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定义“中国”时尚?

我们该如何定义“中国”时尚?
2024年05月17日 12:03 冷芸时尚博士

(本文原文首发在《Madame Figaro》2022年10月)

“中国何时才能有享誉世界的时尚品牌?”,这是一个已经被几代中国设计师“曾经问个不休”的问题。当下,看上去,一切正在朝大众期待的方向发展:Z世代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不仅让李宁、安踏的国潮产品线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还让更多的带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诸如花西子、观夏、林清轩新消费品牌出圈。

那么,从改革开放至今40余年过去后,“中国”时尚——在此我们将它定义为“带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时尚品牌,目前到了哪个阶段?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这其中的“中国文化特征”呢?

“中国”时尚简史

若以年代划分,中国时尚风格的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40余年的时间里,大约经历过以下三个阶段及三种类型:

1980-1990年代 具象的中国文化符号式表达

这些符号多以旗袍、龙凤、牡丹、紫禁城、灯笼或者其他一些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设计元素。到今天,这种“具象式”的中国符号依然可以从诸如郭培、吉祥斋等品牌中看到。从小圈子文化走向大众生活的汉服,大多也依然保留较为具象的形制符号特点。

1990年代中期-今 写意的中国文化表达

大约从2000年初至今,随着70后设计师的成长,“中国”时尚的设计表现更趋向于在写意,或者说,更偏向于“精神性”表达而不再局限于具象的符号表达。国内最早开启这一风格的,当属由马可与毛继鸿联合创立的“例外”。 作为大陆第一个带有显著独立设计师风格特点的时装品牌,例外抛弃了一切有关的具象的中国符号,而采取了更加有含蓄的手法表达“中国”,连名字都带有“中国哲学”式的思考,而当时,市场上充斥的是由英文名转译过来的中文名字。马可后来再创立的“无用”,坚持了她所理解的“东方”风格,以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为灵感,色彩上采纳了朴实的大地色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但又坚忍不拔的性格。梁子的“天意”,则采用中国黄金纱莨绸为主要面料,通过写意的中国画式的风格,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

(图源网络,侵删)

2010年-今 被西方设计语言重构的中国文化

90后代表着这个阶段。他们大多数毕业于诸如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时装学院这样的名校。 在汲取了全球最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后,他们大多选择了回国创业。如果说90后与他们的前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有什么不同,60-80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大多带有沉重的使命感,而90后在使用中国文化方面,态度上则相对要轻松很多,这种轻松大多表现在用色更多姿多彩,对文化元素会做更多的解构化的处理,甚至有时会带有一丢丢戏谑的手法。 这种轻松,也体现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更加高度的自信。

中国时尚之国际化

中国时尚之国际化,至少有三类群体的经历值得借鉴。

用美国式的“休闲”与“舒适”与法国精致完美的高定对决

首先值得一提的便是美国服装设计师。至少在1970年代前,全世界只有一类服装设计师称得上“闻名遐迩”,那就是“法国设计师”,更确切地说,是“巴黎高定设计师”。作为世界上服装最早工业化的国家,以及当时经济最自由商业最发达的地区,美国服装设计师几乎自20世纪初就梦想着打破当时以法国为全球唯一时尚中心的局面。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等待与煎熬。虽然那个时候美国要消费力有消费力(诸如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当时已是闻名全球的富豪),还有VogueWWD至今都是行业头部的时装媒体,但是,当时的美国设计师只需要照老板的意思把法国买来的款改一改,或者照着时装杂志抄抄即可。 即使因为二战期间,买手与媒体无法飞到巴黎去订货,纽约借此机会,在美国现代时尚业主要奠基人之一伊莲娜·兰柏(Eleanor Lambert)(1903-2003,她也是美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创始人)的带领下,纽约于1943年举办了全球第一个时尚周(当时被称为“时尚媒体周”),都没有能够让美国设计师真正打破法国设计师的垄断地位。

(图源网络,侵删)

直到1973年11月28日,依然是伊莲娜·兰柏,通过多方撮合,最终邀请了法国5位设计师,然后又从美国组织了5位设计师去法国凡尔赛宫举行了一场双方设计师的PK赛。观众几乎囊括了当时欧美的诸多名流,包括媒体、名媛,以及皇室家族。法国派出的5位设计师分别是:纪凡希(Hubert De Givenchy)、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圣罗朗(Yves Saint Laurent),迪奥(Christian Dior)品牌当时的设计总监Marc Bohan(当时迪奥本人已经过世)以及恩格罗(Emanuel Ungaro)。美国派出的设计师则是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 De La Renta), 史蒂文·伯顿(Stephen Burtons), 霍斯顿(Halston), 比尔·布拉斯(Bill Blass)与安妮·克莱因(Anne Klein)。

普利策奖获奖人罗宾·纪凡(Robin Givhan)的《凡尔赛宫之战》(The Battle of Versailles: The Night American Fashion Stumbled into the Spotlight and Made History)中生动且详细地呈现了这场比赛前后经历及比赛本身——最终美国设计师大获全胜。原因似乎也很简单,法国设计师当时根本没有重视这场比赛,他们觉得相对于法国如此悠久的时尚历史,美国人哪有什么设计? “轻敌”是法国设计师“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美国设计师走了一条与当时法国高级定制设计很不一样的风格道路。 法国高级定制讲究的是“精致”、“高贵”与“完美”,美国人则用美国人特有的“休闲”、“运动”以及“简洁”的裁剪“打败”了他们的对手。

用日本的侘寂、物哀美学惊艳法国观众

刚刚去世的三宅一生,与高田贤三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作为最早甚至可能是至今唯一打破西方设计师垄断地位的非西方人,同样值得中国设计师学习。

四位设计师进军巴黎时基本在1960-1970年代。当时连美国设计师还岌岌无名。他们又何以打破了法国几近垄断的时尚设计话语权?只有一个关键词:审美

(图源网络,侵删)

法国当时高定依然盛行,强调的是“精致”、“完美”、“优雅”,在设计手法上,则强调“对称”与“规则”。而四位设计师其实设计手法都并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打破了当时法国人“传统”的设计风格。用时尚史学家维拉利·史狄乐(Valerie Steele)的话来说,日本设计师用“不对称”打破了法国设计的“对称”感;用“多色彩对撞”打破一件衣服不能超过几种颜色的“传统”;用“不完美(粗糙)”打破当时的“精致”感;用“看上去不像一件衣服的衣服”打破传统衣服的形象

用黑人的街头文化打破奢侈品圈的高贵感

而今日,潮牌的大火,都必须要感谢坎耶·维斯特(Kanya West),以及去世不久的且充满争议的、第一个被奢侈品集团选中做创意总监的黑人设计师Vigirl Abloh

(图源网络,侵删)

从溯源来说,潮牌背后主要有四支文化:涂鸦、嘻哈、篮球与滑板,他们大多都来自于黑人文化。而在它们背后,驱动这些文化诞生、前景的只有一个核心思想——那便是“叛逆”。 潮牌从1960-1970年代美国黑人的小圈子文化,成为到今天的主流风尚,也是时尚流行经典理论中 “自上而下(trickle-down)”传播理论的典型案例。 在此之前,流行都是由早期的贵族、中期的明星、今日的网红、KOL自上而下流行的。

而坎耶·维斯特与Vigirl Abloh,也是用“叛逆”精神打破了奢侈品一向高冷的风格,让它们更加年轻化,与街头青年融为一体。

我们该如何定义“中国”时尚?

前三个案例无一例外都指向了一点,那便是中国设计师要想真正在全球发出声量,也需要塑造自己标志性的美学体系,且从审美角度,它还能被其他文化的大众所喜爱。因此,唯有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中国哲学,将哲学思想转化为有形的载体,而不仅仅用具象符号去体现文化要素去表达,或者,不妨就让深入自己骨髓的中国文化自然流淌出来,而不用刻意绞尽脑汁表达,也是一种“中国化“的体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