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解读】央行结构性降息,究竟利好债市还是股市

【突发解读】央行结构性降息,究竟利好债市还是股市
2020年07月02日 09:17 Beta财富管理

背景

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决定于2020年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此外,央行还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为3.77%。

本期为您解读:

什么是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是否意味着货币更宽松?

对债市和股市的影响几何?理财启示解析。

解读1:什么是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 向商业银行 的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对金融机构贷款 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的规定,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根据贷款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信用贷款和再贴现 两种。两者的区别是: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而狭义的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

中央银行 通过调整再贷款利率 ,影响商业银行 从中央银行取得信贷资金 的成本,从而引导金融体系的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朝着政策希望的方向变化。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再贷款利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 的资金 成本 ,达到鼓励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贷款的规模效果。

解读2: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更加宽松?

这种概率不大。

目前央行首要的政策意图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令充裕的资金更顺畅地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淤积在金融体系。从而实现由宽货币向宽信用效果的转变。

此次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体现了几方面的政策意图:

一是国常会确定的今年金融系统要向各类企业让利1.5万亿,再贷款利率的下调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体系实现这一政策目标。

二是提升货币政策效果。可以缩短货币政策传导链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高政策的“直达性”体现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实现对中小企业的“精准滴灌”,避免大水漫灌。

三是防止资金套利行为。降低存贷款利率,使资金利率与存贷款利率“水位差”收窄,压降市场套利空间,驱动更多市场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四是防止资金空转。通过这种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这种结构性降息方式,优惠利率有助于鼓励银行加大对三农、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意愿,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最薄弱的环节。

再贷款利率下调后,未来货币政策会如何变化?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的下调,反映出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陆家嘴 论坛上的官员表态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均释放出要坚持总量政策适度、防范金融风险的最新政策风向。我国经济目前复苏向上的态势非常明确,货币政策不能无限量宽松,还要做长远考虑,因此需要在总量政策上保持一定的谨慎,同时,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则要保证到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此次再贷款降息、特别是时隔约多年后再贴现利率首次下调,或也表明政策性降息过程仍在延续。考虑到政策利率往往联动调整,后期OMO和MLF利率下调也将择机落地。

解读3: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对债市有什么影响?

5月以来债市经历了大幅调整,此次“降息”会否带动债市上涨?

光大证券 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本次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调整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既不直接利多,也不明显利空。本次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的本意是推动对实体企业的“降息”,并非引导R001等银行体系资金利率下降,因此未必能对利率债形成直接的利多。同时,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的下调,还不足以扭转货币政策总体的取向,因此未必能对利率债形成明显的利空。

理财启示

1.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代表货币政策取向保持整体宽松状态未变。

2.货币政策逐渐由总量宽松变为结构优化、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变宽货币为宽信用。货币政策带来的效果将更多的体现在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而不是市场利率的回落。

3.资产配置上,短期对债券整体偏正面,但是上涨空间相对有限。货币政策稳经济效果改善,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恢复,对权益类资产更加有利,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值得战略看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