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东湖:唐代园林孤本

新繁东湖:唐代园林孤本
2024年01月15日 01:45 锦观新闻

新繁东湖:唐代园林孤本

新繁东湖是我国仅有的两处建于唐代并有遗迹可考的人文园林之一

见山亭以草覆顶,具有川西建筑的朴拙本色

东湖为唐代著名政治家李德裕开凿,公园内建有李德裕塑像及怀李堂

三贤堂位于公园东侧,以纪念李德裕,曾任新繁知县的王益(王安石父亲),北宋政治家、龙图阁学士梅挚

公园内的古城墙,始建于明代,两端分别建有知稼亭、文风亭

□石维明 文/图

我国建于唐代并有遗迹可考的人文园林只存两处。一处是山西新绛县的绛守居,园林建筑景观已不存,仅余夯土层及一个水塘;另一处即是被称为“西蜀名园”的新繁东湖,较好地保存了唐代园林遗址,所以被专家称为“中国唐代园林孤本”。

“东湖”之名,系因此湖位于原新繁县县署之东。算来,东湖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早于大名鼎鼎的苏州园林、杭州园林和扬州园林。

怀李堂

作此间半日主人

《华阳国志》记载:“蜀川人称郫、繁为膏腴”。秦置蜀郡于成都,同时下设新都县和繁县。北周正式改繁县为新繁县。新繁县属于川西上五县“温、郫、崇、新、灌”之一,这里的“新”,并非指新都,而是指新繁。

1949年后,新繁县隶属川西行署温江专员公署。1960年2月,新都县并入新繁县。1962年10月,恢复新都县。1965年7月,新繁县并入新都县,原新繁县城繁江镇改为新都县新繁镇。2019年12月,设立新都区新繁街道。新繁地境虽小,却属川西平原富饶之地,物产丰盈。

从成都一环路,北行约25公里,便到了新繁正西街。经过牌坊,进入东湖南门。

东湖公园内实际有一大一小两个湖,大的为砚湖,小的是万花湖。两湖通过篁溪小榭相连。

背靠万花湖、面朝砚湖的怀李堂正好位于东湖公园中心。堂前坐北朝南矗立着一尊四米多高的李德裕塑像。门厅上刻有楹联:“千古乡风繁县好,万花湖水相公游。”旁边还有一副有滋有味的长联:“有这样湖山,比邻官舍,五花判毕,作此间半日主人,试看他丛竹团烟、残荷载雨;最可怜身世,隐抱杞忧,百感中来,忍不住一腔积愤,只落得倚栏长叹、对酒当歌。”

怀李堂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平房青瓦,典雅肃穆,堂外回廊诗歌墙有李德裕若干诗作。堂内有李德裕坐像、李德裕生平图文展示。

李德裕(787年—850年),晚唐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封“卫国公”,两度为相,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太和四年(830年)秋,李德裕受排挤,离开长安,出任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新繁县令、管内观察处置使、西山八国云南招抚使。治理西川三年,境内安宁,民生恢复。唐宣宗继位后,被一贬再贬,大中二年(848年),再贬为崖州(今海口东南)司户参军。大中四年(850年),病逝于崖州,终年63岁。历朝历代对李德裕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坐镇新繁不久,就在县署之东建设“东湖”,开凿湖泊,并引入青白江之水。建成园林面积35亩,其中砚湖、万花湖约12亩。五代十国时期孙光宪(公元900—968年)著《北梦琐言》记载:“新繁县有东湖,李德裕为宰日所凿。”

自李德裕凿湖建园以来,东湖一直由县府管理,历代均有培修。

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宋侑作《新繁卫公堂记》记载:“繁江令舍之西有文饶堂者旧矣,前植巨楠,枝干怪奇。父老言:‘唐卫公为令时凿湖于东,植楠于西,堂之所为得名也’。公讳德裕,字文饶,太和中(公元830年)来镇蜀,由蜀入相。”由此可见,东湖已具园林之形。

三贤堂

曾于青史见遗文

北宋祥符八年(1015年),王安石之父王益任新繁县令,兴农重教,政通人和。王益见湖中盛开并蒂莲花,视为祥瑞,特作《东湖瑞莲歌》,诗中有:“火云烁尽天幕平,水光弄碧凉无声。荷花千柄扶烟际,杰然秀干騈双英。无敕少昊偏滋荣,霄零仙露饶金茎。袅袅飘风起天末,绿华珰佩来铮铮。觥觞式燕资击赏,何人掞藻飞笔精。越国亭亭八百里,木兰泛泳称明媚。争如锦水派繁江,孤根擢翠葩分腻。”

北宋龙图阁学士梅挚(新繁乡贤)以诗相和《和邑令王损之东湖瑞莲歌》,诗云:“东湖七月湖水平,鳞波暗织箫籁声。中有植莲一万本,红漪相照摛繁英。地灵气粹不能测,双葩倏如同一茎。黄姑织女渡银汉,鲩旗凤葆罗空青。又认英皇立湘渚,翠华不返疑怨慕。五十哀弦顿晓声,骈首低昂泣珠露。是时主人集宴喜,湖光浸筵霞脚腻。”

梅挚于湖边建一四四方方水阁,名为“瑞莲阁”,阁柱一副楹联:“莲蒂拥双花,槛外惯开多士瑞;湖光涵万象,阁中长觉好风清。”

南宋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新繁知县沈居中改“卫公堂”为“三贤堂”于东湖南大门东侧,以纪念李德裕,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曾任新繁知县),北宋龙图阁学士梅挚。堂门一副楹联:“独有国人怀旧德,曾于青史见遗文。”

清乾隆五年(1740年),新繁知县郑方城重修“三贤堂”,并“外覆以亭”,名曰“爱亭”,取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之意。清乾隆四十四年,知县高上桂加以培修,并作“东湖八咏”和“东湖四景诗”,诗中可见此时东湖已有桥、亭、轩、山、石及多种花木。清嘉庆元年(1796年)和十四年(1809年)又有修葺。

清同治三年(1864年),新繁知县程祥栋主持大修,布局仍保持唐代园林风貌。程祥栋《东湖因树园记》记载:“浚湖通濠,导湔水(青白江古名)以注之。因地制屋,种竹树以补之。重建三贤堂于旧址之南,去湫溢而更爽垲也。堂对青白江楼,泉水稻田,北流绕廓。东为平远台,又东为蝠岩……岩左小港湾环,指度鸐桥,而东则瑞莲阁在焉。长廊以西中有飞栏跨水者,檀栾夹岸,是为篁溪小榭。过此路愈曲,地愈平,湖亦愈宽,正向厅事五楹,曰怀李堂。堂后为花南砚北之轩,绿窗洞开,三面临流。西连月波廊,介乎菊畦之间,望之如折叠屏风。其北槿篱茅舍晚香斋。循廊之西南,凡三折至珍珠船,舫居也,空庭积水,荇藻交横。穿竹西芳径而南,直达青白江楼之前,复与三贤堂会。”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新繁县令李应观《东湖记胜小叙》,细腻地描绘了东湖风光:“……邑之东湖者,程晓崧大令踵前贤而廊之也。胸藏丘壑,兴寄烟霞。是经是程,觉天回而地转;为高为下,亦水复而山重。似入山阴,行不遑于应接,岂同盘谷,栖但利乎隐沦。楼阁峥嵘,池台掩映。堂深宏而肃穆,廊曲折以纵横。岛屿萦回,浑若方壶因峤,阴阳递嬗,都宜着屐扶筇。”

东湖后来逐步成为纪念名相廉吏乡贤的处所,历代文人雅士在此游历唱和,声名远扬。民国十五年(1926年),东湖辟为公园。1949年后,多次修缮。1996年,东湖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砚湖南侧,有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纪念宋代“铁面御史”赵抃(曾任成都知府)的“清白江楼”。下面墙上有副楹联:“此地有湖山之美;斯人皆贤达者流。”拾级而上,又见一楹联:“清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繁川春远西蜀名园此更优。”

砚湖西南则有建于民国时期的纪念明末清初思想家费密“一门四世六乡贤”的“四费祠”。祠前一副楹联:“问十字千秋,父子孙曾几诗客;羡一门四世,文章忠孝六乡贤。”

梅园

管领梅花十万军

顺着石阶,登上东湖北界的古城墙。城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知县高上桂重修。1995年,根据原貌修复。城墙上靠内一侧,朱砂梅、绿萼梅茂盛。

古城墙东、西两端,分别建有知稼亭、文风亭。知稼亭建于1930年,原名观稼亭,系地方官员关心农事、查看庄稼生长和春种秋收而建,向北可见城郊田畴,沃野千里。后改名“知稼亭”,意在体现“应知稼穑维艰”的悯农思想。文风亭楹联“文起汉唐扬蜀海,风承华发暖东湖”,投射的是川西名人雅士会聚东湖吟诗作赋、流芳千古之意。

东湖公园的北门,又称“怀清门”。城门楹联曰:“西蜀名城人文蔚起,东湖胜迹景物纷呈。”城楼“望雪楼”系东湖公园制高点,天气晴朗时,望雪楼上可远眺西岭雪山的皑皑白雪。“望雪楼”有两典故:一说为,杜甫当年登斯楼而触发“窗含西岭千秋雪”之灵感;另一说为,一代才女薛涛和李德裕那段波澜起伏的轶事——公元833年,李德裕离蜀前,伫立“望雪楼”,默念“望薛楼”……

东湖公园东有桂花园、楠木林,西有梅园、桃李园。

冬日里,知稼亭城墙下的梅园,红、黄、绿色的梅花茂密、繁盛。梅园和伴梅亭,源于纪念龙图阁学士梅挚。梅花不畏严寒、雪中绽放的性情正象征了梅挚不畏权贵、清廉正直的品格。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繁知县段莹在《咏梅龙图阁无瘴说》中写道“遍抚昔贤堂畔树,精神应与老梅通”,道出了东湖梅园的意蕴。清代进士王懿荣《雪堂和尚约游东湖》一诗描写了二人在早春时节游览东湖的情景,“管领梅花十万军”,展现了梅林磅礴飘逸的气势。

林荫道旁,有江南水乡常见的画舫一艘,名曰“珍珠船”。舫前一副楹联为:“荷净纳凉时,雪藕调冰人几个;林深留客处,呼朋结伴众常来。”

珍珠船边的东湖碑廊,集中了新繁的清代名家碑刻26座,其中有刻于1883年的《唐李卫公遗像碑》和梅挚《五瘴说》碑。

东湖公园内游人不多,给人的印象就是素雅、宁静,颇有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味。新繁东湖虽然袖珍,景观布局却颇为精巧,有亭、台、楼、阁20余处。湖光山色,庭院幽深,树影扶疏,一步一景。堂、廊、桥、榭、洞、溪、馆、轩、舫、碑、石,错落有致,营造出清爽、自然的园林风格和丰富的空间变化,具备中国古典园林所有的建筑形式和表现手法。

青石小径,茂林修竹,青瓦红墙,古木参天,东湖既有江南园林的秀媚又有川西园林的清雅。园中几处假山,或玲珑剔透,或疏密有致,有如门帘,又似屏风。在古城墙上和在古城墙下看景不同,在砚湖看景和在万花湖看景不同。

建筑沿湖分布,路径曲折迂回,徜徉其间,仿佛可以听见历史长河的回声,仿佛可以窥见中国古典园林的初韵。东湖,充分表达了寄情山水,追思前人的意图。

整个东湖园林内,树木、植物茂盛,绿荫如盖,色彩斑斓,梅、桂、桃、李、柏、榕、朴、菩提、紫荆、香樟、银杏、女贞、国槐、紫薇、海棠等比比皆是。桃李园东侧的一株唐代“龙行铁树”,树龄已有千年,旁逸斜出的分支形若舞龙。古柏亭旁当年李德裕手植的4株古柏依然伫立。而慈竹、荆竹围绕的“东湖茶舍”,竹桌、竹椅,甚是优雅。整个东湖,似一所微型“植物园”。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前会长、园林专家汪菊渊1984年11月到东湖考察,评价说,新繁东湖的确是一处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古典园林,能够保存至今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奇迹,它比建于宋代、名扬海内外的苏州园林沧浪亭早约500年!

(石维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省直作协副秘书长兼散文专委会副主任。获四川散文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等30余项文学奖。)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