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需求复苏,多款新品批量生产,业绩在一季度边际改善

海外需求复苏,多款新品批量生产,业绩在一季度边际改善
2024年06月27日 01:42 深蓝财经

作者 | 赤道以北

近期看点:

1、近两百家机构密集调研;

2、杠杆资金,“北向资金”流入明显。

公司简介及业绩情况

扬杰科技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硅片、芯片及器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业务,产品主要包括材料板块(单晶硅棒、硅片、外 延片)、晶圆板块(5吋、6吋、8吋等各类电力电子器件芯片)及封装器件板块(MOSFET、IGBT、SiC系列产品、整流器件、保护器件、小信号及其他产品系列等)三大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清洁能源、5G通讯、安防、工业、消费类电子等诸多领域。

目前公司拥有包括华为、海康威视、特斯拉、小米、英伟达、宁德时代、SOLAREDGE、阳光能源、中芯国际等优质客户。

2023年在外部市场环境下滑的情况下,虽然公司光伏二极管、碳化硅产品、IGBT产品销售同比大幅增长,但是毛利率下降,以及公司新收购的子公司产能爬坡,经济效益尚未释放导致公司整体净利润减少。2023年主营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下降12.9%;扣非净利润7亿元,同比下降28.2%。

2024年一季度随着第三代半导体和汽车电子业务的拓展,业绩有所改善,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加1.3%;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降低0.7%;扣非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4%。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近几年公司IGBT模块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PTC用1200V系列单管通过车规认证,大批量交付客户。

第三代半导体业务方面,已开发上市G1、G2系SiC MOS产品实现批量出货。此外,公司的车载SiC模块研制出样,已获得多家Tier1和终端车企的测试及合作意向,计划于2025年完成全国产主驱碳化硅模块的批量上车。

汽车电子方面,针对汽车EPS、BCM、油泵等电机驱动类应用的8、12吋G2平台40V SGT MOSFET芯片顺利通过车规可靠性验证,部分客户测试通过并进入批量阶段。此外,N60V/N100V/N150V/P100V完成了车规级芯片开发,针对车载DC-DC、无线充等应用的多款产品已完成量产,后续有望放量。

涉及概念

1、英伟达概念:公司MOS、二三极管等功率器件产品已运用到英伟达相关产品。

2、小米概念:公司与小米在手机、通信、家电等领域均有合作,有功率半导体产品应用在小米SU7上。

3、比亚迪概念: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领域,已获得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 SOLAREDGE、阳光电源等的认证和订单。

4、华为汽车:公司IGBT、MOSFET及二三极管产品均有运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已经直接向赛力斯和比亚迪供货,其中赛力斯问界系列均搭载公司产品。

5、芯片封装测试: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致力于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中高端领域的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厂商。

6、第三代半导体:公司主要从事碳化硅芯片器件及封装环节,不涉及材料领域。目前可批量供应650V、1200V 碳化硅SBD、JBS器件。

事件催化

二季度海外市场功率产品去库存完毕,环比增长约10%,库存逐步出清后预计迎来需求回升。

消费电子领域一季度在订单方面有明显增加,随着下游库存出清、需求复苏,以及政策红利的推动,预计功率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会上行。

据韩国央行6月14日公布数据显示,韩国5月份芯片出口价格创纪录上涨,按美元计韩国半导体出口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跃升42.1%,中国各厂商纷纷涨价,扬杰科技近期也有涨价动作。

市场行为

(一)机构调研

4月22日有193家机构对扬杰科技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公司表示未来的资本开支主要集中在海外布局和汽车业务上。目前已经开始在越南建立工厂,并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资本开支预计每年为10-15亿人民币,主要用于新产品产线建设以及储备能力的构建。越南工厂自去年12月开始基建,预计今年年底建成,2025年开始试生产,未来的年产值会达到10-20亿。

公司还表示2023年净利润亏损原因之一为湖南杰楚微公司当前仍处于研发、产能持续爬坡阶段,前期各项投入较高,经济效益尚未释放。

(二)投资者持仓

扬杰科技股东户数较为稳定,股东户数在5.7万户上下,平均持股9500股。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5月底以来,扬杰科技融资活跃度提升,融资余额增幅不大。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制图:市值风云APP)

“北向资金”近期流入扬杰科技明显,深通股持股数大幅增加。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市值风云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