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全球一片惨淡。美股12天内4次熔断,欧美股市普遍下跌3成。之后虽然在美联储降息、QE、各国联手救市的基础上,出现了反弹,但也只是急跌后的技术性反弹,疫情和石油对于欧美经济的打击才刚刚显露峥嵘。自从意大利开始沦陷,疫情在全球高发,月中美国接棒,临近月底已经是全球最多病例。虽然美联储无限供应现金流,但只能阻止金融危机(挤兑+倒闭),却不能挽救供应链。对于中国来说,虽然自身的疫情基本清零,但防止境外输入成为新的难点,因为这意味着实际意义上的闭关锁国。我们也看到了,3月下旬对于国际航线的限制以及入境人群的限制,已经事实上冻结了人员上的流动。虽然理论上货物运输不受影响,但欧美的需求下滑肉眼可见,订单消失的话,追求快速复产复工的意义也并不大,至少外贸类业务的负面影响,要持续整个上半年。
美国疫情在4月份迅速扩散,目前新冠确诊人数已经突破百万,但我们观察美股其实是整个四月都在反弹,以科技股为首的纳斯达克尤甚。
市场对于疫情本身已经进入麻痹期,欧洲进入疫情数据下降期,美国自身也进入高峰。各种救市政策肉眼可见,经济上的影响则尚未可知,老美的股市似乎比我们“短视”,只看眼前数据,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不像A股已经进化到“二阶导”甚至“三阶导”的预期差博弈中去。
所以,美股反弹超过了跌幅的半数,达到0.618一线,纳斯达克甚至离新高都不远了。一方面来说,确实有不少科技股是不受损甚至受益的,但反过来来说,科技公司毕竟不是经济实体的全部,对于其他各行业纵深的破坏已经完成或者进行中。救市只能是挽救流动性的“底线思维”,并不能治疗病毒和破坏的供应链。全球衰退目前来看概率不小,毕竟对于内需为主的美国经济,远不如中国经济结构那么有政策弹性。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头上,就是一座山。很多人认为,这次新冠疫情只是一次性影响,这个对于每个静态时点来看,有一些道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似乎也确实是这样的。但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死去的人永远的死去了,倒掉的企业也就真的倒闭了。企业不是煎饼摊,一个摊子倒闭了,新的摊子很快就支了起来。企业是一个有组织的主体,几千几万人的企业,一旦无法支撑,倒闭只是一瞬间,但要重新建一个新的同样规模的企业,那不是一两天的事,这个窟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弥补。对应的失业人口,又会引起局部经济的连锁反应。就像北京四环上的一辆车突然急刹车,哪怕他自己很快就加速离开,但整条路上车流生态的恢复则要经历很长时间。这不是一句“短期冲击”、“一次性影响”就能解释的。经济不是合唱团,能够说停就停,说启动就瞬间启动的。
在之前的4月前瞻中,我们看好四月上半月的反弹窗口期。经历了2月的触底反弹,3月的全球疫情扩散以及国内科技股高位杀跌,3月份创出了2646的的年内新低。
从技术面上来说,下跌浪的反弹浪一定是减速,2月的反弹过于猛烈,导致3月的下跌斜率只会更快。四月的反弹则明显斜率下降,和外围股市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正是这个原因。按理说,中国经济面临的局面要比美国好得多,但4月这波反弹却弱化了很多。外围疫情导致我们面临很多外贸上的潜在损失,但同样欧美的损失幅度只会比我们大,原因在哪?我觉得还是对于未来的经济预期。
制度的差异,决定了各个国家对于疫情处理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欧美无法学习中国的类休克疗法,只能走事实上的群体免疫路线,压低疫情曲线,等待疫苗或者特效药。中国虽然成了全球唯一净土,但却只能被迫关闭国门。国外一旦群免后,虽然付出了生命损失的极大代价,但正常的全球经济秩序是可以恢复的,但中国短期内却只能被迫脱离。加上目前意识形态上欧美对于中国的对立和指责,至少一段时间内的去全球化浪潮,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可厚非,我们的制造业能力确实独步全球,但产成品有一大部分是供应全球的,内需消耗不了那么多产能,一段时间内,虽然复产复工,但产能利用率的逐步下滑是可以预见的。相关企业和人群的收入减少下,消费的恢复远不是一些刺激政策就能轻易解决,更遑论“报复性”。所以,我们需要政府的大智慧和大魄力去尽力改变这种情况,否则,直到疫苗和特效药出现之前,这种困局都很难打破。
3月MLF维持不变,4月则如期下调20bp,LPR一年期和五年期则同步下调20bp和10bp。放水动作是实在的,M2和社融数据是诚实的。5月两会将成为经济胜负手,能否有配套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出台,将会极大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预期。毕竟在财政收入减少的大背景下,各方面都嗷嗷待哺,赤字率决定了水的大小,决定了经济恢复的斜率。
确定性的疫情下行预期已经反映,国内外复产复工能否带来经济的快速回升还尚未可知,确定性的下降会带来风险偏好的下降,美股反弹到位后的二次探底风险可能会和A股走势形成共振。年报和季报的披露期已经结束,短期内处于业绩真空期,同时也要警惕美国会不会在此刻“落井下石”,无论是意识形态对抗上还是科技封锁上。疫情没有打垮我们的股市,但去年二季度开始升级的贸易战冲突则让股市吃了大亏,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作者单位:北京天阅金融信息服务股份公司 特邀顾问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