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多面“操盘手”计葵生

走近多面“操盘手”计葵生
2016年05月24日 10:01 金融城

在监管与市场风雨骤紧的特殊时期,陆金所的掌门人计葵生如何判断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陆金所选择了怎样的转型路径?如何吸引中银、国泰君安等资本大鳄的青睐,达到185亿美元的估值?

现在,城主君将为你掀开陆金所掌门人的神秘面纱,带你走近一个多面计葵生。

角色一:陆金所转型的“操盘手”

陆金所的转型不可谓不早。2015年3月,就在各路资本疯狂涌入P2P网贷行业时,陆金所已经开始酝酿转型,先后剥离自营P2P业务,转型开放平台模式,斩获基金牌照,上线2000多支基金产品,联手前海征信上线“人民公社”等。这套“组合拳”,让陆金所的平台战略变得愈发清晰。

这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计葵生的先验性判断。作为转型的“操盘手”,他始终不忘陆金所成立的初心:成为一家金融资产交易所。“陆金所转型,就是要做开放平台,而不是单一的P2P平台。陆金所去年个人零售端整体交易量6000多亿元,P2P占整个交易量的不到10%。”

计葵生估计,陆金所未来几年收入来源会有很大的变化。现在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上架费;第二个收入来源是二级市场转让产生的手续费。未来,陆金所将开发更多新的信息工具,用于认清市场趋势,帮助企业做最优判断。

通过一年多的战略转型,陆金所2016年第一季度总交易量为13009亿元,同比增长逾4倍,个人零售端交易量3055亿元,同比增长逾5倍;机构端交易量9954亿元,同比增长逾3倍。从交易量来看,陆金所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且机构端优势突出。

角色二:行业的“敢言者”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高管,计葵生从不吝惜为行业发声,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与金融领域专业人士朱云来的辩论。

朱云来在论坛上质疑P2P的业务模式,一方面是判断客户所需高成本的核实流程,另一方面贷款额度又很小,值不值得花这么大的精力?此外,客户的总收入、总消费、支付体系、信誉等关键因素的缺失,很难对客户进行准确的判断。

计葵生不认同这些质疑。他表示:“P2P的核心是大数法则,数据积累下的风险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比如100个借款人中一定有5个无法还款,可是剩下95个人还的利息能够覆盖5%的坏账,这就是P2P的大数法则概念。”

同时,计葵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P2P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把一些高风险资产,卖给"屌丝用户"。这整个配置是不对的。"如果你有一个很安全的产品,然后你把它切细,卖个低端客户,这没问题的;如果你有回报高但风险比较高的商品,你卖给投30万、50万、100万的人,这些人是有一定承担风险能力的,这就需要金融的牌照化处理过程,什么样的资产匹配什么样的人群。”

他表示,做互联网金融要成功,不仅要在资产端做清楚的处理和切割,在投资端也要有比较明确的客户群。

角色三:资本运作高手

十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让计葵生历练出敏锐的资本运作嗅觉。

就在资本市场对互金行业的投资兴趣走入低估之际,今年1月18日,陆金所宣布完成12.16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B轮投资者9.24亿美元投资和A轮投资者行使认购期权投资的2.92亿美元,融资完成后,陆金所估值达到185亿美元。

陆金所并没有为了上市而上市,其估值是建立在成功转型的基础之上。

计葵生表示,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非常看好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以及陆金所的业务模式。“陆金所已不是一个单一的P2P平台,在两年前就开始做较大的调整。未来陆金所自己不经营P2P业务,P2P的交易,会由独立的公司经营。”

至于上市,计葵生一直以来都比较坚定:肯定会上市。“但是是三年后、四年后、五年后,具体时间还不知道。因为这个要看我们整个业务的发展,市场的监管环境。”

6月4日,金融城将邀请计葵生走入课堂,与你细细分享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他对陆金所转型路径的思考与抉择。

【报名方式】

曲先生 010-53384878;13501250604

颜先生 010-53384878;1369318629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