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法栏目》一名普通青年如何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并最终落入法网

《锐法栏目》一名普通青年如何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并最终落入法网
2024年06月20日 10:42 锐度新闻

在当今社会,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而一些因贪念而沦为诈骗帮凶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刘某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

刘某,一个初中毕业后四处务工的普通青年,因经济压力在网络上寻找快速赚钱的方法。2023年3月,他通过聊天软件接触到一条日薪600元的招聘信息,工作内容为维护“手机口”,实则是帮助境外人员实施电信诈骗。尽管刘某对工作内容一知半解,但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下,他选择了加入。

刘某的工作看似简单,仅需更换手机卡,而上线人员则远程操控其手机拨打诈骗电话。刘某能够听到通话内容,包括冒充客服人员以退款或升级VIP为由诱导被害人下载软件并转账。尽管意识到这是违法的,刘某还是因为高额收入而选择继续。

几个月后,刘某因手机卡信号不稳定而暂停了这份“兼职”,但亏损的烧烤店生意让他再次想起了这份来钱快的工作。上线人员提出报酬增加至每天800元,刘某决定重操旧业,并扩大规模,购买了8部手机,将“工作地点”转移到户外,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

刘某与上线人员之间形成了默契的暗语,如“出鱼了”即表示有人被骗,需立即销毁手机卡。通过这种方式,刘某在两个多月内获利3万余元。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23年10月25日,刘某在公园作案时被公安民警抓获,查扣了用于作案的手机和手机卡。

经审查,刘某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帮助维护“手机口”,与上游诈骗分子形成了稳定的协作关系,被认定为诈骗罪的共犯。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刘某为自己的贪念和无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检察官提醒,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许多人因法律意识淡薄或存在侥幸心理而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莫因一时贪念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结语:

刘某的故事是一个警示,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遵守法律,不要因一时的贪念而毁了自己的一生。同时,这也是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有力打击,展现了法律对此类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来源:法治与新闻公众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