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华:“大城市化”来了,什么样的人口规模能让人均福利最大化?

张庆华:“大城市化”来了,什么样的人口规模能让人均福利最大化?
2019年09月03日 17:48 北大光华高层管理教育

中央财经委近日定调,要发挥中心城市、城市群的作用,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也意味着,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终于有了定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庆华研究发现,可以构建“城市人口规模合适度指数”(即实际人口/最优人口)来考察目前的中国城市人口规模过大还是过小,并且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规划合理的城市人口规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聚效应”,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阶段。城市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城市化进程将带来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效应、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收入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技术外溢和更多样化的中间品服务,以及更大的本地市场所带来的贸易优势,这都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人口城市化路径大致符合世界趋势,但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处于相同收入水平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78至2018年我国城市化年增长率不到4%,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5%至6%的增长水平;2017我国城市化率为57%,也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

较大的差距意味着很大的进步空间,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发力、城市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化进程将显著加快。我们根据联合国以及国家统计局相关历史数据,对未来城市化率水平做了测算:至2025年,城镇化率能够达到66%,至2035年有望达到75%至80%。这意味着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将有近3亿人口由农村迁到城市(净增加数量)。现在占到整个就业人口27%的农业就业人口,将大量涌向第二和第三产业重新配置。

未来的城市化,应该是高质量的城市化。通过规划合理的城市人口规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聚效应”,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城市化推进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城市规模在不断增长,但中国目前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规模普遍偏低、大城市数量不足。根据城市经济学理论,每个城市都存在一个最优人口规模。在该最优人口规模下,集聚正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人均福利即可支配收入最高。

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城市人口规模合适度指数”(即实际人口/最优人口)来考察目前的中国城市人口规模过大还是过小,并且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2010年约88%的地级城市人口规模不到最优规模的40%,此外在绝大多数城市人口不足的同时,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等5座城市的规模显著偏大。值得注意的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显现出向规模结构合理的城市群发展的趋势。

绝大多数城市人口不足和少数城市人口过多都会造成较大福利损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若城市能达到最优化规模,根据我们的模型粗略估算,一半以上的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提高1.2万元或更多。这说明未来我们通过城市规模结构的调整,将会显著提高人均收入,促进整个经济效率提升。

如何实现城市规模的调整呢?中国正在加快深化的要素市场改革将促进生产要素比如资本和劳动力在不同城市间合理流动。此外,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市场的改革,都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帮助农业人口更顺利地流入城市。未来,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可通过发展多中心和卫星城,更合理地布局规划、集约开发土地等,实现城市本身的最优规模。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过去30年,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房地产存量也具规模,这为城市化提供了硬件支持。

总之,未来需要引导城市人口规模合理化,发展城市群,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带动内需市场,进而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本文首发于《光明日报》,略有修改)

张庆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她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城市经济学、公共财政、搜索与匹配以及应用计量经济学,在这些领域做出了出色的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发表在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Journal of Urabn Economics 以及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