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禁止代销私募?银行业或将迎重磅新规,对普通储户影响大吗

将禁止代销私募?银行业或将迎重磅新规,对普通储户影响大吗
2024年06月15日 09:13 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期,有市场消息称,相关部门将修订商业银行代销私募投资基金相关规定,特别明确了商业银行不得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或通过借道其他持牌金融产品的方式变相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此举将对银行和私募行业有何影响?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规若出台,将影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的业务,但对商业银行普通存款客户并无影响;同时,这也有望促使私募行业回归本质,而非一味追求做大规模,有利于行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近期,有市场消息称,相关部门将修订商业银行代销私募投资基金相关规定。(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并不是新鲜事

据了解,2016年,原银监会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根据通知,代理销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由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委托,在本行渠道(含营业网点和电子渠道),向客户推介、销售由合作机构依法发行的金融产品的代理业务活动。

虽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需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但是这属于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范畴,不属于行政许可,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属于持牌金融机构,所以按照规定,银行不得代销私募基金。

据悉,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阳光私募”的方式代销私募基金,即私募基金借助信托公司等有牌照机构进行一层嵌套,再通过银行销售给投资者。在合同文本上,阳光私募基金的信托公司是发行人,由其负责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设计,并寻找投资顾问公司、托管资金银行、托管证券券商,并由其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报监管部门备案,私募基金显示为投资顾问,但实际运作中信托公司仅提供通道服务。

对于此次监管收紧的消息,有分析认为,这与前期私募基金连续出现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如果新规是为了解决私募基金不规范运作导致投资人面临风险问题,那么监管部门的意图是明确的,即希望通过加强监管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与普通储户关系不大

据了解,私募基金产品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投资门槛较高,起投金额最低为100万元,且要求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因此,银行代销的私募基金也仅针对高净值客户,为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门业务,与普通储户关系不大。

有业内人士分析,面对大量资产,部分银行高净值客户在寻求稳健投资的同时,也会寻求高收益投资,此时一些私人银行会向客户推荐代销的阳光私募基金产品。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对记者表示,如果停止商业银行的代销,将对私募基金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三方机构由于受到前期理财产品爆雷的影响,在产品销售方面已大不如前;而券商也无法完全承接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私募基金的直销只是在部分东部地区效果较好,并且私募基金营销团队本身规模有限,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有私募业内人士认为,从整体行业来看,银行代销的私募产品占比和规模并不高。由于银行对于引入私募产品具有一定门槛,会考察产品过往的业绩表现、稳定性以及私募基金公司的商誉等,只有一些大型的私募基金公司的产品能够进入银行代销,绝大多数私募公司都进不了银行的“白名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1032家,管理基金数量超15万只,产品规模为19.9万亿元。

上述私募业内人士表示,私募基金公司和银行合作看中的是银行的海量客户,通过银行代销,私募基金产品规模可以被迅速扩大。如果新规实施,将更有利于私募基金公司回归本源,踏踏实实地做业绩,而不是一味追求扩大基金管理规模。

对银行有何影响?

至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有媒体报道称,多家银行确已收到征求意见通知,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相关方开会讨论。有业内人士分析,新规落地将影响私人银行的业务和佣金机制,但这也倒逼银行产品引入部门寻找更合适的理财产品,工作人员继续精进专业能力。

一位金融行业从业者表示,银行客户多偏向稳健投资,而私募基金则是高风险高收益,不承诺保本,从本质上看,二者几乎是平行线,如果监管加强对银行代销私募基金业务的规范,受益的是更多不具备理财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投资者。

屈放认为,在销售私募基金的过程中,部分银行销售人员在话术或双录(录音录像)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投资者与商业银行出现法律纠纷。如果这项政策执行,私募基金需要重新调整销售渠道,未来券商、第三方机构的销售比重将大幅度上升,但是对于这些机构的合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