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 “7”系命名的车 暗藏中国汽车的野心与冒进

那些 “7”系命名的车 暗藏中国汽车的野心与冒进
2024年06月26日 15:00 搜狐汽车

怎么让消费者记不住怎么来,你们简直是自嗨!”不久前的一场直播中,哪吒汽车投资人周鸿祎当场怒怼CEO张勇,还提到:“能不能学学小米的雷军。”

不怪周鸿祎着急。哪吒汽车当前推出的车型中,均以字母命名,却没有任何规律,U、V、S、L等既没体现车型的重要地位,也没反映出车辆的级别大小,增加了消费者的理解障碍。

2023年,哪吒汽车没能延续新势力“黑马”态势,年销量12.75万辆,离25万辆的目标相差甚远;2024年,哪吒汽车更是传出工厂停产和推迟发放年终奖的传闻,现状令人忧心。

相比之下,雷军在命名上深谙消费者心理。小米汽车首款中大型纯电超跑SU7,雷军这样揭秘其命名:“国内车圈喜欢用7系,就跟着改了,后来发现命名没有标准。”SU7实际上是“Speed Ultra”的缩写,体现小米汽车对速度与性能的追求;中文名“苏七” 则发音亲切,易于国际市场上传播和记忆。

据官方公布,小米SU7首月交付7058辆,亮眼的销量,让SU7的名号更琅琅上口。

“7”更容易成功吗?国内车型命名扎堆抢“7”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现象。

汽车营造社统计了28款名称带“7”的车型,涵盖燃油车和新能源。它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停产、停售,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而另外一部分带“7”车型,正在面对销量的白热化竞争,有的成功,有的失意,可见“7”并不是灵丹妙药。

为什么大家都追逐“7”

放眼百年汽车工业发展史,传统豪华品牌推出的旗舰车型,如宝马7系、奥迪A7和Q7等,命名都与7有关。

宝马的第7系车型是从第1系逐渐排列而来,与奔驰S级对标,属于中型车以上的高端车型;奥迪与宝马保持一致,A7和Q7是在系列中排序而来,车型级别也随之上升,尺寸更为庞大。因此,通常会被命名“7”的车型,大多是在大型B级或C级中型车及以上的高端选择。“7”在树立起品牌高端化的同时,也帮助车企收获了满满的销量和声名。

这就不难理解小米SU7通过数字“7”的命名,与宝马7系及奥迪7系的产生视觉上的联系,加深高端化印象的同时,还明确标出了自己属于C级车型尺寸

其实,“7”系命名的历史较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的一款山寨神车。

早在2015年,江铃控股旗下乘用车品牌“陆风”推出了首款中高端SUV车型陆风X7,针对超豪华品牌路虎极光做到了高度“还原”,就连路虎极光前脸发动机机盖上的“RANGE ROVER”字母,都被改成了“LAND WIND”,定价仅为路虎极光的三分之一,迅速走红。2016年,陆风X7累计销量8万多台,月均销量接近7000辆。

同理,还有比亚迪S7、纳智捷大7、众泰SR7和夏利N7等红极一时的车型……

汽车营造社统计了12款已停产或停售的命名含“7”车型。整体来看,级别均为中型及以下,含紧凑型、小型和Mini;种类包含11款SUV和一款轿车;售价主要分布在5-20万元区间,注重性价比

应了那句“正义不会缺席”,最终,陆风X7被捷豹路虎告上法庭,不仅输了官司,还要停产并赔偿150万元;山寨带来的技术弊病也逐渐显现,引得消费者吐槽状告,陆风X7最终被市场抛弃。

这些山寨神车的命名背后,反映出中国汽车品牌借鉴国外成功车型,冲击高端化过程中的野心与冒进。

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发展壮大,近年推出的车型中,命名含“7”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腾势N7、智界S7、理想L7和极氪007等明星单品,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不同于山寨神车的是,它们普遍在尺寸级别、价格区间上更大胆、更要“够到”高端。

汽车营造社统计了目前在售的16款命名含“7”车型。从车型级别来看,除银河L7为紧凑型外,其他15款均为中型或中大型;从车型种类来看,轿车是主流,16款车型中占到10款,其次是SUV,有5款,另有一款上汽大通大家7 MPV;从售价来看,大部分车型聚焦15-30万元区间,也是拼杀最激烈的细分市场

“7”不是销量灵药

中国有成语“七上八下”,高端旗舰车型,能否从名字开始立住?“7”能保证销量一路长虹吗?

细看以上16款车型在2024年1-5月的累计销量,榜单中的中大型轿车飞凡F7销量“扑街”,仅623辆,同比下滑86.1%;旗下另一款含“7”车型飞凡R7更加惨淡,4月单月销量仅68台。

同为中大型轿车的智界S7销量经历波动,受产能和交付问题影响,2024年前两个月销量仅为604台和794台,3月开始回到月销千辆水平,前5个月累计销量14628台。

上市不足三个月的小米SU7,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5764辆,尚在爬坡期,帮助小米实现了“人车家”的生态闭环。雷军在上市发布会上对SU7的核心技术如数家珍,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SU7如愿为跨界而来的小米汽车打开了在纯电轿跑市场的知名度。

东风奕派eπ007是东风奕派的开山之作,覆盖增程、纯电等,上市之初就明确了走量的任务。上市仅3个月,销量不足万台,闯入B级车市场的它,想要突出重围还很困难。

同样3月上市的红旗EH7,在技术方面展现了红旗新能源子品牌的最高水平,承载着红旗乃至中国一汽进军新能源领域的重任,当前累计销量1279辆,暂未起势。

2024年4月,比亚迪在北京车展亮相了仰望系列新车仰望U7,原命名U6,后改为U7,下半年将正式上市,定位新能源旗舰轿车,再次把价格拉到百万级……

整体看市场表现,榜单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带“7”车型,如小米SU7、智界S7、理想L7、极氪007等在产品定位、价格区间乃至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明显竞争,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品牌综合实力的大比拼,体现了各品牌对于未来市场布局的深思熟虑。

若问当今全球最畅销的汽车是谁?2023年,特斯拉Model Y、丰田RAV4和卡罗拉占据销量前三席,备受欢迎,地位坚挺。而它们的命名中,均未包含“7”,却体现出各自的文化内涵。

2023年,进入全球车企产销规模前十的还有比亚迪,实现年销300万辆,是近三年来中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号赢家。

比亚迪的命名同样没有跟随纯数字或“字母+数字”的“7”系大流,而是采取王朝系列(汉、唐、宋、元、),海洋系列(海豚、海豹、海鸥、驱逐舰)等命名,或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或与车型外观密切相连。

随着秦PLUS荣耀版7.98万元的开年第一枪,价格击穿地心,销量也就随之而来。此时名字中带不带“7”,已经不重要了。

抢“7”大战终究会告一段落,中国汽车追逐高端化的步伐却从未停止。就像这批“7”系汽车,体现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试错中调整步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