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几天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接下来即将进入到考生们填报大学志愿的阶段。事实上,近年来围绕着志愿选择已经诞生了无数热搜话题,包括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议。却很少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真有必要这么早就锁定大学生在未来的专业方向吗?
如果倒退三四十年,在那个大学生依旧被视为稀缺高学历人才的年代,以上问题的答案应该还是肯定的。毕竟当时中国社会普遍面临人才紧缺的困境,急需将刚毕业的大学生注入到各个领域。既然本科生就业受重用成为了一种常态,自然需要在本科阶段就针对未来就业方向进行定向培养,所以无论是志愿设置还是课程安排,都是围绕着具体的专业和行业展开,以满足当时的时代需求。
然而时至今日,时代背景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科技的爆发性发展,很多工作岗位对于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比如无论未来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掌握与计算机、人工智能、概率统计、经济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哪怕是经营一家作为传统行业代表的餐厅,也需要在经营中引入诸如电子化点单、大数据分析等科技元素,可能还要学一点经济学常识和消费心理学,否则就可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落败。换句话说,相比几十年前,现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从业者,往往意味着必须在大学里学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才能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如上所述,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既需要培养学习能力,还需要掌握生活在复杂社会的各种技能。所以不分专业和文理,都应该学习大量的基础必修课,即实现所谓通识化。其实世界一些顶尖大学已经踏出了这一步,哥伦比亚大学前两年的大学课程,基本不分专业都要需要学习基础的必修课。因为企业对于岗位的技能要求变化非常快,现在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并不仅仅在乎大学生的专业,而是更看重综合学习能力。在这种新的形势面前,大学本科阶段所能提供的教育内容往往只能作为基础,会有很多专业技能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或者在专业的硕士和博士阶段接受教育,所以现在很多顶级公司的校园招聘已经以招硕士研究生为主。
既然在进入职场之前需要学习的东西变多了,以及谋求良好职位往往需要等到硕士毕业之后,那么,又何必在高考录取时就彻底锁定专业方向呢?对于那些18岁前长期忙于刷题拿分的高三学生来说,在高考阶段很难真正了解自身热爱和擅长的专业方向。如果辛苦拿到了高分,然后随波逐流地填报了所谓热门专业,结果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相关课程根本不适合自己,那会成为一种非常糟糕的局面。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意味着之前的辛勤付出失去了意义,而对全社会来说,也会无谓损耗教育资源。
为了避免上述局面的出现,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大学本科阶段应当更强调通识教育,不必在志愿填报阶段就确定具体专业。
比如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全体学生的学习普遍以接受通识教育为主。等到三年级开始,再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自主决定更多的选修课程,以此实现因材施教,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在研究生进修时再确定具体专业提供参考。
提出上述建议的基础,是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在大学本科阶段普及通识教育的可能性。相比几十年前,中国目前已经拥有足够丰富的大学教育资源,也就不必再把本科阶段的教育设置为精英教育。当然,这里说的资源丰富是指大学的基础课,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教育资源依然处于稀缺状态,但至少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资源已经十分充足。尤其在普及通识教育之后,很多课程可以实现标准化,也就是使用标准的课程、作业、教材和测评等等,从而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成本。例如通过开大课甚至网络公开课的形式,就能大幅提升大学通识教育的效率。
至于通识教育的具体内容,也需要结合时代特点有所调整。以往西方社会所说的大学通识教育源于博雅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非专业技能类的学科。现在很多美国大学都有通识教育的内容,一般来说要求学生选修一些非本专业的课程,主要目的是让理科生去选一些文科社科类的课程。
至于我们所建议推行的通识教育,则需要包含更多在当今时代具有特殊价值的教育内容。比如在取消填报专业志愿这个环节之后,把数学、统计、计算机和财会金融经济等课程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在一年级学习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财会金融,再加上少数选修课;在二年级学习计算机原理和编程以及经济学,并且增加选修课的数量;等到三年级开始必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且将更多课堂教学时间留给选修课;等到四年级时,除了选修课和实习之外,学生也可以备战接下来的研究生考试。
如果学生能够尽早明确就业倾向和专业方向,就可以在选修课程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比如希望攻读物理学科的研究生,就要从一二年级开始选择一些物理专业课,提前为考研做好准备。对于想在某一理工科专业里谋求发展的学生来说,只要把握好选修课的机会,还是有充足的时间专攻一个专业。
与此同时,通识教育还需要解决所谓的“文理偏科”问题。比如要求理科生的选修课中必须包含若干人文社科学的课程。可以为每个人文社科学科开设入门课程,帮助学生在选修过程中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工具、方法学以及职业方向,确保每一位理科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人文社科教育。而对于文科生来说,也不应当像现在这样在大学本科阶段彻底摆脱数学,而是可以从数学和计算机等必修课程中形成必要的理科思维。
上述改革不仅会推动本科教育内容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企业在校园招聘时的选拔思路。在新的本科教育模式下,入学时不再锁定具体的专业,毕业时则是文科或理科的通识人才,这也更适合满足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人才需求。目前职场上的很多职位,比如管理和营销的基础岗位,其实需要雇佣的就是通才而非专才。包括很多研究生院在录取学生时,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看重本科专业,而是更注重数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当然,不必担心普及通识教育会导致招聘者在面对相同专业的学生们时难以做出选择。只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工智能分析算法,就很容易读取和分析本科毕业生所选的课程和成绩,企业和研究生院完全可以根据学生所选的课程和成绩来综合评判其专长和能力,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把4年前由高考分数确定的学校专业当作衡量人才能力的唯一标签。
实际上,以上建议绝非异想天开。就在不久前,上海交大刚刚宣布全面放开转专业的政策,大一大二大三均可申请,在校本部和医学院之间也可以互转。上述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一片喝彩,也说明对于在高考时就彻底锁定专业这件事,社会上早就存在着各种担忧与顾虑,所以目前已经有顶级学府朝着全面开放专业选择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而我们则希望改革的步伐能够迈得更大一点,与其在进入大学之后再去争取选择权,不如在高考时就把选择权提前交给学生们,通过在大学本科阶段全面普及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帮助优秀人才在未来做出更加精准的选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