却获得了当下最主要的流量。虽然卡拉扬本人并未提及任何名字,但我们可以想象诸如蕾哈娜(Rihanna),Virgil Abloh, 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之类的名人。对于苦读数年致力于不断推陈出新的专业设计师而言,这些名人因为自己在其他领域的成就而轻松就获得了大财团的支持进行设计工作,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流量与销售规模。 听上去不那么公正,然而这就是残酷的现状,而且这一现状并不仅仅存在于时尚圈。正如卡拉扬所说,虽然扶持名人设计师不是什么错误,但将近乎所有的产业资源都贡献给名人设计师,却忽略了对专业设计师的支持,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如此下去,真正的创造力将会走向消亡。
虽然话题听上去有些沉重,但是卡拉扬关于自己如何设法平衡设计创造力与可穿着性;以及如何看待手工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的阐述依然非常值得阅读。 在这次访谈中,卡拉扬还特别谈了谈他对当下流行的“跨界”、“潮牌”以及热门的中国设计师品牌的看法。其许多观点都值得时尚圈人士的反思。
专访环节
问:
公众认为你是Avant-Garde(先锋式)的设计师,你个人同意这种说法吗?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设计师?
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在很多地方听到“Avant-Garde”这个词。我认为我是一个实验型的设计师。同时我也是一名技术型设计师。我对结构、剪裁也很感兴趣。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衣服的形状、剪裁和它是否合身上面,我有团队会配合我的设计,但是我会亲手制作很多东西。因此我的设计也是有可穿性的。
问:
这个联系到我的下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平衡实验性的设计和服装的可穿着性的?
答:
这有两个点。第一个就是你的经验。如果你做这件事的时间很长,你就会明白这一点。我已经做了25年了。当你在做作品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能卖或者不能卖。这个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可行的,而什么又是不可行的。
还有拥有一个能让自己和顾客互动的环境,直营店铺是一个很好的去平衡这种关系的方法,你对产品的反应会成为一种反馈机制,并让你做得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另外,设计师对人体的理解也很重要。如果你真的明白人体,你就知道该如何努力实验。你需要了解人的身体是怎么动的,去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让模特们做些动作,让他们在没有任何指导下穿上你的衣服,看看他们是否能“控制”这款衣服。我认为所有的这些都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实用而又不失创意的设计师。
问:
你说你过去25年都在做设计师。 那么你觉得过去这25年来,设计师的角色有什么变化吗?
答:
过去25年里,设计师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是一个数字时代,我刚开始设计的时候也有互联网,但当时没有数字媒体,我们只能等6个月,然后看到关于衣服和作品的照片发布在杂志上,看到这些精美的照片的时候我会很兴奋。但是现在人们可以很快看到这些作品,这是最大的差异。
当时明星文化也尚不明显,还有”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的观念在当时也不存在。即使不是一个专业人士,也可以自己决定成为一名设计师,这种事情以前不存在的。设计原本该有的平衡因为企业巨头而被打破,他们让很多设计师突然就出现了,就算他们的作品不一定那么有趣,但因为他们背后有一家大企业,你就会很容易见到他们,然后他们就会以此做生意。这本也没什么错,但我觉得这个就让设计界显得不十分不平衡,有的人从媒体和这个行业得到了太多的支持。
不论是名人、设计师还是企业家,我希望不同角色获得的市场空间是相同的。因为我发现现在要么是名人拿走了很大一部分的关注和支持,要么是那些大的企业拿走了太多的支持。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平衡。
我认为这个事情是需要整个时尚产业与媒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思的问题。他们应该为高定设计师、专业设计师、以及名人设计师都进行推广,他们不应该只关注其中某一类设计师,仅仅因为这类设计师在他们那里投放广告了,这样会使很多真正的设计师开始消亡。当行业开始支持那些大品牌,而没有支持其他小品牌的时候,这样一来设计就只剩下钱了,设计就会变得很无聊,这个事实很让人悲哀。
问:
你认为是否会出现某种力量或者势力改变这个现象?
答:
这就像气候问题,不是吗? 人类必须作为一个集体生活,而不是只有单一的一个人孤军奋战,这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在我们的行业中看到因为滥用权力而造成的不平衡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它和气候问题很相似,我想这里需要一个全球性的委员会,去为这种状况设立一些规则。但我还没看到这个事情发生。
问:
现在有很多年轻的设计师想毕业后立刻创业。你对这些设计师有什么话想说的么?
答:
实际上时尚是一个很困难的产业。有时当你开始从事这个行业几年的时候,你就会遭遇该如何持续生产?如何继续走下去?的问题,很多人在这时候就会停下来。我认为最健康的方式是,你应该先尝试为其他人工作,但希望是能在一个好的位置上,然后一步一步向上走。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认为你可以创造一个市场,再做你想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样更明智和更实际。
问:
你有没有想过10年后,随着科技的改变和创新,设计师将如何设计?
答:
我认为非专业出身设计师在文化上正在成为设计师,借助科技的力量,更多的非专业设计师会成为设计师。如果按人均拥有多少设计师计算,这个数字会有更多。也许你可以说,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未来会有更多的医生。但是我会问,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医生吗?我想说的是设计最重要的是“品位”,要得到这种“品位”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对我来说,3D可以用来加强设计,但它不会代替我的设计,我很怀念那种“手艺”的东西,我很喜欢它的美。
问:
今天有很多品牌与名人之间跨界的合作,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答:
是的,我认为这很令人兴奋,因为这样能渗透到所有的观众。它能为品牌吸引新的受众,与顾客建立新的联系。不过有时候,这种做法可能有点哗众取宠了,也因此你可能死得也很快,这取决于你如何与品牌方合作。
问:
你知道潮牌在最近非常流行,很多品牌也相继加入这个行列。你怎么看这个趋势?你认为从长远来看,潮牌的流行还会持续多久?
答:
我认为潮牌还会继续流行一段时间,因为它真的很吸引年轻人,但时尚就是一些很快过期的东西,总会有新的东西出现。
问:
那么说到关于你的品牌。你的品牌有在做什么东西来满足年轻一代的新需求吗?
答:
我们现在就在这条路上。我们品牌现在有面向种不同顾客的产品,包括有年轻人、年长的专业人士,也有艺术收藏家和建筑师,还有女商人和时尚达人。我们年轻的顾客真的知道什么是时尚,但是我们并不想要拥有大众市场的吸引力,我们仍想保持我们的独特的市场。但是我们也希望我们能接触到更多的顾客。我们正在为此努力同时又不失品牌特性。
问:
你怎么看待中国设计师?你看过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吗?
答:
我有看过他们的作品,我认为他们是很有趣的设计师。对于一个年轻的中国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设计个性标识,你必须变得更加有个性意识。但我认为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不只是在中国有问题。我们现在有一种个人身份标识的危机,就像是10个设计师都只有一种风格。所以关于年轻的中国设计师,我发现他们的作品可能会很像一些其他人的,我想看到他们变得更加个性。我真的欣赏那些真正的设计师,不只是中国,我在巴黎、在纽约也希望能看到更加个性化的设计师。当下,你看一个设计师的设计的时候,实际上你看到的是他们借了很多个设计师的想法。你会看到他们所参考的每一个设计,这些设计来自哪里。但是这个产业会觉得这样很正常。我觉得这个现象很奇怪,现在的人们并不在乎一个设计最初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只想成为一个设计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