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新冠肺炎”搞崩溃的,已被“网络教学”搞崩溃了

没被“新冠肺炎”搞崩溃的,已被“网络教学”搞崩溃了
2020年02月13日 14:27 20110209白雪皑皑

转自:刀说话

经过漫长的预告,又经过数天的预热,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总算全部推开了。“教育云”“空中教室”“云端课堂”,诸如此类高大上的概念,不仅全面落地,而且遍地开花,四方结果。

遥遥想来,举国上下,数百万老师摇身一变,成为网络主播,数千万学生端坐电脑前,沉溺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更有上亿家长簇拥左右,摇旗呐喊,这该是多么盛大而壮观的景象啊。

所以,中午12点过,我发了一个朋友圈,问大家有没有特别的感觉。意料之中的,槽点无数。一一看完,印证了我的预想:没有被“新冠肺炎”搞崩溃的,终于让“停课不停学”给搞崩溃了。

首先被搞崩溃的,肯定是网络。线上的平台,QQ群可能好些,什么钉,什么通,什么乐乐,基本都是“重症患者”。移动终端呢,手机,平板,电脑,凡是“脑容量”不够的,不用核酸检测,绝对也是“确诊重症”。

其实,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尽管在测试和调整时,有关部门和人员,大多猛拍胸脯保证够用,但那种乐(yu)观(chun),多半跟“封城”时,夸口“物质储备充足”的某长一样。原有的设备和带宽,哪里考虑过几千万人同时在线的壮观?

不掉线,才怪,不卡顿,才怪,不崩溃,才怪!

然后被搞崩溃的,肯定是人心——领导的心是不会乱的,哪怕“乱云飞渡”,他们依然可以“任从容”,一副“问我国家哪像染病”的春晚腔调,神态自若地指点、指示和指导,而且最终,他们总会“取得巨大胜利”。

被搞崩溃的,永远是下面的人——

先是老师们的各种手忙脚乱。在填报表、统计数据、网上打卡报平安、单位值守之余,忙里偷闲,备课,找教材,写教案,跟同事研讨,向大咖学习,甚至看网红带货的视频,以便捡几句激情撩人的话语。

然后下载课件和软件,反复摸索,不断调试——讲真,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搞网络直播的,因为,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把直播的各种神操作,都弄得清清爽爽。

好不容易弄妥了这些“软硬件”,还得打理自己这款“软件”,化妆,试衣,练习表情,调整声调,各种紧张焦虑啊,像待嫁的大姑娘,或准备下蛋的母鸡。

也难怪,平常教室里多几个同事、领导听课,都紧张得不要不要的,濒临崩溃,现在倒好,不仅要面对领导、同事,还要面对所有家长,还要在网络上当主播,哪里那么轻松啊?

好不容易可以摩拳擦掌地出镜了,一堂课下来,汗水没有流一夹背,也至少有半斤,但好歹可以舒口气了。当然,自我稍微好点的,可能也会恍惚觉得,自己能够勉强跻身“十八线女主播”——男主播是十七线还是十九线,自己定位。

莫非,教育部这是眼馋了“网红经济”,想通过这样声势浩大的“停课不停学”,来培养教育界的薇娅和李佳琦吗?

最紧张的,肯定是家长们,各种鸡飞狗跳,各种无可奈何。

按原计划,早该将神兽还给学校,跟老师办移交手续了,可是拜“新冠”所赐,这史无前例的“加长版寒假”的结束时间,似乎还遥遥无期。又是“封城”,又是“禁足”,再加上陪作业这道“送命题”的折腾,各种综合症并发,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现在,听说娃要网上学习了,自然得振作起来。人不学,要落后,娃不学,我难受,无论如何,得跟上趟啊。虽然自己,不免要全程助教,全程督学,承担起全天候的“吹哨人”职责。

家长肯定比老师更懵。既是“网络教学”,各科自然都得跟上,而各科所用的系统和平台,往往又不完全一致,所以,最大的麻烦无疑是,各种微信群的建立和加入,各种平台的了解和熟悉,甚至各种APP的下载和探索。

网上学习就像网络游戏,装备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没有,当然得买,甚至抢——前段时间,抢口罩、抢酒精、抢消毒液、抢双黄连,这几天,抢教材,抢教辅,抢配套练习题,抢笔记本电脑,抢平板,抢打印机,抢投影仪。

看来,网络游戏不是省油的灯,网络学习也不是省钱的事啊。

当然,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但问题是现在“用钱”都很难啊——得出门啊,得排队啊,得人挨人啊,甚而至于,一些已经严格隔离的地方,再次出现聚众抢购。虽然戴了口罩,但谁能保证不会“病毒附体”?毕竟,这届病毒,传染性超强啊。

钟南山好不容易把人们劝住,知道呆在家里的重要性了,各大媒体好不容易通过宣传报道,让人们知道“在等B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变成2B甚至SB”了,这下倒好,一个“停课不停学”,就把家长赶到大街上,各种奔忙和抢购了。

难道,教育部这是存心要把家长们逼向新冠的怀抱吗?不是说好好宅家才是对“抗疫”的最大贡献吗?

最可怜的,还是被各种虐的孩子。见惯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样子,乍一看屏幕上的,怎么也适应不过来。尤其是很多老师,直播开始,却没有开麦,早就掉线了,却一直自言自语,老师的手忙脚乱,孩子们看不到,但屏幕上有无动静,孩子总知道。

还有些老师,习惯了台下有学生的互动,现在一个人自说自话,怎么也找不到上课的感觉,课,自然上得枯燥乏味。但有家长在一旁督阵,有作业在背后催命,再枯燥无味,也得听,盯着屏幕,呆呆的样子,真是沉溺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啊。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而且是贪玩。所谓贪就是,有条件要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玩。这个“加长版寒假”,尽管只能呆在家里,不那么活泼有趣,但是比起上课,他们肯定还是更喜欢玩。哪怕是,“跟病毒一起玩”。

据说,山东临沂将对口支援黄冈,黄冈人民为了回报,准备把“黄冈密卷”毫无保留地送给临沂的孩子,没想到,临沂的孩子毫不领情:他们怎么能这样恩将仇报呢?

这肯定是段子。更好玩的段子还有呢:

疫情当下,全民成厨子了,医护成战士了,老师成主播了,公务员成门卫了,家长成监考老师了……只有孩子们依然是神兽,以前看手机跟做贼似的,现在也光明正大了。

难不成,教育部弄这“停课不停学”,就是要给大家整段子,以便安抚大家快要繃断了的神经?

最最崩溃的,肯定是那些夫妻俩都是教师的,都要直播,如果碰巧自己的孩子,要参加网络学习,自己又当家长又当老师,那感觉,绝对能够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再碰巧还有二孩,恐怕无异于雪上加霜——光是移动终端的准备,就能让家庭经济紧张的。

然后呢,先得以身示范,当好自家神兽的助教,还要身先士卒,照顾好网线那头,几十个“别人家的娃”,而且,这都是在有限的同一时空下进行的,其间的穿插切换,分身变身,想想,都很刺激,直让人感觉惊心动魄。

凡此种种,虽未亲历,但完全可以想象——看看闪亮的朋友圈吧,老师也好,学生也罢,家长也成,说起这“停课不停学”,恐怕没几个不抱怨的,而且,没几个不是“说多了都是泪”的。

甚至,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此时此刻,如果允许他们说话,他们多半会异口同声地说:求求你教育部,让我们早些开学,我们想进学校,想到教室里上课啦!

在我看来,“停课不停学”这个概念,看起很健康,说起没毛病,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提出这一概念的老爷们可能不知道,这一概念要落地,而且要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要落在正被疫情肆虐的大中国,是多么不容易。

很多人一看文件,立刻装作懂了,立刻将五个字理解成六个字:“停课不停学”嘛,当然就是“停课不停学习”;学习嘛,当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当然是教材。学生听什么?当然是知识。

所以得上课,只是碍于“新冠肺炎”的面子,得在网上教学,而且当然得直播,所以,就网络直播吧——他们怎么就不知道,某省的几大官员们,就是被直播的新闻发布会,给搞得狼狈不堪,搞出了要命的笑话?

如此一来,下列等式就在他们的脑子里顺理成章: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学习;

学习=学习知识;

网络教学=网络直播……

很显然,这不过是惯有的教育观念作祟——他们总以为,教育只能在学校里进行,学习只会在课堂上发生;他们总以为,教学就是各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所以,我们的教育,总是想方设法地上课,起早摸黑地上,白加黑地上;学校不上,辅导班上,直到把学生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把学生的脑袋填得满满当当。

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放心”,认为学生只有在“看管”下,才会真正学习。所以要求老师要各种认真,所以,很多班级群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是给学生的,二是给家长的,学生要认真完成,家长要认真督促完成。

更甚者,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时候,还有些地方的教育局官员,愚蠢地对学校提出要求:“请各位校长安排所有班子成员带领中层干部,分线路到学生家里督查学生在家线上学习情况,并将照片发到本群!”

在“防控压倒一切”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作死的节奏?自己不怕感染,就不怕由此而来的“群集性传染”?这难道不是给更高的领导们添堵、添乱?

事实上,教育是随时都在发生的,绝不只是在学校和培训班,绝不只是教师照本宣科,学习也是随时都在发生的,绝不只是上课和刷题,绝不只是学生正襟危坐,听老师讲课。

遗憾的是,现在的教育所做的,全是“绝不只是”的事情,即使在高大上的“教育云”或“云教育”里,也是如此。即使在举国上下共同抗疫的时候,也是如此。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世界,这是简单的道理。现在的世界生活里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疫情的严重,还是前线的拼搏,都是“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但是,通过一刀切、一窝蜂的“停课不停学”,我们成功地让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纸质书”,成功地将“学生的成长”囚禁在一本本学科课本上。

这种囚禁,比疫情带来的“禁足”更可怕,也更让人担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让人担忧:尽管网络覆盖已足够广泛,但城市绝对领先于农村,网络直播所涉的各种软硬件,城里家长吃得消,受得了,农村家长呢?再加上,春节期间,很多学生回到老家,在目前封城封村的情况下,那些回到老家的学生,和原本的农村学生,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条件来参与学习?如果不能,这是不是人为地制造或加剧教育的不公?

另一个值得警惕的是,按网上披露的很多“教学计划”,孩子们每天要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小时盯着电脑或手机学习,一天两天,也许没有问题,十天八天呢?孩子们的眼睛受得了吗?在“近世进士尽是近视”的情况下,这场“停课不停学”,要新增多少“确诊近视”和“疑似近视”?

正如一个朋友所担心的,在“新冠肺炎”的灾难结束后,会不会又让全民陷入一场“全员近视”的灾难?甚至如有人所担心的,如果太多的孩子戴上眼镜,以后国家可能连征兵工作都没法开展。那岂不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更糟心的是,这样不分年段的一拥而上,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符合成长规律。毕业班的学生就不说了,有人说,这届高三“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为应付高考,他们提前学一点,没什么。但问题是现在,高中“不停学”,初中“不停学”,小学也要“不学”,甚至幼儿园、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也要“不停学”,让人总觉得,有点“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配方和味道。

至于实际效果,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种运动式的“停课不停学”,本身就是一场看似热闹、实则滑稽的“真人秀”,是典型的“认认真真走过场”。

无论老师们怎样努力,无论家长们如何费心,无论孩子们怎样用功,“夹生饭”都是必然的结局。疫情结束,学生到校,教学还得从头开始。夹生饭难吃,要把夹生饭回锅做好,难办。

说到底,教学不是简单的直播就可以的,就像,教育不是简单的讲课听课就可以的。所以,与其这样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地瞎折腾,既不讨好,也不讨巧,反倒惹得怨声载道,不如紧急叫停。

实在说,对学生的一生成长来说,多上几节课,少上几节课,不会有太大影响,说得更难听一点,就算再延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开学,就算这半个月或一个月,既停课又停学,天也不会塌下来,孩子们也绝对不会因此就成了废柴。

所以,请教育部紧急叫住“停课不停学”!请把这些时间交给孩子,把支配这些时间的自主权交给家长!

让孩子多读点书多做些家务,让家长把“书房变课堂”,把“客厅变操场”,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多关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疫情带来的危机,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契机,可能远胜过几天心不在焉的“在线学习”,远胜过听几堂荒腔走板的“网络直播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