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股市中持续赚钱的人,都知道这些指标

能从股市中持续赚钱的人,都知道这些指标
2020年02月19日 10:39 菜鸟理财APP

各位菜友早上好,我是菜鸟理财特聘投资专家:船长。

这段时间,想必大家都被“一罩难求”的窘境深深地困扰着。

船长也是一样,正规渠道买不到,只能去各种非正规渠道求购,但一问价格,简直了!

因为疫情来得突然、产能恢复有限,口罩涨价这事多少还算是能理解,也肯定只会是短期的价格失衡。但试想下,如果所有的商品都在快速涨价,那岂不是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物价水平涨得过快,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货币贬值速度加快,这就是“通货膨胀”。

把逻辑和现象反过来,就成了通货紧缩。

适度的通货膨胀和紧缩都是有一定好处的,但如果过度了,也都会危害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船长你今天跟我聊这玩意干嘛?

因为,这些指标都会直接影响股市,所以我们做股票投资,就必须知道怎么通过物价变动来看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情况。

1

首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统计日常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我们采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由国家统计局在每月的9日、10日公布。

具体来说,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格)×100。

时间维度上,有年度数据、季度数据、月度数据,基期的选择也可以不同,但有一点:基期的CPI都是100。

空间维度上,有全国的数据,也有省份的数据,还有城市和农村的数据。

如果2018年是基期,你在2018年购买一组固定商品的价格是1000元,到了2019年,购买的价格变成1030元。

那么2019年的CPI=(1030/1000)*100=103。

2019年的CPI比2018年上涨了3%。

如果CPI上升,说明物价普遍上涨,如果上升得过快,就说明发生了通货膨胀。

咱们国家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通过CPI来制定通胀的目标的,2019年的目标是CPI涨幅在3%左右,这个目标也的确实现了。

不过我国这些年来的CPI数据确实太过“平稳”了,这和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存在很大差异。

以1978年为基期,2018年的CPI是当年的6倍多。

但仔细想想,小时候冰棍才1毛钱,现在都一块钱打底了,原来房子一平米才一两千,现在有的都到五六万甚至十几万了,怎么可能才6倍多呢……

这里面有认知偏差的因素,例如大家关注的更多的是涨价的商品而忽视了降价的商品,或是只关注自己城市的物价。

但也不能否认,用CPI来反映物价的确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比如,没有统计房价;存在结构性缺陷,食品类的权重太高了;主要反映下游销售环节的价格水平,对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反映十分有限等等。

2

既然CPI不能很好地反映上游原材料的价格,那么我们可以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统计,这里用到的指标是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是每月9、10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

它和CPI是同类型的指数,但统计的范围不同,PPI衡量的是工业企业的产品出厂价格的变动情况,主要看生产成本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统计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这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所以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指数,而是一组指数。

理论上,PPI可以看作是通货膨胀的领先指标。

因为生产领域的价格上升了,会通过产业链扩散,最后波及到消费品,引起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引起CPI上升。

但在实际生活中,PPI对CPI的传导并不明显。

比如2017年受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商用产品价格涨幅很大,PPI由下降1.4%转为上涨6.3%,但受到猪肉和鲜菜价格影响,CPI仅仅上涨1.6%,与上一年比反倒回落了0.4个百分比。

因为PPI和CPI在统计口径上没有严格对应,所以CPI与PPI的变化是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的,但不会长期背离。

反过来,CPI也会对PPI有所影响。

消费品的价格影响需求,需求影响生产数量,从而导致生产价格的变化,引起PPI的变化。

所以在分析时,最好把这两个指标综合起来看。

例如:2019年全年,CPI上涨2.9%,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PPI则由上年的上涨3.5%转为下降0.3%。

CPI上涨,PPI下降,这表示CPI的上涨并不能说明实体经济的复苏,可能更多地是受猪肉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不管是CPI还是PPI,都需要关注它们的同比和环比增速,以及一些分项目的变动情况。

有些专家还会把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后,得到核心CPI、核心PPI,不过对此国内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3

除了CPI和PPI之外,还有一个常用的物价指标是GDP平减指数。

具体公式是: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这和CPI有点像,都是用当期价格去除以基期价格。不过它们还是有很多区别的,简单说四点:

第一,GDP平减指数的计算范畴比CPI要广泛。

它涉及了全部的商品和服务,而不只是居民消费,所以它更能准确地反映社会中物价的变动情况。

按照支出法计算,GDP包含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这四个部分。

所以说,CPI中没有包含的投资,在GDP平减指数中是有统到的。

例如:

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这其实主要是因为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投资收入超过物价上涨。

再比如说,只有政府会购买,老百姓不会购买的产品,比如公交车、地铁等产品的价格变化也会反应在GDP平减指数中,但不会反映在CPI中。

相同的道理,GDP平减指数的计算范畴也比PPI来得广泛。

大家想想,计算GDP的生产法里囊括了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统计,但PPI主要反映的是工业生产领域的物价状况,没有涉及农业和服务业。

不过,虽然比CPI和PPI的计算范畴都要大,但GDP平减指数并不是它们俩的简单加权平均。

第二,CPI统计的是一篮子固定的产品和服务,而GDP平减指数中统计的产品和服务是会根据实际情况发生变动的。

第三,即便是两个指标中都统计了某一种产品,但它在这两个指标中所占的权重也可能不同。

第四,因为GDP代表的是国内的生产总值,所以进口产品不会统计在GDP平减指数里,但却包含在了CPI的计算里。

对于这三个主要指标,从央行的操作和公开表述来看,2015年之前央行重点关注的是CPI,但从2015年起,央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PPI以及GDP平减指数的变化。

现在央行在衡量通货膨胀的高低时,主要有三个基准:

CPI是否超过3%?PPI是否保持正值向上?GDP平减指数是否维持上升态势?

4

在Get了上面的这些知识点以后,我们到底该怎么算出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呢?

船长的答案是:通过价格指标的增长率(也就是物价上涨率)来间接计算。

比如,以上2017年为基期, 2018年的年度CPI是102.1,那么2018年的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表示为:

(102.1-100)/100*100%=2.1%

同样也可以用PPI和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来计算,但实际应用中我们使用更多的还是CPI的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多高算高呢?

如果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在1%—3%之间的话,被叫做爬行的通货膨胀;

3%—6%属于温和;6%—9%属于严重;10%—50%叫做飞奔;超过50%就是恶性。

上面说的都是在看过去一段时间的物价和通胀情况,那么有没有指标可以帮我们预测未来的通胀情况呢?

这里给大家提供点思路:

比如股票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这类资产价格。

如果投资者预期未来通胀上升,可能就会调整资产配置,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到抗通胀能力比较强的资产中,比如股票、房地产等等。

再比如,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例。

如果储户预期未来通胀上升,可能会更加追求流动性,降低定期存款的比例,提高活期存款的比例。

再比如,粮食价格的波动。

有人认为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时,粮食价格会先于工业品价格上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