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能合作的豫字号“生力军”丨“一带一路”上的开拓者·走进非洲

国际产能合作的豫字号“生力军”丨“一带一路”上的开拓者·走进非洲
2024年05月21日 21:15 许昌日报

非洲的几内亚素有“地质奇迹”之称,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河南企业高质量参与几内亚铝土矿的开发,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保障我国铝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贡献河南力量。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王艺轩:这些不起眼的石块其实是铝土矿,我今天来到了非洲几内亚的博凯地区,向西80公里就是浩瀚的大西洋,这里的铝土矿储存量,在全球都能排在前列,来自咱们河南国际的采矿工人,正沿着矿带把这些红色宝藏开挖出来。 

几内亚博凯铝土矿开发项目面积约490平方公里,为红土型铝土矿,矿石平均品位高,属超巨大型优质铝土矿矿床。2007年3月河南国际集团取得勘探权,2010年10月被几内亚政府授予25年特许开采权。十年磨一剑,2017年项目进入实质性开发运营。

河南国际集团矿业几内亚公司采矿工程师 铁朝辉:采用的是露天采矿工艺,现在几内亚我们这个地区的矿石厚度的话平均是在8米到10米左右。

这几年,河南国际集团博凯铝土矿的出矿量逐年攀升,配套铁路、装车站、内河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成,2022年项目二期扩产后,生产规模从年产500万吨扩大到1000万吨。这些矿石从大西洋出发,历时一个多月,运抵国内港口,平均每个月可发运4-5船。目前,河南国际集团累计装船矿石量突破5000万吨。每年进口的矿石量约占全国铝土矿进口总量的十分之一。

河南国际集团矿业几内亚公司副总经理 铁勇强:河南国际这个铝土矿是目前出口到国内的这个品质是最好的,我们这个铝土矿按照地质报告的资源量,大概在15亿吨。在未来的1到3年,我们争取要达到(年产)1200万吨的一个生产目标。

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国际集团还尽最大可能带动当地发展。聘用当地员工1700多人,占公司总人数的90%以上。而且要求每个关键技术岗位,都要尽可能带出几个“非洲徒弟”。

90后小伙巴里跟着河南师父学会了采矿技术,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收入越来越高。两年前他把自己的茅草屋盖成了砖瓦房。今年,他又盖了全村最好的砖房。

【现场】一个(房间),两个(房间),三个(房间)。这边是厅,三室一厅啊。

河南国际集团矿业几内亚公司员工 巴里·阿拉善:现在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在矿业公司上班,每月至少能拿500美元,这比我们首都的工资还高几倍。河南国际集团改变了我们很多村庄和村民的命运。

几内亚很多当地人缺乏经营意识,咱们这些河南老乡就利用空闲时间,组织附近村庄的年轻人进行培训,让他们学着做生意。在矿区附近的塔内村,就建成了一个方圆30公里唯一的商业街。

几内亚博凯大区塔内村村民  法夫玛塔·潘塔·迪亚路:有衣服,鞋子,还有手机。以前我们买手机要到省城。现在很多东西在这里都能买到。

河南国际集团矿业几内亚公司项目经理 张喜刚:这边建的这加油站,在几内亚,像这样的加油站确实是很少见,像省会城市或者地级市才会有加油站。

这几年,河南国际集团累计向几内亚当地政府提供社区发展基金1600多万元,创造工作岗位上万个,修建清真寺5所,打井44口,维修道路340多公里,为这片红土地的发展做出最大努力。

几内亚博凯大区区长  马马杜·卡马拉:在河南国际集团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友好。在我的印象里,河南国际集团在几内亚应该有30多年了,他们的每一步发展,也都能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好处。这就是典型的“一带一路”提倡的互利共赢。

【记者手记】国际产能合作强调的是优势互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需要多一些像河南国际集团这样的“桥梁”,助推双方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经济全球化,本来就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管是黄土地还是红土地,只要用心用情去耕耘,都是故土,都是发展的沃土。

编辑:吕科     责编:贾同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