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中原医学科学城丨构建创新大格局

奔跑的中原医学科学城丨构建创新大格局
2024年06月28日 20:21 许昌日报

作为河南构建创新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重建省医学科学院,一体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从2023年7月15日,重建揭牌到现在,将近一年,一院一城发展的怎么样?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研究员 吴建:这个就是我们新研发的一台叫超广角的眼底照相机,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做到全眼底的一个表现,这样可以提高医生的诊断率,它还可以同时看到非常多微细的结构,包括细胞水平。

最近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国内第一超广角眼底照相机,这台相机不仅仅能够实现眼科全面检查,还能通过人工智能诊断出全身的疾病。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研究员 吴建:我们把这个照片进行上传到我们的云端,我还可以通过一张眼部的照片,能够看到我全身指标的数据,我可以看到我的血常规还有我的血生化,然后肝功能肾功能的指标,所以这个我们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眼窥全身。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成立后,发挥其原来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眼科+系统创新,不断突破行业前沿技术。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王宁利:眼科为主,我们加什么,加光学;眼科我们加什么,加人工智能;眼科我们加什么,我们加基因治疗;眼科加什么,还可以加我们的纳米实验室的纳米酶的技术。就用这个学科交叉拥有的资源来整个的把一个学科,给它捧活了,让它真正的发生一个质的飞跃。

重建的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有10个这样的临床研究所,包括肿瘤、心血管病、脑科学等,正在建设细胞与治疗等3个产业研究所,整合新建8大公共实验平台,有3个省实验室,将“医学”和“科学”以最佳的方式融合,目前已有8位院士、40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优青加盟,组建项目科研团队102个。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杨晓峰:未来我们整个的科研团队达到1000人,我们自身的这些PI(学术带头人)团队,我们这些科学家团队,他们自身的这些科技创新也会出来一系列的成果,就在我们医科院内部成果转化。

在为重建的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揭牌时,省委书记楼阳生要求,要坚持省医学科学院、中原医学科学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统筹谋划、一体建设、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省医学科学院特别注重协同创新,通过打造“基础研究+临床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产业培育”的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医学科学创新高峰。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梁钰杭:这里就是郑州港区的临空生物医药园,科技成果结出产品果实,就在这里一站式实现!现在呢我们来到了一款三文鱼DNA钠护肤品的生产大楼,去年它从省医科院的“实验场”走上了企业的“应用场”,顺利实现量产。

这个科研创意是河南省直三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军杰在临床中形成的,省医学科学院为他提供实验室进行技术完善。

河南省直三院整形外科主任  王军杰:我们简单来说就是皮肤的发红、发痒、掉皮,皮肤不适的症状,(针对这些)它具有比较强的修复作用。

这边技术团队帮着完善技术,那边专业的转化团队也第一时间跟进,放眼全国寻找合作伙伴对这个成果进行转化,最终选择了天津的一家企业。

河南省直三院整形外科主任  王军杰:是专门有老师在跟我们做一对一地或者指导,或者企业匹配,然后把企业(的)优势点,和对我们产品的特点,完美地进行结合。

为了让科研和生产更好地结合,中原医学科学城又抛出橄榄枝,邀请这家企业将生产车间建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附近。

一思瑞(河南)生物科技河南分公司总经理 孙勇:我们企业现在是第一批是已经投产,第二批在建,我们计划是在河南要建一个差不多4000平的一个工厂。

院和城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带来的是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加快形成,目前围绕医学、医研、医教、医工、医药全产业链,一个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初具雏形。

编辑:杜鹏勃     责编:贾同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