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知识诅咒了你,这4招让更多人喜欢你的文字!

别让知识诅咒了你,这4招让更多人喜欢你的文字!
2018年12月01日 20:40 Layer15

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在斯坦福大学通过研究一个简单的游戏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这个游戏中,她把参与者分为两种角色:“敲击者”和“听众”。敲击者拿到一张25首名曲的单子,包括《祝你生日快乐》这种旋律简单的歌曲。每位敲击者挑选一首,把节奏敲给听众听(通过敲桌子)。听众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曲。

在实验过程中,“敲击者”敲出了120首曲子的节奏。事与愿违的是,“听众”只猜出了其中的2.5%——3首。而在实验之前,大家预测“听众”猜出歌曲的概率为50%,即60首。

在实验中,听众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辨认出歌曲,敲击者对此感到震惊:这么明显你都听不出来?你的愚蠢怎么会如此高人一等?

通过这个游戏,伊丽莎白·牛顿发现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被称为: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即: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我们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总是,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

所以,在以上实验中,“敲击者”已拥有的知识(歌曲题目)让他们想象不到“听众”缺乏这种知识会是什么情形。“听众”自然也就很难猜对歌曲的名字。

事实上,“敲击者”和“听众”之间的“实验”每天都在世界各地重演:教师与学生、老板与员工、文案策划人员与消费者、琴师与牛等之间均存在着“知识的诅咒”的认知偏差。

同样,在文字(广告文案、新媒体文章等)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这种知识的诅咒:我已经把我们化妆品的功效说的很清楚了,为什么消费者还是看不懂?我写的文章已经很通俗了,你们为什么还明白?

“知识的诅咒”很难让文字创作者用消费者与读者的语言(而非自己在已经很清楚产品和观点是什么样子的情况下的语言),把产品理念和观念讲得异常清楚,因为消费者和读者不会比文字创作者更懂他们的产品和观点。然而,出现认知偏差时,一些自嗨型文字创作者却往往会把消费者与读者的不买账,归结为他们的无知与愚蠢。岂不知,你用非消费者和非读者性的语言书写的文字,在传达到消费者与读者的内心、占领他们的心智之前,就已经被你的自嗨恶心死了。

那么文字创作者如何才能写出读者一读即懂,并引发他们共鸣的文字?在不标题党的前提下,又如何提升文章的阅读量呢?

1、用替代性语言解释专业性表达。

有句话这样说:如果你写出的一段文案,需要用另一句话去解释,那你直接用后面那句话吧。所以,在文案创作过程中,你最好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你的表达。

比如《女人想要不衰老,就选花青素!》这篇文章,就很以“女人不衰老”这样通俗性的表达,替代了花青素的功效:增强皮肤免疫力。同时,标题抓住了女性爱美的心理,便于文章观点的传播。

2、尽量用细节性、生动性语言(场景、故事),而非用抽象性语言描述。

在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尽量不要用抽象性语言(比如形容词:美丽、耐用、高效、牛逼)。下面“南孚电池”这个文案,写得就很好,不是用“电量更持久”这种抽象性语言来描述,而是将南孚电池电量持久的描述置于一个场景中,既生动,又通俗易懂,更让人记忆深刻。

3、使用不同等级的词性。

在表达中,如果使用的语言都是同一抽象等级的词汇,会影响信息的顺畅传播(传播学上称作:死线抽象 dead-level abstracting)。例如,我们看专家写的论文会感觉艰涩难懂,因为他们都用了高级抽象的语言符号。而生动、有效的传播应该是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抽象等级的语言符号:既有专业性名词,也有通俗性名词。

比如本文这篇拙作,既使用了“知识的诅咒”这样的较高级的专业性词汇,也使用了较低级的通俗性词汇。前者有助于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后者有助于向各种类型的读者传达自己的观点。

4、使其与消费者(读者)相关:如果你的文章和读者没关系,他们干嘛要读?

如今,很多企业都开通了公众号。有些企业会发布一些产品的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有些企业则发布一些新闻稿。对于后者,这些企业的领导者是否想过,你的企业获得了什么荣誉,倡导什么的企业文化,跟消费者有什么关系?既然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为什么要阅读?

然而即使是企业新闻,也不会完全和消费者没有关系。关键是如何表达,使文字内容与消费者相关。

比如《某某手环获得Calypso 2016年度“最佳创新奖”提名》这篇文章,标题所传达的意思就和读者没什么关系,而且,“Calypso2016年度最佳创新奖”这个小众的奖项(词汇)也不在读者的认知里。所以,如果把标题改成《这个奖,有你的功劳,谢谢你对某某手环的关注!》,是不是就和消费者联系到了一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