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作“药引” 国际市场露锋芒

科技创新作“药引” 国际市场露锋芒
2024年05月15日 10:40 许昌日报
工人在具有出口标准的M4产品生产车间有序作业。本报记者 张辉 摄

合成、蒸馏、分离、干燥、包装……5月7日,位于许昌精细化工园区的豫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辰药业)的生产线高效运转,经过20多道工序,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高级药物中间体阿托伐他汀M4产品排队“走”下生产线。

成立于2000年的豫辰药业,是阿托伐他汀母核M4专业生产厂家,也是海正药业、华海药业、浙江乐普、美国辉瑞、法国赛诺菲、瑞士诺华等国内外知名药企重要供应商,其主导产品他汀类药物中间体占全球他汀类药物市场的20%,其中M4占50%。

“阿托伐他汀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应用广泛,因此,作为阿托伐他汀母核的M4市场需求量很大。”豫辰药业总经理傅收说,近年来,针对传统生产工艺在产能、成本、品控、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短板,豫辰药业着力优化高效结晶纯化技术,通过杂质控制和过程分析,破解了产品一次合格率低、产能不高的技术瓶颈,提高了原料利用率、中间体转化率,同时用新一代色谱系统研制10种杂质标准品,优化制备工艺降低杂质含量,打通环保堵点,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目前,公司产品有关物质、基因毒素杂质技术指标控制等在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长三角、美国、欧洲、印度等多家企业应用,并通过美国FDA检查,获欧盟CEP证书。

“阿托伐他汀母核M4的合成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的可及性,提升药物中间体质量安全水平、绿色制造水平和国际化发展水平,经河南省化学学会评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3项已获授权,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傅收介绍,依托技术成果,豫辰药业建成了年产800吨高品质阿托伐他汀母核生产线,产能提高了2倍,资源利用率提高45%,制造成本下降40%,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3.18亿元,新增利润4052万元,公司由此晋级新三板创新层。

科技创新是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豫辰药业组建了“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许昌市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与郑州大学、新乡学院、许昌学院等长期进行产学研合作,是我省13所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公司投资4200万元建设的创新科技大楼进入后期装修阶段,今年10月启用,届时创新动力更足。目前,公司拥有专利42项,省科技成果9项,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承担省、市重大科技专项3项,制定企业标准13项,获得“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省级绿色工厂、省质量标杆、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等荣誉称号,获评省著名商标。

“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扩张产能、新上项目丰富产品链、合约定制生产专用高端中间体、扩充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等,融入国内国际生物医药双循环,推进新业态发展,打造河南知名、国内先进的生物医药企业,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傅收表示。

编辑:王辉  杜鹏勃     校对:张良

责编:贾同岭           终审:黄双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