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深圳律所孙童伟:解码建设工程全周期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硬支撑”

京师深圳律所孙童伟:解码建设工程全周期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硬支撑”
2024年06月13日 11:38 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屈文琳 记者 智文学)“从万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到城市里万家灯火的商业住宅……建设工程关系着千家万户,是投资大、周期长、法律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积极主动搭建建设工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以前瞻性布局确保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日前,在深圳市建设工程法律专业委员会的专题活动上,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京师深圳律所)高级合伙人孙童伟分享了自己对建设工程全周期法律风险体系构建的观点。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童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双层级视角出发 打好风险防范战

防范化解风险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孙童伟提出,在建设工程工作实施过程中,主要从施工单位和项目部两个层级视角出发,按照业务板块和业务流程提炼内容进行风险管控。

从施工单位宏观管理角度来看,按照业务板块全面管控,主要包括公司治理、公司运营、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财税合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项目投融资、并购、ESG合规、应收账款管理、破产重整、争议解决等等。当然,以上内容与其他行业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从项目部层级微观管理角度来看,按照项目的实施流程进行全流程风险管控,主要在“施工合同签订阶段”“项目筹备阶段”“业务分包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结算阶段”“工程保修阶段”等流程上。

“参与项目实施的每个人一定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只有不断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才能有效‘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孙童伟认为,对于建设工程法律风险防范不能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推进,而要“以思患而预防之”,将“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统一。

对此,孙童伟特别提到了建设工程风险防范中的“合同管理”“流程管控”“施工队伍的选择与管控”“项目全面体检”四个关键要素。他说:“古人讲,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建设工程行业是强监管的行业,制度保障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石。”

着力合规体系构建 打铁还要自身硬

“工程企业坚持构建合规体系,首先是从管理观念上进行改变。建立适合企业的管理制度、运营模式,并在相应环节匹配合适的工作人员,让每个人都参与合法合规合理的经营活动实践,进而将企业合规理念走深走实。”孙童伟说,“企业合规体系建设必须是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向未来的。”

当前,在整个工程行业中,大中型建筑企业对法律事务管理的需求更强烈,既成立了单独的法务部门跟进公司合规内容,也聘请了具有较多行业经验的律师作为法律顾问,指导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而受规模、资金等因素限制,很多小微建筑企业却还没能构建完善的法务部门,因此常常在遭遇法律风险和纠纷争端后“被动应变”。

“法务部门是对企业事务管理合规有所深刻认识的专业部门,它既要结合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参与阶段性目标梳理与制定,又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明确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职责,落实规章制度,从而保障各项经营活动都能良性运行。”孙童伟表示,合规体系建设是一场主动战,是公司把稳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的前提。工程企业只有逐步完善自身法律合规体系,才能行稳致远、节节攀升。

强化突发化解力 精准拆弹是关键

项目部是工程企业风险防范的前沿阵地,也是突发情况最多,需提升应变、化解能力的部门。

孙童伟从大家最关心的合同问题谈起,通过案例展开:例如,甲公司经过招投标程序在三年前与建设单位乙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其后甲公司做好各项开工准备,但乙公司迟迟不通知甲公司进场施工。三年来,甲公司多次通过电话、发函、当面催促等方式要求乙公司尽快安排开工事宜,但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辞。最后,甲公司无奈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直到法庭上才得知案涉项目早已因故“叫停”。

“从法务角度来看,造成最后结果的关键性失误是甲公司在招投标前疏于尽调、审查,虽然相关损失在诉讼中获得支持,但由于乙公司履行能力问题,其前期投入资金回收困难,陷入权益难以保障的被动局面。”孙童伟说,“目前工程行业‘三包一挂靠’仍大量存在,合同有效是基础,需培养全员风险防范意识,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做好尽职调查,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人员,尽量将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此外,还要做好法律风险体检动态管控工作,施工单位和项目部风险管理也要定期开展,制定风险清单,逐项排查,及时化解。同时,还要做好证据资料管理,从会议纪要到往来文书力求事无巨细,一旦不得不打官司时,完善的资料就是有力的证据。”

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孙童伟强调,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要行于日常、形成习惯,他始终倡导团队成员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各种风险隐患的研判,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做足预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这样,即便遭遇突发问题,也能及时精准拆弹,顺利啃下“硬骨头”。

孙童伟曾在建筑一线工作多年,深耕建工行业法律服务,经验丰富。(京轩/图)

孙童伟积极参与建工项目法律指引研讨活动,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京轩/图)

多策并举强合力 综合服务提效能

“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律师?”在分享中孙童伟立足需求端,换位思考畅谈心声,“客户需要的往往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服务。这就要求律师了解行业宏观趋势,明晰对行业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业务模式、项目运营等战略目标,能够依托个人、法律服务团队的综合能力、商业思维等为工程保驾护航。”

多年来,孙童伟深耕工程地产行业,深入研究与工程地产相关行业的法律服务问题,跟随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解决了诸多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的破产重整、债务重组、投资并购以及工程款执行等案件。在此过程中,他总结归纳提出了“六力并举强内功”的法律服务提质路径。

“第一个能力是行业洞察力,要着眼于行业宏观趋势以及微观变化,这样才能快速对客户需求做出准确的预判,及时高效地反馈专业的法律意见;第二是问题解决力,要立足案件本身,找准争议焦点,靶向制定方案策略,推动问题解决、良性发展;第三是市场开拓力,要求律师要有客户思维和品牌思维,两者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第四是客户服务力,要精准把握客户需求,联动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第五是持续学习力,法律新近条款、行业发展走向等都是律师必须关注学习的重点;第六是团队领导力,独行快、众行远,领导一个凝聚力强、专业突出的团队,往往能让问题解决事半功倍。”孙童伟说,“六大能力互为肌理,强化多向施策、综合提升,工程行业律师只有具备了系统整体的解决问题能力、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通晓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商业思维,才能从诉讼实战中总结积累成功经验,联动更广泛力量,共同为企业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赋能,推动行业的能级跃升。”

孙童伟认为,持续学习力是推动律师专业精进的必备条件。(王洁雨/图)

从具体实施来看,在处理涉及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时,律师要多借助派出所、人社局等部门介入,防止矛盾激化影响项目建设;解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行政处罚问题,要及时洞察监管部门执行动向和执法政策倾向,提前与监管部门沟通,早发现、早解决;诉讼中涉及影响施工企业资质降级风险的,更要借助法官调解解决纠纷,防止赢了官司却给施工企业造成更大损失。此外,涉及工程技术专有名词,施工图、竣工图等图纸识别,以及变更索赔、计量计价等专业问题时,就需律师懂专业、善学习,能看懂造价鉴定意见书、质量鉴定意见书,并及时发现行业专业问题。最后,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创效盈利。因此,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时,时刻要以效益为根本,熟悉管理模式、运作流程,明确创效点,才能为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法律建议,为项目创效保驾护航,助力企业提质增能。

“做行业律师,不仅要立足工程行业基础,还要善于根据市场情况,总结成熟的法律服务经验,不断扩展和延伸其他行业,以法律顾问标准化、流程化为抓手,洞察客户所在行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综合化的法律服务。同时,团队在处理多起工程、地产、股权等疑难商事案件时,总结了一套商事诉讼精细化管控、全流程可视化的产品,有能力胜任商事疑难复杂案件。”孙童伟说,“近年来,建设工程的融合性、跨界性越发明显,对未来发展,律师要有不惧爬坡上坎的魄力、顶风开船的能力。只有深耕不辍、笃行不怠,走在前、干在前,才能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