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被立案牵出灰产链 中粮、中航、中铁等央企被坑

资管被立案牵出灰产链 中粮、中航、中铁等央企被坑
2024年06月15日 01:33 深蓝财经

来源丨 风财讯

作者丨WTT

近日,公安部网站披露了一件大事——公安机关召开了“打击整治冒充部委国企央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进会”,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冒充部委国企央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反应迅速,6月6日山东淄博市警方就发布了一则资管公司涉非吸被立案的通告称,“该局正在侦办青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现公司涉案人员徐某、徐某某、吴某某已被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青云资产官网等平台均高调宣称为央企(中粮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然而凤凰网风财讯通过天眼查发现,青云资产向上穿透3层的100%控股公司“凯建(山东)贸易有限公司”,已经被中粮集团列入“假冒名单”。

无独有偶,去年底“两高”曾通报了“中铁中基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利用私募基金诈骗近80亿元的案情细节。中铁中基便是伪造证件,贴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宋庆龄基金会等央企和事业单位。

此前被东营警方发布“普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营第一分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情通告”的普信资产,则曾假借中能投、中兵、中邮等多家央企的噱头违规操作。

更有甚者竟出现了,假冒央企“中铁港航东南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真央企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出现不正当竞争,走上法庭的情况。据悉,由于该假央企长期贴牌“中铁”开展经营,并且迟迟不变更名称,已被专项行动明确为假冒行为,待加力整治。

实际上,近年来“假冒央国企”的事件屡见不鲜,而造假背后隐藏的是一条“操作简单、水分深沉、打假艰难、危害巨大”的灰黑产业链。

制假章、造假证假冒国央企手段多

截至目前,青云资产官网仍显示“公司为央企旗下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山东青岛,实缴注册资本5000万元”。

凤凰网风财讯注意到,该司向上穿透3层股权关系的控股公司“凯建(山东)贸易有限公司”,已经在中粮集团官微公告中,明确被列入“假冒名单”。但凯建贸易的100%控股股东为北京凯达景晟经贸发展公司,后者法定代表人为朱传鼎。

中粮集团官网信息显示,朱传鼎曾在2006-2009年间担任中粮集团物业投资部副总经理、中粮置业副总经理等职位。

天眼查显示,朱传鼎还曾担任中粮置业北京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中粮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粮信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等职位。

也由此,“老中粮人”朱传鼎是否为假央企和央企产生联系的纽带,持续受到网友质疑。

“某些人利用某些关系获得了央企的核心资料,再伪造文件,通过各种手段在工商部门注册,取得央企身份,这种情况是发生过的。”

有律师告诉风财讯,2023年轰动全国的“4块石头贷款8亿”背后公司,便是假央企中青旅实业通过伪造假冒央企身份,才得以获取金融机构信任,融得巨额资金。

公安部专项行动会议也指出,“当前冒充部委国企央企违法犯罪和制售假章假证违法犯罪多发高发”。

会议强调,“要深入研究制售假章假证违法犯罪的形势特点,深挖材料供应、制假窝点、售假网络和引流、制作、转账、交易等环节,查明犯罪团伙组织架构,摸清假章假证假公文去向和购假用假人员情况,发起集群战役,开展统一收网,实现全链条打击”。

“买干爹”已成产业裢违规靠挂央企将从严惩处

的确,冒充国央企已经形成一套“黑灰产利益链条”,除了资料伪造,“买干爹”“付费挂靠”也是假国央企常用的手段。

2022年,东营警方曾对普信资产非吸案进行了通告。普信资产在2020年出现约200亿规模的暴雷,涉及客户超4万人。公司自称母公司为中鸿盛世(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后者主要股东背景为浙江中邮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旗下公司)、华夏燕兴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公司)等。

但据《红周刊》报道,普信资产花费几百万元得以挂靠在兵器装备集团的子公司下。资料显示,2020年5月,兵器装备集团已转让华夏燕兴的股权,彻底退出。

实际上,在中兵集团之前,普信资产在2018年还显示有一家股东为“中能国脉控股有限公司”,后者为中国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彼时“中能投”的靠山资格来历,也引发争议。但2021年6月中国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结构变更,部分相关公司已解散。

“花钱挂名本来就是一门生意,尤其前几年P2P业务兴盛,一年花几十上百万找个靠山,摇身一变国资背书增信,太好圈钱了。”上述律师称。

并且就目前看来,能彻底变更股权关系、变更名称、完成脱离,还是好的。因为在大量假冒国央企的后续处理中,变更并不及时和彻底,正牌央国企业也只能采用声明、投诉、诉讼等方式维权,周期长、效用慢,“李鬼”还可以逍遥多年。

此次公安部牵头,组织开展专案攻坚,进行挂牌督办,依法从严惩处。假央企之风,将加速清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